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金殿圆通寺

上海老头

<h3>2023-8-11<br>把昆明的最后一天,留给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第一个是蔡锷。他曾任云南都督,终其一生反清、讨袁、拥孙。特别是袁世凯称帝,蔡锷在云南首举义旗组织胡国军讨伐。全国群起响应,迫使袁世凯退位,只当了83天的短命皇帝。<br>蔡锷故居就在附近金碧路,于是步行前往。高德地图显示已经到达目的地,但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任何标志。询问周边居民亦含糊其辞语焉不详。猜测这座“得意居”房屋,比较符合蔡锷的身份</h3> <h3> 金马碧鸡两座牌坊是昆明市的地标建筑,金碧路口是昆明最繁华的地方。<br> 关于金马碧鸡的由来说法不一,可能源自云南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两座牌坊始建于明代,后来屡拆屡建。图为民国初期横跨马路的金马碧鸡牌坊。</h3> <h3> 1966年两座牌坊再次被拆。1999年在金碧路口重建了金马碧鸡两座牌坊。孝宣长我3岁,一个属马一个属鸡,七老八十的相聚在此,莫非天意。</h3> <h3>  圆通寺始建于唐代南邵年间,至今已有1200多年了。进入寺内,迎面而来的“圆通胜境”却是平西王吴三桂所建。没错,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放清兵入关,追杀明永历帝的吴三桂。今天第二位出场的历史人物。<br>  绿荫下的牌坊厚重沉稳,凝聚了明朝的覆灭,吴三桂的耻辱。</h3> <h3> 圆通禅寺是国内最早的观世音菩萨道场之一。康熙年间的八角亭建在水池中,有桥相连。栏杆上有无数个形态各异的小石狮,亭内供奉着千手观音铜像。<br> 亭上匾额:佛谷云深。<br>  “藏头”对联:观以无心何来何去何自在, <br> 音非法相是空是色是圆通。</h3> <h3> 阴历七月十五盂兰盆节,是祝愿在世父母添福添寿,祈祷离世父母脱离苦海的日子。寺里香火很旺,早已围满了前来登记的善男信女,大雄宝殿也早早搭起了准备过节的帐篷。</h3> <h3> 转到大雄宝殿后面,不是通常的藏经阁,而是一座充满异国情调的铜佛殿,太出乎意料了。原来1984年,泰国赠送我国一尊如来佛铜像。1990年专门盖了这座东南亚风格的佛殿。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此题字“铜佛殿”。</h3> <h3> 昆明之行的最后一个景点,还是与吴三桂有关的金殿。原以为就是个打卡点而已,谁知根本不是,是全程山路的一个大景区。幸好打车到半山腰的北门,坐上电瓶游览车上到鸣凤山山顶,然后一路下行。</h3> <h3> 2009年为了迎接世界花博会,在鸣凤山山顶盖了座钟楼。把云南省最大的铜钟—永乐大钟,从昆明城宣化楼移来此地。</h3> <h3> 敲一下钟三块钱,我们蹭了蹭人家的钟声,洪亮绵长。</h3> <h3> 景区最主要的建筑是明万历年间,为奉使祀道教真武大帝修建的铜殿,俗称金殿。只过了30多年,整座金殿被迁移到大理,只留下大理石基座。又过了30多年,又是吴三桂重修了铜殿,是国内四座铜殿中最大最完整的一个。</h3> <h3>  以前望文生义,以为金殿是吴三桂的皇宫,看了矮矮的紫禁城城墙还暗自好笑:这么矮的墙头一翻就翻过去了,怎么御敌?现在不得不为无知补上了一课。</h3> <h3> 一路下山一路美景,一阵花香袭来浓郁得化不开,仿佛深秋上海街头的桂花树,搞错了季节。</h3> <h3> 山路时而平缓时而陡峭,脚步沉重要留意安全。路上景点确实不少,光天门就有三座,也顾不上细看了。</h3> <h3> 终于到了山下的正门。没料到一次打卡之路如此漫长。幸好是一路下山,非常满意我们的出色表现。</h3> <h3> 五天的昆明之行一眨眼过去了。感谢老天爷帮忙,我们出外游玩时没下过雨,要下也是晚上的阵雨大雨。很喜欢昆明凉爽宜人,很喜欢有那么多好玩的地方,最满意的是我们四个人的表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