<p class="ql-block"> 四川省建川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大邑县安仁镇,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拥有藏品一干余万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6007件。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现已建成开放中国共产党党史、抗日战争、红军长征、抗震救灾、改革开放等33个主题陈列馆、广场和展览,成为“四史”教育,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5T龙门吊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龙</span>门露天吊车,生产于1978年,跨度19米,高度11.5米,原安装于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汉旺厂区露天钢材库。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坏,但仍然屹立不倒,并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恢复生产、转运物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台龙门吊见证了东汽人在大灾面前“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忍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东汽精神,见证了震后新东汽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奋进历程,同时也见证了国家和社会驰援灾区的无疆大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抗战老兵手印广场</b></p><p class="ql-block"> 抗战老兵手印广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呈V字形,寓意胜利。每座手印墙宽约1.2米,高约2.6米,采用腐蚀钢化玻璃将老兵手印表现出来。至2016年9月,博物馆已经收集到5700多位抗战老兵的手印。这些老兵都已届古稀之年,当年正是他们的双手挥舞大刀、长矛,投掷手榴弹、埋地雷、炸碉堡,正是这些手在当年挡住了来势汹汹的日本侵略军,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托起。这些功勋卓著的手以这样的方式在历史上长留下来,以表彰卫国勇士、警示后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川军抗战馆</b></p><p class="ql-block"> 川军抗战馆建筑展厅面积2087平方米,分为“300万川军出川抗战”“300万壮丁奔赴前线”两大部分,突出表现300万川军出川抗战、300万壮丁奔赴前线的历史史实。</p><p class="ql-block"> 川军抗战馆主题是,尽管当时的四川是居于抗战后方,但仍然提供如此巨大的人力资源前往前线浴血奋战,为八年抗战做出了特殊贡献。</p><p class="ql-block"> 川军抗战馆不仅在外观设计上具有显著的川西建筑风格,在展示手段上也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设计,通过采用复原场景、沙盘模型、雕塑、绘画、浮雕、多媒体放映等多种艺术手段,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启迪。</p> <p class="ql-block"> “无川不成军,川军不负国”如果没有四川人组成的军队,那么就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战斗力的军队。而事实上,由四川士兵组成的川军在历史上多次展现出其强大的战斗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寸河山一寸血”,在抗战时期,350万川军出川奔赴战场,归乡者十不存一。他们抱着“不除日寇,誓不还乡”的决心,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p><p class="ql-block"> 中国军人的脊梁——川军!无川不成军!勿忘历史,勿忘川军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川军抗战时的物品、资料和武器</b></p> <p class="ql-block">此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此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文教入川</b></p><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变”以来,在日军的疯狂侵略中,对侵战区的教育科研、历史遗迹等文教设施实行狂轰滥炸,对文物肆意劫掠。为保存中化文脉,大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敌占区内迁入川,四川以博大胸怀子以接纳。</p><p class="ql-block"> 在抗战期间,四川成为了中国教育科技的重要基地,不仅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相对安全,还因为其能够汇聚大量的教育资源和科研人才。这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内迁,不仅保护了中国的教育科技资源,也为中国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持续的滋养和发展动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中国壮士群雕广场</b></p><p class="ql-block"> 中国壮士1931-1945群雕广场,占地9000余平方米,塑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200余名1931年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全民族抗日将士英雄群体形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博物馆中的部分雕塑和馆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邓公祠</b></p><p class="ql-block"> 邓公祠陈列于修复的周氏祖居内。周氏祖居由黄埔军校毕业的抗战老兵周宇宽先生捐赠,2008年由温江整体搬迁到建川博物馆。博物馆精选了100条邓小平同志各个时期的经典言论,这些言论按革命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等分类,主要为改革开放前后关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外交关系等睿智而风趣的言语,配以小平同志的生活情趣的照片,展现了伟人不同以往的风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小平同志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刘湘雕塑</b></p><p class="ql-block"> 刘湘(1888年7月1日-1938年1月20日),谱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四川成都大邑安仁镇人,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四川省主席,重庆大学首任校长。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p><p class="ql-block"> 1921年7月,被推为四川各军总司令兼省长。后发动川军内战,先后打败杨森、袁祖铭、刘文辉等部,控制全川。1929年,重庆大学成立,其为第一任校长。1935年2月,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1937年10月15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任集团军总司令,带病率领川军奔赴抗日前线。1938年初与韩复渠密谋封闭入川通道,阻止蒋军入川。1938年1月20日,刘湘病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建川博物馆聚落创加人:樊建川</b></p> <p class="ql-block"> 建川博物馆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获得了许多其他荣誉称号,如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博物馆的建筑形式多样,与周边景色融合,提供了丰富的展览内容和展览形式,是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娄静</p><p class="ql-block">手机摄影:娄静 vivo X100</p><p class="ql-block">参观时间:24年5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