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漫心田香自来

E然

<p class="ql-block"> 花漫心田香自来</p><p class="ql-block"> 文/怡然</p><p class="ql-block"> 六月的晨曦,犹如一抹淡淡的水墨画,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恬静与淡雅。</p><p class="ql-block"> 远远望去,四野碧绿,屋舍俨然,生机无限。</p><p class="ql-block"> 田园中,一老者头戴草帽,手持锄头,慢悠悠地,精心的铲除玉米间并不多的杂草。禾苗绿油油的,长势非常喜人,老头心里一定乐滋滋的。</p><p class="ql-block"> 他就是我今天造访的老同事、挚友:年已七十六岁的周玉珠老师。虽然近二十多年不见,听见声音一下子就能反应过来。</p><p class="ql-block"> 哦!是老校长。原因是我在农村初级中学任过十五年校长,我们相处都很默契,语言煞是随意。</p><p class="ql-block"> 其实,周老师大我十岁,为人谦逊低调,诚实善良,生活简朴,酷爱田园生活。移民搬迁到中宁县大战场镇之后,一边教书,一边建设家园,两不相误。自家院落的布局,卧室的坐落,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修建的,很有特色,几十年不变。变的是略显沧桑的容颜,霜染的两鬓,佝偻的身躯,额头上深深的皱纹里,写满了峥嵘岁月里,绵长的故事。而今 依然坚守初心,活出了自己心中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热情好客的周老师,邀请我再次参观了他的小院。院子里干净整洁,摆放有序,只是房舍有些陈旧,土坯房确实不太安全。据说:政府几次旧房改造,家人和亲友的劝说,都没能改变他的执着,实在是不合社会高速发展的节奏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他的引导,来到院子东北一角,也就是他常住的卧室和小客厅。到了这里,才能真正体会到主人生活的惬意和悠闲。</p><p class="ql-block"> 亲自盘的土炕,冬暖夏凉,炭火可以取暖,夏天不是太燥,历经数年,依然在使用,习惯成自然。只是有点略高,若是像过去一样,上炕盘腿坐着唠个磕,吃个油饼,喝口罐罐茶,就有点困难了,毕竟我也是奔七的人了。</p><p class="ql-block"> 真可谓:人生苦短,青春不再。如今,幸逢盛世,社会祥和安宁,享享清福已经不错了。</p><p class="ql-block"> 坐在小卧室,环视四周,和几十年前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周老师年轻时候帅气阳光的照片,赫然在目,更能唤起人的悠长记忆。当年稚气未脱的孩子,已经事业有成,或成家庭顶梁大柱,守护着自己的一片蓝天。</p><p class="ql-block"> 窗外望去,是自己精心呵护的田园,绿树成荫,畦园竞翠,哪一株禾下,没有浸透自己的心血;哪一抔黄土,没有自己洒下的汗水。</p><p class="ql-block"> 静静的坐在窗前,抿一口浓茶,品一生蹉跎岁月,看日新月异、高科技时代,何不快哉!</p><p class="ql-block"> 只是太过留恋,太过忘情,太过执着,坚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能走出小屋,换个方式看世界。</p><p class="ql-block"> 周老师一生勤奋,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常年坚持农耕不辍,练就了强健的体魄。而今,俨然农夫,老者老亦,乐享清福。不要奢华,不要烦躁,安逸平静的过好余生,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学会放下,学会释然,钟情田园,坦然面对生活,确实是一种境界。</p><p class="ql-block"> 拜访之后,似有所悟。怎奈人生多样,生活不能复制。路在脚下,且行且珍惜。惟愿岁月静好,夕阳路上活出更多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