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九房沟古寨堡

周效英

<p class="ql-block">九房沟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丰店镇桃岭村,坐北朝南。规整石条墙基,青砖黑瓦。石质门蹬门楣,门楼前有石条台阶。建筑群包括颜氏祠堂,青龙台,古桥,建筑主体颜氏老宅,是一处由多座独立建筑组成的多院落建筑群。建筑为砖木结构,基础部分由条石砌成。每座建筑都分门楼,中央通道、天井小院等,共五进31个天井,165间。建统群总体保持完好,建统面积10000米,为明清建筑。</p> <p class="ql-block">歪大门名,以该地建筑物的特点命名。在明朝末年旧社会当地人,认为大门斜开,吉祥避邪,所以村内房屋的大门都做成了歪的。在2015年基本废止。</p> <p class="ql-block">诗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此家族培养出一位娘娘和一位举人。</p> <p class="ql-block">天子诏书</p> <p class="ql-block">琴</p> <p class="ql-block">棋</p> <p class="ql-block">书</p> <p class="ql-block">画</p> <p class="ql-block">门墩,又称门座、门台,是传统建筑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构件,多为石制,但也有木制者。整体称门枕石,门外部分称为门墩,主要有箱形和抱鼓形(抱鼓石)两种。门枕石在中间有一个槽用于支撑门框,门内部分有一海窝用于插入门纂(门轴的下端),与固定在中槛上的连楹一起起到固定门轴,便于门的开关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石雕</p> <p class="ql-block">汉画像石</p> <p class="ql-block">门当和户对,是古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样东西,是古代建筑大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先说门当:指的是大门前,左右两侧摆放的一对石墩或者石鼓。门当的形状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圆形是战鼓的象征,也就是含蓄地告诉人们,这个家的男主人是一名武将;方形的寓意是砚台,表明这个大门里的一家之主是个读书人,是一名文官。</p><p class="ql-block">再说户对:指的是大门的门楣上方或者两侧,特意突出的木雕、砖雕或石雕。户对的数量有严格的规定,必须是二、四、六这样的双数,据说这寓意着家中夫妻和顺,男丁兴旺。</p><p class="ql-block">户对通常都是圆柱形或者方形,每根的长度大约在三十厘米左右,并且必须要与地面平行。与门当所要表达的主人身份有所不同的是:圆形户对代表文官之家,方形则预示一家之主为武官。</p> <p class="ql-block">1933年以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黄陂、孝感及河南省罗山等县部分地域析置礼山县。礼山县政府旧址为颜氏祠堂。</p> <p class="ql-block">明朝末年,兵荒马乱。颜氏迁徙大悟境内的第5代兄弟9人中排行老九的颜之全带领家人,从金鸡岭下的颜家田向东翻过寨鸡山,在山下一处沟壑里居住安身,开荒种地,繁衍发展。经过数代人的辛勤劳动,勤奋经营,发展成50多户富有之家,其中有15户巨富人家,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拥有土地2600多公顷。迁入此地第一人颜之全在亲兄弟中排行老九,因此当时将此村落命名为九房沟。九房沟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彰显出先贤们的聪明才智,激励着后人们生生不息,世代接续传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颜氏族谱辈份排列</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九房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