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7天,运河-市井老街citywalk:拱辰桥-桥西直街-小河直街-大兜路-香积寺</p> <p class="ql-block">看见这个运河博物馆就找到拱宸桥了</p> <p class="ql-block">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宸”指帝王所居之处,“拱”即为拱手相迎之意,所以拱宸桥象征着对帝王南巡杭州时的相迎与敬意。拱宸桥横跨运河东西两岸,桥身长约92米,高约16米,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也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过了桥便进入桥西历史街区</p> <p class="ql-block">看见这家甜品店就走不动了😋</p> <p class="ql-block">位于京杭大运河拱宸桥畔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早在清同治年间就是繁盛的水陆码头,被称为“北关夜市”。六行(米行、鱼行、纸行、酒行、柴行、洋行)、六馆(烟馆、茶馆、戏馆、菜馆、赌馆、妓馆)沿河开店,车来人往,街市喧嚣,还曾有个洋气的名字——小上海。……据说,盖叫天就是在这里的戏馆和茶馆演出名的。</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里主打文化和非遗传承,所以有这样的展馆……正赶上那天是周二闭馆</p> <p class="ql-block">安静的老街居住区域</p> <p class="ql-block">坐在这里,品一杯新茶,看拱辰桥,看运河上过往的船只,感叹似水流年😁</p> <p class="ql-block">入得园来便被这里独特的工业风格所吸引,原来,这里曾是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的第一个油库……小河公园由国际建筑大师隈研吾操刀设计。他的建筑设计遍布世界各地:巴黎地铁站、波特兰日本花园、北京三里屯SOHO、上海Z58水/玻璃等等。</p> <p class="ql-block">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早在南宋时期,小河地区就是物资集散地,河、陆转运地,物资储备地。明末清初,河埠码头出现了勃勃生机。到了清中晚期,这里开始重新发展,餐饮业、茶点业、百货业等渐渐兴起。酒作坊、打铁店、盐铺、碾米店、蜡烛店等各行各业都在小河地区扎下了根,所以这里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运河沿线下层人民的生活环境。</p> <p class="ql-block">小河直街很好看……</p> <p class="ql-block">小河直街姚宅⬇️20世纪40年代二层砖木结构住宅建筑,为传统住宅向近代城市住宅转型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小河民居作为清末民初典型的水乡民居,属运河商埠文化,即一河两街格局,面街一楼为商铺,二楼为居所,是下店上宅的典型,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标志着杭州作为文化名城的历史信息和生活情趣。</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转弯去大兜路了……</p> <p class="ql-block">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就显得很冷清了……街区内有沙河弄、仁和仓弄、香积寺巷等传统巷弄,是杭州历史风貌尚存的老街区之一。街区北枕运河古税关北新关,南靠“天下粮仓”富义仓,东倚“运河第一香”香积寺,西临运河。这里曾是杭州鱼市、米市、纸市、水果市等的交易地。如今,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已成为一条集遗产保护、文化休闲、商贸旅游、生活居住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精品美食街区。2011年,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国特色商业街”称号。</p> <p class="ql-block">香积寺素有千里运河第一香、香积素食美名扬的美称;历史上杭嘉湖地区的香客,通过大运河乘船来香积寺礼佛;香积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原名兴福寺;由宋真宗赐名香积寺,香积有两层含义,其一为香积佛;其二意指最好吃的素斋;每年腊八节杭州灵隐寺都有施粥的传统;杭城素有去灵隐寺喝粥、来香积寺吃素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香积寺于2010年2月7日复建完成并开放,主供大圣紧那罗王菩萨,是中国唯一供奉监斋菩萨的寺庙;监斋菩萨是主管素食的菩萨,所以“天厨妙供”牌匾是对香积素食最好描述;2016年香积素食被列为杭州非遗。</p> <p class="ql-block">香积寺双塔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塔身为石质八面九层仿木构楼阁式,塔体逐层收分,除二层以上的栏杆用青石外,余皆为湖石构筑,塔基须弥式,其上每层依次由平座、塔身、塔檐相叠而成,以塔刹收尾,刹顶用宝葫芦、佛像或经文。檐下平身科为五踩双翘,角科为七踩三翘。塔身每面中央雕门,两侧为浮雕 。1968年香积寺门前双塔中的东塔被拆掉,仅剩下西塔。2010年不仅复建了东塔,还对原有的西塔进行了整修加固,香积双塔一景重现。</p> <p class="ql-block">走马观花运河老街区,看到了杭城的市井风情,看到了杭城的另一面,第七天的游览完美结束🙏🙏🙏😀</p> <p class="ql-block">第8天,走豪门路线:胡雪岩旧居-德寿宫。胡雪岩旧居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占地10.8亩,建筑面积为5815平方米。光绪二十五年(1899)其子孙抵债给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煜,后又转让蒋家。宅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明廊暗弄,建筑构思巧妙。</p> <p class="ql-block">胡雪岩,名光墉(1823-1885),杭州人。少年时入杭州一钱庄当伙计,后在浙江巡抚王有龄扶持下,自办阜康钱庄。又因力助左宗棠收复新疆等战役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赏穿黄马褂。胡鼎盛时,除经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军火、生丝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所以能有光绪御笔金匾,也不足为奇了。难道皇帝写错字了?非也,其意为“善事是做不完的”🤔</p> <p class="ql-block">胡宅的门环都是这样的:一支手握着门环,环就是圆圈,圈即是“权”,门环的寓意就是“大权在握”!</p> <p class="ql-block">我看胡宅最大的特点是主要建筑的屋檐下都有靠椅,所以参观这里不累😀</p> <p class="ql-block">胡雪岩故居有两座下房。该下房楼上楼下共有六间,每间均是姨太太贴身佣人居住的地方,每个房间都配有和姨太太联系用的欧式德律风通话设备,这些用铜管通话的设施还备有铃铛,在当时中国十分少见,保留至今更是绝天仅有。</p> <p class="ql-block">胡雪岩故居的砖雕也是一大看点,而绝大部分装饰品都被破坏或丢失了,但这块⬇️砖雕为原物。它采用的是专门制作皇室用砖作坊生产的经砖,并为镂空雕刻,非常的精美。砖雕的名称叫“鸾凤和鸣图”,寓意是夫妻富贵、和和美美</p> <p class="ql-block">百狮楼,俗称:正厅。因建筑中多使用狮子图案的木构件而得名。建筑材料采用花梨木、菠萝格。据晚清大桥式羽著《胡雪岩外传》载:此楼原为胡雪岩的母亲和大大太的居所,二层栏杆曾雕有百只紫檀木的小狮子</p> <p class="ql-block">这块巨大的太湖石,是胡雪岩为庆祝母亲七十大寿专门从太湖运来的,石形就像一个繁体的“寿”字,十分罕见和珍贵。</p> <p class="ql-block">胡宅设有两个厨房,此处为大厨房,典型的江南风格。厨房主体部分的灶台俗称“七星灶”,小锅利用大锅的余温来温水,大茶壶上的小铜壶也是利用余温温酒。……节俭?节能?</p> <p class="ql-block">以胡雪岩父亲名字命名的花园:芝园</p> <p class="ql-block">延碧堂,俗称:红木厅。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鸡翅木。鸡翅木系一种高档紅木、因纹理似鸡翅而得名。据有关资料记载,胡雪岩在二楼曾放有一张八宝床,用了珍珠玛瑙翡翠与五种钻石镶嵌、奢华至极。此楼为芝园的主体建筑,是观赏园中美景及宴请宾客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据1903年陈蝶仙(又名大桥式羽)所著的《胡雪岩外传》记载,当时登上此楼,凭栏眺望,不仅可南望钱塘江,北见武林门,还能将江干、湖墅、吴呢山一带的景色纳入视线之内。此处楼高风大,登临其上,使人大有“我欲乘风归去“之感,因此得名“御风楼”</p> <p class="ql-block">胡雪岩故居对面即为德寿宫。</p> <p class="ql-block">1145年四月,宋高宗赐秦桧望仙桥东地块作府邸。1155年秦桧死。府邸被朝廷收为官有。1162年六月,宋高宗在秦桧府旧址筑新宫,赐名“德寿宫”。随后高宗内禅,迁居德寿宫。1187年十月,高宗崩于德寿宫。</p> <p class="ql-block">太上皇高宗赵构的退休生活……</p> <p class="ql-block">高宗移居德寿宫后,孝宗赵脊孝敬有加,对高宗赵构始终秉持着尊崇的态度。孝宗不仅长期保持“五日一朝”的习惯,还将德寿宫一再扩建,其规模堪比皇城。高宗退位后,对朝政仍有干涉,此时“北内”“南内”并置,德寿宫也成了除皇城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p> <p class="ql-block">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依托遗址原址,以遗址本体及出土文物保护、研究、收藏和展示为主,同时展示南宋历史文化,是一个专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重华宫下面真实的遗址区⬇️。2020年10月,杭州开始建设德寿宫遗址保护工程暨南宋博物院工程,2022年11月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宋瓷这种温润如玉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撸猫结束第八天的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