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的美篇

赵老师

管中窥豹——荻港古镇一瞥 <p class="ql-block">管中窥豹——荻港古镇一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积德园题照</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鹭拥藕底眠,</p><p class="ql-block">鱼戏莲叶喧。</p><p class="ql-block">花映穹苍阔,</p><p class="ql-block">琴秀音亭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荻溪流韵</p><p class="ql-block"> 趙 青</p><p class="ql-block">荻溪雅韵承流觞,</p><p class="ql-block">鱼桑古今赋诗篇。</p><p class="ql-block">倚港结村成胜境,</p><p class="ql-block">获苇满溪鸥鹭翔。</p><p class="ql-block"> 昨日,随余杭老年购物团,去荻港古镇“旅游”。早六点出发,七点四十到达古镇。</p><p class="ql-block"> 去古镇旅游之团着实有点多,有近二十大车。因购物点讲堂拥挤,一时无法安排听讲,故得一小时古镇观光游玩时间,这实在也算是“运气”了。</p><p class="ql-block"> 荻港,杭嘉湖平原上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古村落,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因“依港结村落,荻苇满溪生”而得名。这里地处苕溪之畔,长江之南、大运河之西,名副其实的鱼、米、丝绸之乡,加之河网密布,四通八达,在古代陆路交通不发达的中国,无异于今日之香港、深圳,一个"港"字,足以想象昔日之繁荣! </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中央,渔乡荻港。获港有多好,不是几段文字,几副照片所能表达的,可以肯定地讲,凡来过的人,无不为这里的人文地理,古迹古韵所倾倒。作家老舍之子舒乙曾到荻港一游,留下了《江南最美小镇一一荻港村》的散文。</p> <p class="ql-block">  荻港村历史悠久,自古就有“苕溪渔隐”之称。其始建于汉代,据《太平府志》载:“荻港两倍于城邑,商船几兴芜湖埒”。历代均为长江中下游重镇。凤凰矶、三帝庙、板子矶、寨山等风景秀丽。尤其板子矶居长江二十四名矶之首。现在荻港景区面积0.54平方公里,集传统民居、连廊街巷、古堂古寺、石桥河埠、生态湿地、江南民俗和历史名人于一体。 </p><p class="ql-block"> 这里人杰地灵,传承着千百年的农耕文化,鱼乡文化。仅清朝以来就出2名状元,即陆润庠和章宗祥,陆润庠是清末的荻港状元,而章宗祥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一夫一妻”制的人物,同时也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老师。57名进士,200多名太学生、举人、贡生,110多名诗人。近现代更是出了许多著名地质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实业家。东吴周瑜、唐李白、宋杨万里、元许有壬、明王佑、朱芾煌、解缙、崔涓及近百名政治、军事、文学名流于此或论战事,运筹帷幄,或赋诗文,酬唱题咏,留下了百数战例,千数诗文。尤其是解放战争伟大的渡江战役,因这里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路大军渡江先遣队最早登陆处”和“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堑的最早突破口”而成为革命胜迹。名扬中外,永载史册……</p> <p class="ql-block">  这里古色古香,古韵浓郁.风景名胜迷人,鹊屿江光、荻浦归帆、十里场、凤凰矶,山清水秀、烟波浩淼;三帝庙、古竹岭、板子矶、落花井景色怡人、神奇美妙。景区内的“南苕胜境”融合儒、释、道三教;演教寺是江南“佛道一家”的首创;章、朱、吴三大家族留下来的36座名堂古韵犹存;23座古桥形态各异,桥桥有别;保存完整的桑基鱼塘,从春秋时期延续下来的生态循环模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南苕胜境"创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为朱熹后裔朱春阳和章氏望族集资所建。里面有嘉靖皇帝御笔"玉清赞化"御碑,亭台楼阁,回廊绕环,水池津梁,奇石清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小时观景,走马观花所不及,仅以管中之见记录于此,亦不负此行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二0二四年六月三日</p><p class="ql-block"> 于杭州寓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