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双壁与双璧</p><p class="ql-block">先来看双璧。</p><p class="ql-block">双璧,shuāng bì,释义:两块璧玉,喻指一对完美的人或物。</p><p class="ql-block">详细释义:</p><p class="ql-block">1、两块璧玉。晋代傅玄《乘舆马赋》:“高颠悬日,双璧象月。”唐代骆宾王《海曲书情》诗:“江涛让双璧,渭水掷三钱。”</p><p class="ql-block">2、喻指一对完美的人或物。《北史·陆凯传》:“子暐与弟恭之并有时誉,洛阳令贾楨见其兄弟,嘆曰:‘僕以年老,更覩双璧。’”清代珠泉居士《雪鸿小记·陈银儿》:“陈银儿 ……素服淡妆,亭亭玉立,与緑筠夹河而居,年并十九,固一时双璧也。”清代李伯元《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这件东西倒难得,和中丞旧藏的《张黑女誌》可称双璧了。”</p><p class="ql-block">如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p><p class="ql-block">双璧基本含义:指两块宝石或玉石,比喻两个同等重要、同等出色的人或事物。</p><p class="ql-block">详细解释:双璧是由两个相同的宝石或玉石组成的,它们在色彩、质地、光泽等方面都非常相似,代表着同等重要、同等出色的意思。成语“双璧”常用来形容两个人或两个事物在某个领域或方面都非常优秀,不可分割,互相辉映。</p><p class="ql-block">使用场景:常用于形容两个同等重要、同等出色的人或事物,强调两者相互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挥作用的情况。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两个同等重要的领导、两个同等出色的演员等。</p><p class="ql-block">故事起源:双璧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玉器文化。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玉石,将其视为珍宝。双璧这个成语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于两块相同的宝石或玉石的追求和赞美,将其比喻为两个同等重要、同等出色的人或事物。</p><p class="ql-block">璧,美玉。比喻才行并美的两兄弟。指北魏东北王陆凯的儿子,暐与恭之。陆暐,字道晖;陆恭之,字季顺。代(今山西大同)人。暐任伏波将军,恭之任征南将军、东荆州刺史。暐写章、表数十篇,恭之著文章诗赋千余篇,所历各任都有政绩,因此兄弟并获时人赞誉。洛阳令贾祯见到他们兄弟,就曾称叹道:“不料我人到老年,还能目睹如此双璧。”</p><p class="ql-block">【出典】《魏书》卷40《陆俟传》906页:“长子暐,字道晖,与弟恭之并有时誉。洛阳令贾祯见其兄弟,叹曰:‘仆以老年,更睹双璧。’又尝兄弟共候黄门郎孙惠蔚,惠蔚谓诸宾曰:‘不意二陆复在座隅,吾德谢张公,无以延誉。’”</p><p class="ql-block">《元史》卷143《回回传》:“回回与弟巙巙,皆为时名臣,人称双璧。”</p><p class="ql-block">双璧例句:</p><p class="ql-block">1、他们两个是公司的双璧,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p><p class="ql-block">2、这两个歌手是当今乐坛的双璧,无论是唱功还是舞台表演都非常出色。</p><p class="ql-block">3、他们两个是我们班的双璧,一个擅长数学,一个擅长语文。</p><p class="ql-block">4、这两个篮球队员都非常优秀,是球队的双璧。</p><p class="ql-block">5、他们两个是学校的双璧,一个是文科状元,一个是理科状元。</p><p class="ql-block">6、这两个教授都是该领域的双璧,是我们学院的骄傲。</p><p class="ql-block">7、这两个演员是当代电影界的双璧,无论是演技还是人气都非常高。</p><p class="ql-block">再来看双壁。</p><p class="ql-block">经查词典,似无双壁这个词语。但是有使用双壁的例子。比如双壁可以指两堵墙壁,也可以指两座悬崖峭壁。等等。但没有比喻两个同等重要、同等出色的人或事物的意思。这是值得注意的。因此如果称谓文学双璧、史学双璧等义,不能使用双壁。否则,视为错误用例。</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使用双壁的例子。</p><p class="ql-block">宋代文同《依韵和图南五首·过朝天岭》:“双壁相参万木深,马前猿鸟亦难寻。云容杳杳断鸿意,风色萧萧行客心。山若画屏随峡势,水如衣带转岩阴。生平来往成何事,且倚鈎栏拥鼻吟。”</p><p class="ql-block">关于双壁的诗句还有:“分曹双壁立”、“双壁隐灵曜”、“至今双壁犹崷崒”、“岩分双壁落”、“北有剑门双壁”、“双壁泻天河”等。</p><p class="ql-block">古代诗歌被称为双壁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2021-10-10 06:07:43</p><p class="ql-block">浮梦</p><p class="ql-block">古代诗歌被称为双壁的是《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属安徽省)的一桩婚姻悲剧。原为民间歌曲,可能经过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p><p class="ql-block">《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故事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不仅塑造了焦刘夫妇心心相印、坚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顽固和刘兄的蛮横刻画得入木三分。篇尾构思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孔雀的神话,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p><p class="ql-block">《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它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p><p class="ql-block">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广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尤为可贵。</p><p class="ql-block">乐府双壁指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2022-04-03 06:29:38</p><p class="ql-block">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这两首诗歌都是叙事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p><p class="ql-block">《孔雀东南飞》原为民间歌曲,可能经过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故事叙述汉末建安年间,一个名叫刘兰芝的女子,美丽、善良、聪明而勤劳。她与焦仲卿结婚后,夫妻俩互敬互爱,感情深挚,不料偏执顽固的焦母却看她不顺眼,百般挑剔,并威逼焦仲卿将她驱逐。焦仲卿迫于母命,无奈只得劝说兰芝暂避娘家,待日后再设法接她回家。分手时两人盟誓,永不相负。谁知兰芝回到娘家后,趋炎附势的哥哥逼她改嫁太守的儿子。焦仲卿闻讯赶来,两人约定“黄泉下相见”,最后在太守儿子迎亲的那天,双双殉情而死。</p><p class="ql-block">《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p><p class="ql-block">《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p><p class="ql-block">《木兰诗》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史学双壁是指的什么</p><p class="ql-block">2022-04-03 09:07:22</p><p class="ql-block">1、“史学双壁”指的是《史记》和《资治通鉴》。</p><p class="ql-block">(1)《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p><p class="ql-block">(2)《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乐府双壁简介</p><p class="ql-block">2022-04-02 00:27:53</p><p class="ql-block">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这两首诗歌都是叙事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明人胡应麟《诗薮》中说:“五言之赡,极于《焦仲卿妻》;杂言之赡,极于《木兰》。”《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代古乐 府民歌杰作之一,也是现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属安徽省)的一桩婚姻悲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