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地图上寻来觅去,终于把目光停留在这个名叫沙江村的微型半岛上。</p><p class="ql-block">当然这个半岛究竟怎样,还是让人心存疑虑的。</p><p class="ql-block">十六日早晨,收拾好溪南镇的眷恋,包装好半月里和下青山大桥满足和遗憾,选择了农村公交不慌不忙四平八稳地向沙江村移动。</p> <p class="ql-block">由于对沙江村没有多大的厚望,因而前往的心情也是相对的平静,只要途中有那么星星点点可看之处那是绝对不会放过的。</p><p class="ql-block">于是,在公交车与司机神侃,希望老板给我们的行程指点迷津,果然从老板夹杂厚重的闽南话中我们有了初级认识,我们的前方有一处摄影基地馒头山,我们要去的沙江村景色一般。</p> <p class="ql-block">孤立于广阔无垠的滩涂上的馒头山,突兀耸立,映衬在蓝天白云之下十分地养眼。</p> <p class="ql-block">从几许兴奋激动的馒头山离开,将近沙江村不足五公里的南屏再次停下了脚步,寻得一处小面馆把中餐给解决了,我们担心到了沙江村还有没有饭吃,后来证明我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p> <p class="ql-block">接近沙江村的最后五公里,一辆的士载着我们,的士驾驶员是一位很健谈很热心的女同胞张师傅。</p><p class="ql-block">张师傅得知我们要去沙江村旅游,告诉我们沙江村除了一处S弯看海滩的摄影基地,其他没有什么景点:“沙江村很小,在那里待不了多长时间”。</p><p class="ql-block">早晨那个农村公交老板和这位张师傅对沙江村的介绍,让我们想在沙江村逗留的热情给冷却了。</p> <p class="ql-block">果然,进的沙江村让我们有点心灰意冷的感觉,小村子太陈旧太式微了,车子在一条无法掉头的小弄挡里向前挪移,一俟前方有个什么情况,就得原地立定,向前无路后退无门,的确使人犯愁。</p><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张师傅把我们送到沙江村的一个制高点,S弯观景台,便逃之夭夭,想必张师傅也不愿意在这里多加停留的。这哪是什么观景台,而是一处废弃的厂房,门口还设有保安售票,二十块钱一位。</p><p class="ql-block">离夕阳西下还有三个小时的光景,现在主要的矛盾是在这里看落日晚上就住在这里,还是别图他去。经过一番权衡,再加上当地的交通状况,辗转其他地方已不可能。</p><p class="ql-block">因此只能驻扎此地了。</p> <p class="ql-block">尽管,沙江村是怎么的陈旧落伍,但不乏一颗明珠镶嵌戈壁沙漠。沙江村民宿逸海阁就是这样一颗明珠。</p><p class="ql-block">四层楼台的逸海阁灰墙青瓦,窗明几净,客房内摆设简洁实用。</p><p class="ql-block">逸海阁外部造型内部格局与陈旧的沙江村形成强烈的反差,很迎合当今外部社会行走在路上行者的住宿需求。</p> <p class="ql-block">根据逸海阁老板的指点,饭店在逸海阁出门向南不远处就有,但走了蛮远也不见饭店的影子,再向前只看到这样一块牌子,而且牌子后面的大门是紧锁着!看到这种状况,不免让人沮丧,住宿还能凑合,但吃饭实在是一个大问题。看来,晚上只能抱着方便面在心仪的民宿里度过长夜了。</p><p class="ql-block">一系列情况反映,把沙江村作为我们这趟行走的一个节点,是不是有点失策。?</p> <p class="ql-block">一条幽深的小巷吸引着眼神勾引着脚步,早把那个晚上吃饭的问题扔到九霄云外了。</p><p class="ql-block">地道的曲径通幽仿佛是时光穿越。弯弯曲曲的马路,仅够一辆马车通过,马路的一旁不时地引出一条更狭窄更幽静深巷,深巷的两边密不透风错落有序建有各式院落。每个门户的大小不同,每个人家的格式不同,看房屋的结构和陈色都有百年至上。</p> <p class="ql-block">不管门户人家的大小,但每个人家进门出必定有个露天庭院,庭院里有洗水池晾晒衣服的设备等。这是典型闽东人家的布置和结构。</p> <p class="ql-block">这里相对闭塞,但对春天接受却是异常的敏感,稍微有点温暖的讯息就会报于浑身的烂漫。</p> <p class="ql-block">这里传统的势力非常的强大,任何现代的东西稍不注意就会遭遇沦陷。</p> <p class="ql-block">小街小巷的幽静,深深地影响着探幽寻古的好奇。怎么就感觉这长长的巷子别来无恙似曾相识,好像是戴望舒的雨巷,又有点类似鲁迅笔下的鲁镇。</p> <p class="ql-block">深巷长街的一稍微开阔处的两张红纸头告示如冬日里两盆炉火,盛夏季两股清清的凉风。这两张告示分别为众乡邻捐款举办节日庆典演戏,还有一个是捐款资助奖励被高校录取的学子。从这两张告示可以看出沙江村人乡情亲情的隆重,可以看出沙江村人重教育重人才的厚重传统。这些过去被当做正能量可歌可泣乡情民风 ,大多是在电视剧和文学作品里看到的,如今却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出现身边眼前,不能不为之感动。好一个沙江村,真的是“庄户人家乡情重,衣冠简朴古风存”。</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长街深巷,厚重的人文乡情。一点浩然气,百年重教风。这沙江村不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那个心中的世外桃源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