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玉龙雪山是我闺云南丽江市镜内,是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神山丶纳西族的信仰和精神寄托,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早在出发云南前就十分向往和关注玉龙雪山,感觉到云南旅游如果错过玉龙雪山就不算到过云南,虽然传说玉龙雪山奇险绝,而且海拔高温度直出氧,但是我们个个铆足劲、做足了精神和物质准备。</p><p class="ql-block"> 一行满怀着对玉龙雪山的敬畏、向往和好奇,兴致勃勃地隨着旅游大巴,一路高歌向着丽江、向着玉龙雪山进发。</p> <p class="ql-block">玉龙雪山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位于玉龙纳西自治县境内,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距丽江15公里,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3公里,面积960平方公里,主峰"扇子陡"5596米,高山雪域风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拥有险丶奇丶美、秀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玉龙雪山在纳西语中玻称为"欧鲁",意为银色的山岩,其银装素裹、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如一条"巨龙"腾越飞舞,故称为"玉龙"。</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攀登玉龙雪山之前,导游详细介绍了上山的注意事项,我们几个驴友出于对自已身体情况的考虑,不无遗憾地主动放弃了上玉龙雪山,与西南边陲最秀丽、最神奇、最独特的玉龙雪山失之交臂。</p> <p class="ql-block">玉龙雪山上山的索道有三条,分别分布三个不同的方位,大索道最长,更接近峰顶,运行时间最长,是全封闭厢式,我们所坐的中索道即牦牛坪索道,上下运行各20分钟,但属于简易吊篮式,四周基本上是敞开的,虽然视线开阔、四周一目了然,但受气候影响很大,遇风雨就遭殃了,这一天属阴天且有点凉,尽管有些准备,把所带的衣服都套在了身上,而且早早地把所买的氧气都吸了光,但真正上了吊篮,跟着索道向上攀登时,这颗心还真像这上下的吊篮七上八下的,看着这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木在脚下通过,特别是当吊篮遇到节点背些振动和摇晃时,心里难免有些发麻和后怕。</p> <p class="ql-block">怕归怕,但还是憋着,只希望索道能否快一点,可那能,这吊篮仍是那样不紧不慢,颤悠悠地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着,虽然这老俩口仍像没事一样玩起了自拍,可从绷紧的脸部看出是那么的不自然啊</p> <p class="ql-block">当吊篮缓缓上升,临到山顶终点的100多米处,遇到一个垭口,索道离地面足有百米之遥,而此时山风又夾着山雨呼啸而来,吊篮顿时摇晃着,山风刮到身上,雨点拍打着脸盘,即便再不寒,人也会而栗起来,好在没有多久揽车已经到岸,意味着我们终于踏上了雪山之颠。</p> <p class="ql-block">其实到达牦牛坪並不是玉龙雪山之顶,而是之的中上段,海拔3700多米,但牦牛坪的景色却是最美的,这有着辽阔荒凉的旷野边际,视野非常开阔,站在牦牛坪,可以一揽无遗地层峦叠嶂的玉龙十三峰拔地而起,而且越往里走离雪山愈近,甚至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众人尽管历经了海拔的转换,上升到了3700多半近乎缺氧的高度,但每个人似乎也点不觉得,头不晕、气不喘,精神好极了,一下索道就忙不迭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的确很美,身后一大片缓缓而上的黄黄草坡,把后面连绵起伏的皑皑雪山衬托得更加挺拔巍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看到这茫茫雪山,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了絲絲寒意,没办法咱们就挨紧点,来一个抱团取暖吧。</p> <p class="ql-block">可这位大姐,因老公因恐高不得已止步山下,只能自已抱紧自已抵御风寒了。</p> <p class="ql-block">什么叫有备无患,什么叫不打无准备之仗?从这位美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早就渴望上玉龙雪山,也从多方了解到山下山上之温差,不惜从千里之外带来漂亮的羽绒服,仿佛在这高山雪原上开出了一朵鲜艳的雪莲。</p> <p class="ql-block">看到小妹穿得五颜六色心有所动,这位姐姐赶忙从自已的手袋中拿出了"杀手锏",将一条鲜艳翠绿的真絲纱巾系在脖子上,倾刻间原本端庄秀丽的大姐出落得更加婷婷玉立光彩照人。</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上到山上最好把所有的能御寒的衣物都套在身上。果不其然,这位姐姐还真这样做了,裙子上面套外套,外套上面加披肩,看似杂乱无章,却也很搭配,五颜六色还挺协调,远看犹如维吾尔族姑娘,近看倒像俄罗斯老太。</p> <p class="ql-block">看到老太们一个个兴高彩烈的,我们三个男子汉心里也痒痒的,于是乎也分别拉上自已的婆婆子站在步道上的栓栏边,与天齐高来了一张合照,只是此时我们的省吾不知跑到那戈瘩去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岂能没有我们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正当大家玩得兴致满满之时,导游在摧着下山了,不得已二位恋恋不舍地似走非走,还不忘来了个回头一牟。</p> <p class="ql-block">此时,天边已乌云密布,巍巍雪山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而游兴未尽的俊男靓女还在观望期待着什么。</p> <p class="ql-block">我们哥几个是最听指挥了,虽然有些不舍,好不容易上到玉龙雪山,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触摸到雪山之枢昵,可没有办法,我们没有携带帐篷,也不允许我们在山上露营一晚,大家只能悻悻地来到了索道始发站。</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位大姐在工作人员的辅助下,快速地上到吊篮之中,並不时喊着:"吴刘省吾"快点,否则我一个人会害怕的。</p> <p class="ql-block">这边省吾一点也不轻松,动作稍慢点吊篮就走了,急忙赶上几步抓住吊篮边一个踺步,就在吊篮即将离开站台一步之遥时冲了上去,看到他上去坐定后仍心有余悸、一臉愕然,好险!看来他多久都没有这样激动过了。</p> <p class="ql-block">倒是这二位似乎这场面历经无数,不紧不慢一跃而上,看上笑盈盈的一脸轻松自如,好一个"山里的麻雀"见多识广。</p> <p class="ql-block">大齐还不忘反过头来,在向我俩打着招呼哩,别急,我们随后就到,你们64号,65号就是我们,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怎么赶,总只能跟在你们的屁股后面,永远无法超越。</p> <p class="ql-block">索道带着一个个赤橙黄蓝绿的吊篮离开始发站向山下驰去,一会上、一会下,仿佛一排排彩色的大雁傲翔在茫茫林海之中。</p> <p class="ql-block">坐在65号吊篮的我们目睹着前面64号吊篮像一只彩色的蝴蝶,刚刚还高高地飞在我的上方,倾刻间又落在我的下方,不紧不慢,不偏不倚,潇洒自如、安然悠闲。</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这玉龙雪山它以巍峨挺拔,飘逸连绵、白雪皑皑的胜景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这上下之索道犹如一条五彩缤纷的彩虹,给玉龙雪山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彩虹在绿色、起伏的山峦中穿行,一个个吊篮从上至下又从下而上,周而复返,眼看从下而上的吊篮上的号码从大变小又从小变大,快接近62、63时,意味着就要和梦寐以求的玉龙雪山拜年了。</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走出牦牛坪索道,一种意犹未尽的心情油然而生,尽管加了不少衣服,吸了二罐氟气,坐了近两小时的摆渡车和40分钟的缆车车,但还是感到物有所值,这一趟没有白来,从心底升腾起了一种征服玉龙雪山的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从玉龙雪山牦牛坪乘摆渡车一直下山到山脚下,来到了与玉龙雪山相连一个景点一一蓝月谷</p><p class="ql-block"> 蓝月谷地处玉龙雪山的东麓,又名白水河,在玉龙雪山脚下的峡谷之中,因河水清澈透明且呈蓝色,而所处峽谷呈月牙形,远看就像一颗弯蓝色的月亮镶嵌在峡谷之中而得名蓝月谷。</p> <p class="ql-block">蓝月谷因其秀丽的风光,有着小九寨沟的美誉,所以成了玉龙雪山脚下最热门的打卡之地,自然又勾起我们想一睹其风采的欲望,我们一行葱葱走下摆渡车来到了蓝月谷的入口处,並与之合影留下此照。</p> <p class="ql-block">进入谷内一块标有"蓝月谷"三个蓝色大字的巨石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于是大家相继与之同框。</p> <p class="ql-block">也许这是玉龙雪山的脚下,把个玉龙雪山的标志性牌子放在这里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毕竟也属玉龙雪山的范畴,我们就算补上这照吧。</p> <p class="ql-block">下到蓝月谷底即白水河畔,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交相輝印,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三个美女忙不迭与之来了一个快闪。</p> <p class="ql-block">这个老小伙为了抓拍老伴的镜头,没想到自已进入了别人的视线中,就这不经意的隨手一拍,倒成了经典,自然、夸张、动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大齐晚妹随意往那一站就是一张美照,远景皑皑雪山,身后柳树婆娑,脚边绿水盈盈,一棵歪斜的大树,似倒非倒,更突显照片中主角的亭亭玉立。</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反其道而行之,把镜头对着蓝月谷的的另一端,突出了倒掛在天空中厚厚的云层和延绵起伏的山峦倒印在平静湖水中那曼妙的影子,仿佛把人置换在一个梦幻之中</p> <p class="ql-block">此平台设在拦截白水河的堤坝之畔,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当地村民为招揽生意、吸引游人,都把一头膘肥体壮、长着一身雪白毛发的牦牛都牵上了平台,趁着主人就要息摊之际,抢拍了这个镜头。</p> <p class="ql-block">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傍晚七点,要不是云南的经度偏西,夜幕早已降临,意味着我们要下山回丽江古城了,仅仅半天的玉龙雪山和蓝月谷之游,让我们感受到了紧张、刺激和快乐,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神奇、巍峨的玉龙雪山!</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旖旎、秀美的蓝月峽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