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03.Day 色达--金马草原--甘孜</p><p class="ql-block">行驶里程:约 148km 行车时间:约 3 小时 住宿海拔:约 3390m</p> <p class="ql-block">色达五明佛学院,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由四川省佛教协会主办,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洛若镇,平均海拔3900米,属藏传佛教宁玛派。</p> <p class="ql-block">色达佛学院位于四川色达县,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灵性的地方,被誉为一颗隐藏在川西高原上的闪耀宝石。这里的建筑融合了藏族和印度文化的元素,每一寸空间都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息。巍峨的寺庙、青砖红瓦、檐角上的斗拱,都在诉说着佛教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进入佛学院,仿佛踏入了一个神秘的宫殿,每一寸的空间都弥漫着令人震撼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准备乘车出发</p> <p class="ql-block">途经喇荣沟,道路两旁的草原从远处看就像是黄色的小花(云山毛茛)撒落在绿色的地毯 上,甚是美丽。肥壮的牦牛悠闲自在草地上渡着步吃着草。</p> <p class="ql-block">穿着迦衣的僧人做着和常人一样的事,总让人感觉拧巴。</p> <p class="ql-block">卧佛殿</p> <p class="ql-block">坛城</p> <p class="ql-block">佛学院还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去感悟大自然的奇迹。在这片圣土上,有着原始森林的草原和湖泊,古老的树木和清澈的溪流,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佛学院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场所,更是一所培养智慧和修养的学府。这就是宗教的力量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心中的那抹红</p> <p class="ql-block">在佛学院的教室里,僧侣们虔诚地诵读经文,那沉稳的声音仿佛是来自宇宙的回响。他们的眼神远离尘俗,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佛法之中。在这里,人们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p> <p class="ql-block">坛城转金筒</p> <p class="ql-block">色达—一个没有城市繁琐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金马草原】继续前往药王神山寻找土拔鼠。</p> <p class="ql-block">土拨鼠的身体圆滚滚的,身上覆盖着柔软的毛发,就像是一个小球球,让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摸一摸。</p> <p class="ql-block">看着有只土拨鼠大片大片的脱毛 以为是有了皮肤病,问了一下度娘才知道:原来是幼崽(一窝1-9只,4-6只居多,5月底到6月初幼崽就可以出洞活动了。每年五月中旬冬眠过后开始换毛,到6月中旬大片脱落,直到8月中旬新毛全部长成)。</p> <p class="ql-block">土拨鼠之家</p> <p class="ql-block">途中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0日,格萨(斯)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格萨(斯)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 <p class="ql-block">格萨尔王是古代藏族人民的英雄,他降魔驱害造福藏族人民的光辉业绩,早在十至十一世纪,就在我国有雪域之称的西藏高原、风光绮丽的青海湖边、巍峨的日月山下、丝绸古道的陇原大地、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美丽的孔雀之乡云南等省区民间广泛流传,至今人民依然怀念歌颂着这位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格萨尔”是古老而神密的文化现象,经过一千多年的千锤百炼,以其独特的神授形式形成了千古无双的《格萨尔》史诗。治多县民间自称是《格萨尔》中的女主人公、绝世佳人珠姆的故乡,有关格萨尔的遗迹和故事遍布治多山川河流,如“格萨尔磨刀石”、“格萨尔马蹄印”、“珠姆马圈”、“充满传奇色彩的天然石桥”、“石桥岩石上的羊蹄印、狗爪印及人脚印”仿佛在向世人诉说曾经发生在这儿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格萨(斯)尔,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新疆地区地方传统民间文学。</p><p class="ql-block">格萨(斯)尔主要描写了雄狮国王格萨尔以大无畏的精神率领岭国军队南征北战,降伏妖魔,抑强扶弱,救护生灵,使百姓过上安宁日子,晚年重返天国。史诗熔铸了神话、传统民歌、格言俚语,具有雄浑壮丽、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填饱肚子以弥补中午的亏欠</p> <p class="ql-block">入住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