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背景 <p class="ql-block"> 进入小班下学期,孩子们的游戏经验和动作发展有了较大的提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幼儿的平衡和协调能力,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时机。”根据小班幼儿的动作发展,结合课程游戏化的特点,让幼儿参与其中,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主动性,培养大胆尝试的品质。垫子柔软轻巧,色彩鲜艳是幼儿园户外游戏中不可缺少的游戏材料,充足数量的垫子在室外游戏场地上具有广泛的用途,既可以支持游戏中儿童自我保护的需要,又可以作为游戏材料供幼儿创造使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精彩的游戏过程吧!</p> 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垫子初体验 <p class="ql-block">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比较早到的几个孩子拿出了海绵垫,他们提出想在海绵垫上玩游戏。我尊重他们的想法,告诉他们:“今天我们来玩这个海绵地垫,你们想怎么玩都可以,去吧,去和垫子做游戏吧!</p> <p class="ql-block"> 锦禾将地垫铺平说:“我把垫子当成床,躺在上面。”嘉树快速把垫铺在地上,摆成沙发的模样坐在上面说:“我家的沙发就是这样的,真舒服。”其他小朋友看到锦禾把地垫当成沙发,纷纷学她也这样摆。</p> <p class="ql-block">艺涵说:“我们可以当小蚂蚁在地垫上爬过。”说完,就在地垫上爬起来。怡萱说:“我还可以在地垫上滚。”说完,躺下侧身在地垫上翻滚起来。</p> 场景一:《小蚂蚁躲雨》 <p class="ql-block">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拿了一些布垫子放在操场上,告诉孩子:“宝贝们,今天我们来玩这个布垫子,你们想怎么玩都可以,现在去和垫子做游戏吧!”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并为幼儿创设情境:现在老师的魔法棒将小朋友们变成了小蚂蚁,天空下雨啦,小蚂蚁该怎么办呢?只听见果果说:“我们可以躲在垫子下面,这样就不会被雨淋湿”。好主意!大家一听,赶紧躲到垫子下面用双手支撑着,慢慢向前走动。接下来我将幼儿分成两组,由四位“小蚂蚁”撑伞”,分别邀请剩下的“小蚂蚁”进来躲雨。</p> <p class="ql-block">游戏分析:</p><p class="ql-block">游戏中幼儿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同时也能高举双手、齐心协力一起“撑伞”。他们有分工、有合作,有关键人物引领,也有每个人参与者的努力。这个庞大的“蚂蚁队伍”能够稳步前行需要许多人的合作。对于小班的他们来说是一次突破,更是他们友爱的催化剂。游戏不仅锻炼了幼儿双臂支撑力及耐力,而且有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p> 场景二:《小蚂蚁搬豆豆》 <p class="ql-block"> 天睛了,小蚂蚁来到一片草地上,他们发现草地上有许多豆豆,他们可开心了,想把豆豆运回家。怎样才能把豆豆运回家呢?屈杨晨凯说:“我们可以爬过去。”朵说:“可以用垫子变成一个小山,钻过去。”听到这些孩子们都已经迫不及待了。“是的我们可以使用爬,钻,侧滚翻的方法去运粮食。”我让他们平躺在垫子上,左手拿过豆豆,连续侧身翻滚爬过垫子,钻过山洞,一个接着一个陆续将豆子运回家!</p> <p class="ql-block">游戏分析:</p><p class="ql-block"> 幼儿在玩中学。活动中有的幼儿在钻的时展会将业子法住养他们没有息于求助己师,而是想办法,由几名完成任务的幼儿上前扶着垫子。活动中幼儿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要敢于放手,把问题抛给幼儿,让幼儿在探索中发展。</p> 场景三:《蚂蚁翻山峰》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自己把垫子堆起来,变成山峰,并顺利爬过小朋友都能顺利通关,真是太棒了!老师看到大家兴趣未尽,给大家增加一点难度,看看你们是否有超长的发挥!这里是高高的山峰,我们怎样才能翻过山峰?</p> <p class="ql-block">游戏分析:</p><p class="ql-block">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游戏适当增加难度,把若干垫子叠成一座小山丘,引导幼儿尝试爬上垫子、从高处往下跳,在一起合作翻过垫子。爬到垫子上有一定的高度,并从垫子上跳下来,这就是一种挑战与尝试,小朋友都很勇敢,面对困难不退缩,勇敢的跳下去,并两人一起齐心协力翻垫子,配合默契,成功完成任务,锻炼幼儿肢体协调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p> 场景三:《蚂蚁迷路了》 <p class="ql-block"> 小蚂蚁爬过山峰找不到自己的家了,面前是很多很多迷宫,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搭建迷宫,一组走过迷宫。</p> <p class="ql-block">游戏分析:</p><p class="ql-block">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创造是幼儿的本能。本次游戏,是我们孩子第一次自主选择垫子的玩法,在以前,我们会认为幼儿园的海绵垫就只是起到了一个保护孩子的作用。但是当我们把垫子当成游戏材料提供给孩子们的时候,就会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材料,只要到了孩子手里,就会变成他们的游戏工具。他们从独立游戏逐渐到寻找伙伴游戏,在探索垫子的过程中,逐渐有了自己的小群体。这种小组探究式的游戏互动形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与伙伴间的交流分享,自主增强了游戏的挑战性。</p> 场景四:蚂蚁盖新家 <p class="ql-block"> 随着游戏的推进,孩子们又有了新玩法。涵涵和妍妍小朋友把垫子直立了起来,兴奋地说:“快看,我们的垫子变成了一个房子!”其他孩子们看见很兴奋,纷纷学着他们的样子模仿、搭建自己的小房子。</p><p class="ql-block"> 起初,孩子们只会把垫子单独立起来,随着立起来的垫子越来越多,他们把自己围在了垫子里面,于是小朋友试着把房子合并拼搭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大的房子,还可以开门关门呢!小朋友一起说着:“开门了,可以进;关门了,不可以进了。”</p> <p class="ql-block">游戏分析:</p><p class="ql-block">从单人游戏,到多人合作游戏,这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p><p class="ql-block">在孩子们的一次次尝试和探索中,教师发现孩子们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很多很多……</p> 活动反思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初次接触海绵垫游戏,对于游戏的材料的认识和玩法的探索都尚处在萌芽阶段。简单的低结构的游戏材料能够给孩子们更多地想象创造空间,当孩子们在一段时间的游戏后,游戏的玩法探索在不断的变化和调整。</p><p class="ql-block"> 1.材料的选择从单一到多元。随着孩子们慢慢熟悉了材料,对材料的选择也从最初的在垫子上进行跳跃、攀爬到逐渐在垫子游戏:趣味滑滑梯、穿越隧道、欢乐酷跑等等,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p><p class="ql-block"> 2.同伴之间的互动增加,合作活动增多。通过游戏挑战,孩子们从独自游戏慢慢向合作游戏发展,出现合作行为,在游戏中也会积极地寻求同伴和老师的帮助,诸如:帮我扶一下地垫这头好吗?你能和我一起搬垫子吗?我们两个一起拿吧!这类的话语出现。 大胆创作,发现材料的多功能性。经过几次的垫子游戏,孩子们发现垫子不仅可以作为防护材料,也可以是一种游戏材料,在游戏中,孩子们发挥想象、大胆创造,努力挖掘着海绵垫的功能。</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通过海绵垫,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游戏,并带着自己的问题,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在尝试中逐渐形成独立思维、创新思维的意识。我们惊叹于孩子的奇思妙想,一个小小的垫子居然有这么多种玩法。在游戏时间里,小朋友们自主选择游戏材料的投放、环境的创设,教师的放手与退后、观察与发现,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实践,以自己的方式去感知、发现,获得自由和快乐,成为游戏的主人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促进了幼儿自然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