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城墙

鹤鸣山上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墙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古城面积3.45平方公里,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为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现存的大同古城墙,是明代大将军徐达在前朝的旧城基础上,于明洪武五年增筑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建有主城门四座,东南西北分别为和阳门、永泰门、清远门、武定门。</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战争时期,为了让大同古城更有防御能力,分别在府城外东、西、南、北建造关城,用来抵抗外族入侵。</p> <p class="ql-block">瓮城位于大同古城的西门,敌人一旦进入其中,就会受到瓮城之上的四面夹击,可谓插翅难飞。</p>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墙高大雄伟,布防严密,如同历史的长卷,承载着千年的风雨飘摇,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我登上古城墙,仿佛时间倒流,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两边的景色各不相同,一边是古城宁静祥和的美,另一半是现代城市无尽繁华的美,真是岁月不居,时间如流。</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上的雁塔,又称文峰塔,建于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位于南城墙东段,巧夺天工,巍然屹立,上面刻着历代举人的姓名、功名、住址,是古代士子们祭拜、夸官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洪字楼的结构精美,尤其是楼顶的琉璃瓦,显得十分古朴典雅,为望楼之最,犹如一颗宝石,闪耀着历史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乾楼在城墙的西北角,是木结构古建筑,因其位于八卦十二方位之首“乾”位上,故称“乾楼”,是古城内最高的建筑物,乾楼战时可利用其外凸和高大的建筑特点辅助作战,观察敌情,防止敌人迂回城墙下进攻。</p> <p class="ql-block">乾楼作为“镇城之物”,又称“镇楼”,据说在金秋时节,景致别样,故有“镇楼秋爽”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上的控军台,上有大炮,古代作战时可以从三面观察敌情并给予敌人攻击,这种离而不断的设防结构,非常罕见,明代南京城,北京城都不曾増设,是大同城墙所独有的一种防卫构造,也是研究中国城垣建筑,弥足珍贵的历史遗存。</p> <p class="ql-block">古城里的夜景也很美,深邃的夜色中,城市的灯光犹如繁星点点,照亮了夜的寂静。</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很大,转一圈需要挺长时间,让我感受到了大同古城墙的铜墙铁壁,气势磅礴,难怪明代诗人李贽游览大同后,在诗中感慨:“此城真与铁城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