娲皇宫,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中皇山上,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由服务区、补天园、补天湖、娲皇宫和补天谷五个园区组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是我国建筑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的祀奉人类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br>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时期,初为北齐文宣帝高洋所建离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娲皇宫现今占地面积达76万平方米。如今建筑多为明清时期,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共6部,是中国现存摩崖刻经中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br>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为当地的庙会,女娲祭典之日。是时全国多地的人以及海外华侨前来祭拜华夏族人文先始,是中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为全国祭祖圣地之一。<br> 1996年娲皇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15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2年娲皇宫景区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iv> (下面照片拍摄于20240531)</div> 补天广场 补天广场 《补天广场》去娲皇阁,步行上山的十八弯道起点 山门 娲皇宫山门,坐东朝西,有三孔砖砌拱门组成。两边儿对联写着:凤山名隆仙岛;神仙势压十洲。横批是:蓬壶仙境。 牌坊西是皮疡庙,塑着皮疡王和鲁班的神像。牌坊东树一通古牌,上写《古中皇山》。 进了门是木牌坊,上额书写“娲皇古迹”。 天下第一壁经群 眼光洞,始主洞北齐天保年(公元550-559年),为北齐两石窟之一。总面积6.11平方米,窟内原有一佛二弟子石造像,现尽存释迦牟尼像一尊,窟壁刻《十地经》第三至第七地。 眼光洞内, 蚕姑洞,始主洞北齐天保年(公元550-559年),为北齐两石窟之一。总面积6.11平方米,窟内原有华严三圣石造像,现尽存释迦牟尼像一尊,窟壁刻《十地经》第八至第十地、《佛遗教经》及《佛说孟兰盆经》。 蚕姑洞内 梳妆楼 梳妆楼一楼 梳妆楼 梳妆楼走廊 梳妆楼二楼 娲皇阁是娲皇官建筑群的主体建筑,它依着山崖峭壁修建,共分为四层。第一层是拜殿,拜殿之上又建了三层楼阁,总高23米。娲皇阁背靠悬崖,用九条铁索将楼体系在悬崖峭壁之上。素有“吊庙”、“活动楼”之称。娲皇阁底层为石窟,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是娲皇宫最早的建筑之一 娲皇阁第一层是拜殿 拜殿 拜殿 娲皇阁共分为四层。第一层是拜殿,拜殿之上又建了三层楼阁,总高23米。娲皇阁左右两侧有石阶梯上“清虚阁” 娲皇宫楼阁共为三层:一层名为“清虚阁” 左右两侧有楼梯,可上“造化阁” 娲皇宫楼阁共为三层:二层名为“造化阁” 造化阁” 左右两侧有楼梯,可上“补天阁” 娲皇宫楼阁共为三层:三层名为“补天阁” “补天阁” 娲皇阁背靠悬崖,用九条铁索将楼体系在悬崖峭壁之上。素有“吊庙”、“活动楼”之称。这座阁楼,传说每年三月十八日庙会时,原彰德府所辖七县的社首到齐时,楼阁就会整体晃动,拴在悬崖上的九条铁索会哗哗作响。因此人们把娲皇阁看作建筑史上的奇观 钟楼 娲皇宫全景 娲皇阁上俯视全景 娲皇阁上俯视补天广场 补天广场 在电脑上,用下面网址看我美篇更精彩!https://a.meipian.cn/c/4724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