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窗8835

萧枫

<p class="ql-block">在上海,我曾租住过徐汇区龙川北路中环高架边上的那幢老式出租公寓的二楼。门牌8835。房间很小,加上半截阁楼也不足三十平米。我们住那时间也不长,就半年多光景,但是搬离后我还是时常会想起,想起那一扇平凡的小窗。</p><p class="ql-block">我们搬进8835时,是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快过年了。人们都在忙着置办年货,而我忙着搬家。心情很是烦躁,倒不是因古人云:“腊月不搬家,正月不剃头”。只觉得这天寒地冻的,一下子不得安生。</p><p class="ql-block">8835里面配置都有。我们就简单地搬了一些衣物生活用品,带了一些我平素喜欢的书籍笔墨之类的。至于不常用的,可有可无的物件,该处理的处理,该扔地就扔了。</p><p class="ql-block">在8835的日子,还是分外清闲的。没有大面积住房的清扫,也没有花草虫鱼可侍弄。家里局促也不能聚餐,邻里更没门可串。那时来我处最多的是8859家的一条肉得方乎乎的狗。它的尾巴好短,皮毛又糙又硬,像砂纸。起初不知它叫什么,就在百度里参照,知道是沙皮犬。沙皮很安静,也不贪吃,常在我这一上午。沙皮的主人是一位长得圆圆白白,四十岁左右的女子。知道沙皮在我家后,也从不找它。她说沙皮去的地方必定是它喜欢的。沙皮是威武又霸气的,是个性独立的福星,能给人带来财富和好运的。又说她们自己有房子,沙皮习惯了住这,好多年了。</p><p class="ql-block">起初我在8835,谈不上习惯和不习惯。除了上班,我是闭门不出的。基本没什么交际应酬,也没有什么是非纷扰。我多数的时光,消磨在临帖看书上。那时我买了一堆的书法字帖。文征明的《草堂十志》《落花诗》;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赵孟頫《洛神赋》,黄庭坚的《金刚经》什么的…有一阵喜欢灵飞经,只是上面鬼字太多,临得有些发毛,就不临了。不想临就翻翻杂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再有我就喜欢,在阁楼上的窗户前出神发呆了。8835有两个南北对着的窗,南边的窗临楼道,黑黑的。而阁楼上北面的窗是临街的,亮堂不说还可以凭眺。别看阁楼上的这扇高不过五十厘米,宽八十厘米 材质也简易的白色不锈钢玻璃窗,房间有了它这扇窗房价就比只有楼道窗的房间一个月贵300元。</p><p class="ql-block">我挺喜欢这扇窗的。我用了一块红色薄纱做窗帘,只要一丝风吹过,红色薄纱就飞扬起来,飘个不停。除了雨天,我才关窗,就喜欢一直敞着。从不担心蚊蝇飞虫,更不担心有小偷。因为这扇窗没有树木的遮挡,很是高爽。没事时我就趴在窗户上看看外面的红尘世界,烟火人间。听风,望雨,观夕阳。甚至射进来的米把阳光,我看着像琴弦躺着,就想去拨弄一下。这扇窗让我觉得遗世独立,又没有与世隔绝。最是夜深时醒来撩起红色窗纱,看窗外的月色,虽是皎洁不如农村,与农村的月没有可比性,但同样令人遐思美好。有时夜深凝望高架上似五彩珍珠串在一起的车流,还有城市远处灯火闪烁着迷离恍惚的画面特效,让人顿生望尽天涯路的愁寞。深深叹息为了生活还在奔波不归的芸芸。又叹自己漂泊半生,还是居无定所。不过这些念头顷刻也被窗口清凉的风所吹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奔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人活好自己就行。长存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之心;千顷良田,一日三餐;大厦千间,夜眠仅需三尺。</p><p class="ql-block">那段日子我每早晨醒起,都是新鲜地重生。我渐渐地习惯了公寓楼。喜欢走在公寓楼里偌大的公众阳台上,喜欢轻嗅衣物散发的淡淡薰衣草凝珠香味。喜欢阳台上的花草,喜欢一盆娇艳无比在阳光下兀自盛放着的蝴蝶兰。我扔掉了许多花草。但我眼前还有花草。我很振奋,事实上只要人心足够大,世间万物都为你所有。</p><p class="ql-block">8835的岁月令我想起木心先生地从前日色慢。放慢了我追逐的脚步,回归生活的本质。其实我离开8835又住过比它更小的房子,但我不再烦躁。我常想如果沙皮有带给我财富,那一定是心灵上的财富。有时觉得自己和沙皮一样威武霸气,是因为自己心灵在逐渐地富有。</p><p class="ql-block">如果有好运,一定是8835的这扇明亮的窗所给予的。这扇窗一直向我敞开,给了我自由广阔的天地。而我的心灵之窗也向它敞开,我们一直互通着且都向阳打开,以致心灵之花常开不败。</p><p class="ql-block">我忘不了心窗8835</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萧枫,江苏兴化人,热爱文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