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察方式:定班定人观察</p><p class="ql-block">观察区域:室内积木区</p><p class="ql-block">观察内容:搭建春天的公园</p><p class="ql-block">关切点:科学能力</p> <p class="ql-block">幼儿游戏行为描述:</p><p class="ql-block"> 我观察的是积木区的传哲小朋友,孩子们正在玩搭建春天的公园的游戏。他们所有人来到积木区选择长木板对公园的四周进行了围合,在围合的过程中果果说了一句:别忘了留大门。于是传哲小朋友就迅速找来了适合搭建大门的积木,他用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体积木做支撑(在搭建过程性他反复比较两边积木的高度,以确保搭建的大门高度一致,从中可以看到孩子能对使用的材料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比较,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理想效果),又找来长木板做门梁,一共这样做了两层,最后又拿来拱形积木做为门洞,就这样大门搭建好了。</p> <p class="ql-block"> 在传哲小朋友搭建大门的时候,其他小朋友也没有闲着,他们有的搭建花池,有的搭建凉亭,有的搭滑梯,还有的搭秋千、小摇马等。孩子们搭建之前虽然没有明显的计划性,但是在搭建过程中,孩子们已经体现出明显分工和计划性,并且能按照自己所想的进行搭建活动。</p> <p class="ql-block"> 当传儒搭建小桥遇到问题时,传哲小朋友主动与他进行合作搭建,他们在搭建桥面的过程中,桥面老是倒塌。他们反复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这时候正好有一根支撑桥面的柱子倒了,他们发现剩余的柱子依旧可以支撑桥面,于是他们就开始把支撑桥面的柱子拿掉,最后只剩下两根横梁和两根柱子来支撑住桥面,这样即使再倒,也能很快的搭建起来(在这次探究活动中传哲能与传儒小朋友进行合作与交流,并且一直尝试探究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他在和传儒小朋友搭建桥面与斜坡连接部位的时候也遇到了问题。他们想把桥面和斜坡连接起来,第一次他们选择用一根长方体积木做支撑,发现斜坡老是滑下去,第二次他们又用两根长方体积木做支撑,发现还是不行。于是他们把剩下的长方体积木横着摞高,接连放了七根长方体积木,一边放还一边数:1.2.3.4.5.6.7,直到高度和之前竖着的两根长方体积木一样高才停止。这次虽然桥面和斜坡连接处之间有缝隙,但是总算成功了,丝毫没有影响孩子们的活动兴趣。</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孩子们在科学能力这个关切点上可以达到台阶五,能进行细致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制定简单的计划并执行,孩子在探究活动中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支持因素:</p><p class="ql-block">1.前期经验:孩子有了搭建的前期经验,在之前搭建的时候孩子们忘记留公园门口,通过分享和观看实物照片,孩子们了解到公园里都是有入口的,于是在这次搭建过程中,他们一直说:别忘了留门口。说明前期经验对孩子本次的搭建活动有一定的支持作用。</p><p class="ql-block">2.同伴影响:在此过程中可以明显的看到孩子们之间是有明确的合作的,当其他小朋友在搭建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传哲小朋友会毫不犹豫的帮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共同搭建,在此活动中同伴的作用也能够体现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制约因素:</p><p class="ql-block">生活经验:孩子们搭建的斜坡与桥面并没有衔接好,而是有一个大空隙,而孩子们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发现问题所在,说明孩子们对桥的建筑结构并不是十分了解,在生活中所见的也大多是平面桥,而对其他类型的桥并不是很熟悉,所以在以后的搭建活动中可以给孩子们渗透一些关于桥的一些经验,让孩子们更加熟悉各种不同类型的桥,从而对搭建活动起到帮助作用。</p> <p class="ql-block">材料问题:</p> <p class="ql-block">教师支持策略:</p><p class="ql-block">1.材料支持:由于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因为材料不足或者不合适,导致搭建桥面与斜坡时老是连接不好,所以下一步要给孩子提供合适且足够的活动材料,从而支持孩子们的搭建活动。</p><p class="ql-block">2.家园合作:让家长带领幼儿实地观看桥的建筑结构,了解其风格,从而对孩子的搭建活动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供稿:唐迎雪</p><p class="ql-block">编辑:唐迎雪</p><p class="ql-block">审核:王艳梅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