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往我是不喜欢猫的,一直觉得猫太敏感,自由跳跃,让人无法把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公公离世遗留下来一只猫,原也生了放养自然的心,终是抵不过它对我们的亲近与信任,从乡间带回了城市的家。城市的家,对于流浪过的动物来说,有点陌生,高楼目断,车水马龙,那无法企及的自然风光,在猫科界野性的童心里挤压着欲望,终于在抓烂了九九八十一处沙发皮后,在眺望的窗台安静下来,继而软软地趴进我怀里熟睡,咕噜着带着我走进猫星人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抗拒到喜欢到溺爱,如养着一个顽劣的孩童,抚平它不安的情绪。喂食跟喂养的区别在于,温饱和温暖,温饱只在躯壳,而温暖却植入了灵魂。一如人与人的交往,明白与理解也是简单的两个字,明白只是单纯地知道了,懂了,而理解则是我愿意融入接洽你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总是抱歉,我无法理解人为什么有争斗,世界为什么有战火,那些呐喊着和平与爱,自由与民主的人,到底是用心底真正的善去践行还是用所谓的努力维持着台面上民主的解放,以此延续秩序管理员的资格,于是我们又无辜地站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善与恶是可以量化的,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时候,他的信徒只有十二个,那时候的他是代表恶的,流血的躯壳,肉身的疼痛,却使得耶稣更加清醒;当越来越多的十字架无法再承受痛苦加持的时候,耶稣的圣光普照了,那一刻量化的善与恶发生了变化,从此耶稣爱世人,世人也爱耶稣……信念的转变是我们自己如何看待事情发生,而不是任由事情发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直很喜欢Beyond的歌曲《Amani》,苦难的非洲之行,铸就灵感与灵魂碰撞的和平之歌,黄家驹确实是香港人的骄傲,狗苟蝇营,他终是活成世人喜欢的模样,正如在1991生命接触演唱会上他所说的世界很混沌,虽然他们年纪小,但不代表他们不知道,不懂,凭歌寄意,在没有国界的音符下,呼叫着和平与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鲁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直觉得年轻的鲁迅与家驹是相似的,直面尘世喧嚣与晦暗,同样怀有着悲悯与悲愤的情怀,一个书写笔尖上的锋芒,一个弹奏音符下的坚韧,先知先觉,他们是神的孩子,带着使命而来,用音乐与文字摆渡众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动物之所以逐渐蜕化原始的野性依恋上人类,因为人类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去陪伴,而我们,活在后世的我们,能否延续这份耐心与爱,陪伴光阴与岁月老去,陪伴着你和我将尖锐的棱角磨平,让爱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