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脑梗死患者的他汀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他汀治疗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他汀类药物的吸收、生物利用度、血浆蛋白结合、排泄和亲脂性各不相同。通常建议晚上服用。</p><p class="ql-block">《缺血性脑卒中强化血脂管理上海专家建议》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若并存以下任意情况之一:</p><p class="ql-block">a. 既往脑卒中史;</p><p class="ql-block">b. 颅内动脉狭窄≥70%或颈动脉狭窄≥50%;</p><p class="ql-block">c.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支架成形术后;</p><p class="ql-block">d. 冠心病;</p><p class="ql-block">e. 外周动脉疾病;</p><p class="ql-block">f. 糖尿病</p><p class="ql-block">则符合超高危患者标准,降脂目标值为LDL-C <1.4 mmol/L且较基线水平降幅≥50%。</p><p class="ql-block">了解他汀治疗副作用</p><p class="ql-block">对肌肉的不良影响</p><p class="ql-block">肌病是他汀类药物最具临床相关性的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与肌肉疼痛和压痛(肌痛)有关,但可以没有肌酸激酶(CK)升高或主要功能丧失。</p><p class="ql-block">横纹肌溶解症是他汀类药物引起的最严重的肌肉损伤,其特征是严重的肌肉疼痛、肌肉坏死和肌红蛋白尿,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和死亡。但据估计,横纹肌溶解的频率为1-3例/10万患者年,非常少见。横纹肌溶解症是可通过定期筛查、尽早发现,而预防发生。</p><p class="ql-block">对肝脏的不良影响</p><p class="ql-block">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0.5%~2.0%出现谷丙转氨酶(ALT)轻度升高,更常见的是使用强效他汀类药物或高剂量他汀类药物。ALT的轻度升高尚未被证明与真正的肝毒性或肝功能变化有关。进展为肝功能衰竭的情况,极为罕见。</p><p class="ql-block">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p><p class="ql-block">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表现出血糖异常和发展为2型糖尿病(T2DM)的风险增加,这种影响可能与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关。然而,总体而言,使用他汀治疗后高危患者心脑血管病风险的绝对降低显然超过了糖尿病发病率小幅增加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p><p class="ql-block">药物的相互作用</p><p class="ql-block">已知一些与他汀类药物的重要药物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除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和匹伐他汀外,目前所有可用的他汀类药物都通过CYP进行主要的肝脏代谢。因此,这些CYP的其他药理学底物可能会干扰他汀类药物的代谢。相反,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会干扰由同一酶系统代谢的其他药物的分解代谢。</p><p class="ql-block">吉非罗齐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会增加肌病的风险,必须避免其与他汀类药物的相关性。当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贝扎贝特或环丙沙星)联合使用时,患肌病的风险没有增加,或增加的风险很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