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湘之行,专辑五:边城茶峒

虚壹而静

<p class="ql-block">  4月14日上午,我们离开凤凰古城,向距此119公里外的茶峒古镇进发。</p><p class="ql-block"> 茶峒古镇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她位于湖南、重庆和贵州的交界处,是我国唯一可以一脚跨三省的古镇,这里西与重庆秀山县接壤,南与贵州松桃县接壤,界以一河相隔,以土家族、苗族、汉族人口居多,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先不说古镇自带的名人光环,就凭这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很有必要到此走走看看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让我好奇的是茶峒古镇的“茶峒”是什么意思,于是乎“度娘”给我进行了答疑解惑:茶,在苗语中,指的是汉人的汉。峒,指的是山中的小块平地。原来,“茶峒”的意思是指汉人居住的小块平地,哈哈,真为自己的好奇心点赞,这么一查,便将茶峒古镇的历史背景窥见一二。</p><p class="ql-block"> 2005年,茶峒古镇正式更名为边城镇,其原因之一当然与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有关,该地是沈从文先生笔下《边城》故事的背景地。《边城》这部小说入选了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此外,便是茶峒古镇地处“一脚踏三省”的独特地理位置及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让“边城”之名应运而生。现如今,为与国内其它以边城为名的地方相区别,大家常以“边城茶峒”指称该地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边城》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河水沿着城墙边缓缓地流过,河水清澈见底,古老的吊脚楼倒影在水面上,就像一幅美丽的油画。”每每看到这里,我总会不自觉地闭上眼睛,体会入画的感觉,而且让我迫不急待地想走进这梦幻般的古城。 </p><p class="ql-block"> 有意思的是,凤凰古城因着是沈从文先生的故乡以及超前的商业理念和举措而火了起来,让许多人误以为小说《边城》的原型是凤凰古城,更是有很多文人还因此去凤凰古城观光采风,相反,茶峒这座边陲小城,游客寥寥,如小说里描写的那样,至今仍远离喧嚣,保持了更为古朴的古城韵味,也正因如此,才能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岁月静好的生活,这也许就是我们到了凤凰古城还一定要来茶峒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  边城茶峒,这个远离喧嚣的小镇,保留着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民族风情。 当步履匆匆的我们进入古镇的那一刻,迎面而来的远古静谧之感让我们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狭长弯曲的街道,古老印痕的石板路,青砖灰瓦的吊角楼,拥杂相连的老店铺,齐整炫目的红灯笼……幽静中依稀透着当年的繁华。</p><p class="ql-block"> 小镇沿街有许多写生人,他们正在用画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着边城的美,或许我们已幸幸然走入了他们的画中呢。</p><p class="ql-block"> 在边城茶峒,我们入住的是“清水阁客栈”,老板很热情,由于我们的车进不了古镇,老板就用小蹦蹦车将行李接至民宿。但说实在话,民宿的性价比不是很高,尤其是临街房,我们入住的小姐妹很早就被巷中的叫卖声吵醒。</p><p class="ql-block"> 从民宿出来,沿清水江赏景拍照。清水江是酉水河的支流,其穿镇而过,以其清澈透明和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的特点,构成了茶峒独特的自然景观。清水江不仅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是连接三省的重要水路,其沿岸的风景和风情,如青石上敲打洗衣的村妇、江边停靠的渡船等,一切的一切是那样清微淡远,如释重负,返璞归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水江畔的吊脚楼,与其他地区的吊脚楼有不同之处:很多老房子的房基很高,底部都是用石块砌成,房子结构大多是木质的。由于房门也很高,每一家门口都备有木梯,需要出门时就把梯子放下来,平常梯子是放在屋内的。但我们发现有木梯就放在屋外,倚着木梯拍照真的很有调调耶,我想,这一定是小镇居民为游客特意准备的吧。</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一路闲云野鹤般走走停停,古渡码头,垂柳依依,归鸟啁啾,桨声灯影,拉舟悠悠……如诗如画的胜景一路不停地撩拨着心绪。</p><p class="ql-block"> “一脚踏三省”的界碑前人头攒动,人人都想在这特别的地方打卡留念,当然我们也不例外,等拍了照、留了视频,界碑前已亮起了灯光,这时才想起晚饭还没有吃呢。</p><p class="ql-block"> “一口吃三省”饭店就在我们住的民宿傍边,是我们入住民宿时就盯上的餐厅,晚餐就在这里解决了,店家推荐的角角鱼,结合了湖南的辣、重庆的麻和贵州的酸味,在茶峒,不吃这样一道融合三省味道的特色菜,应该是枉来边城走一遭了。</p> <p class="ql-block">  4月15日上午,我们乘坐拉拉渡到对面重庆的洪安古镇吃早餐。其实不为吃早餐,只为体验感受拉拉渡。拉拉渡是边城一种独特的摆渡方式,不靠划桨,不靠撑篙,全凭一只带凹口的木杵在一条贯通两岸的铁丝上一来一回,就可以将一船的乘客送达彼岸。</p><p class="ql-block"> 不想,早餐吃的梅菜饼得到一致好评,为此还特意制作了一个小视频,颇有点义务替别人做广告的意味,呵呵。解决了早餐,我们匆匆游览了洪安老街、语录塔等,便又乘拉拉渡返回茶峒,准备去向下一个目的地——芙蓉镇。</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景点是需要单独说一下的,那就是“矮寨大桥”,她在我们从凤凰古城到边城茶峒途中。</p><p class="ql-block"> 矮寨大桥创造了四项世界第一,即大桥两索塔间跨度1176米,成为跨峡谷跨度世界第一;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设计方案;首次采用岩锚吊索结构,并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首次采用“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p><p class="ql-block"> 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意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使矮寨大桥不仅因其技术创新和自然美景而受到关注,更因为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倡导的生态理念,成为了一个集教育、旅游和交通于一体的综合体。我们虽未近距离接触矮寨大桥,但却被人类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深深折服。</p> <p class="ql-block">  再见了,边城茶峒,就像歌词所唱:我的边城悄悄入梦啊,就让我在这儿歇脚靠岸……太多喧嚣都抛却在一边,就让我在这拥星月酣眠再久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