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我随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的文友们参加“大美佛堂”采风活动。第一次走进画坞坑摇石里,这是一个群山环绕、溪水淙淙的幽静之地。在摇石里原住民老朱的带领下,我们驾车抄近道前行,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摇石里瀑布附近,步行去看瀑布。</p><p class="ql-block"> 走在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上,幽静清凉,吹来的山风更是让人心旷神怡。走着走着,突然传来了哗哗的水流声,我们连忙加快脚步。不一会,瀑布便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走近瀑布,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磅礴气势。水流冲击着山石,发出悦耳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在演奏一曲激昂的交响乐。在瀑布下方,水流汇聚成一池清澈见底的潭水。潭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宛如一块镶嵌在山间的宝石。水面上漂浮着的落叶和花瓣,给这片宁静的水域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性。</p> <p class="ql-block"> 前来观赏瀑布的人络络不绝,他们或立在瀑布前,拍照留念;或坐在小溪的青石上嬉水、看溪水流淌。我们也身入其境,拍照、嬉水。在这里,所有人都卸下了满身的风尘,只把身心融进天地;在这里人可以和天地合二为一,清幽的环境,能够洗涤灵魂。看到游人神情悠然,便想起千年间的诗人,缘何会醉心山水之间,山水从来无言,但有无惧时光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看完瀑布,我们特意去看了摇石里的百年樟树和“风动石”。传说,百年樟树的后面有块会摇摆的石头“风动石”,这里所以得名“摇石里”。大自然,总是高深莫测,很多自然现象,人类窥探不得,于是,自然中的一些现象,便被历史赋予了“神秘色彩”。我特意朝百年樟树的后面望了又望,想验证传说是否如传言一样,我没有看到风吹过会摇动的石头,但看到了百年樟树后面高高山体上一块耸立的石头,石头的顶部极像侧面站立的人脸轮廊。</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老樟树,无比地粗壮,几个人手拉手拦腰合抱,也没有抱得住它,顺着它斑驳的纹理,嗅闻着芳香的气息,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树与人,都是天地间的精灵,奈何,树能常青,只有人,老去的悄无声息。</p> <p class="ql-block"> 看完古樟树和“风动石”,我们开车继续向山深处进发,来到摇石里村。走进村子,看到的是坍塌的房屋,还有那一堵堵残墙。据介绍,村民们都积极响应政府异地奔小康的政策,搬下山去住了,往日热闹的小山村一去不复返。我们还看到废弃的学校,教室和房室已经倒塌,但校名还完好无损,“摇石里五七学校”七个字及五角星醒目,见证着这里曾是摇石里村民们接爱教育的地方,历史的展示。眼望这些,昔日山村农人们生活的片断闪过脑海,他们在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男耕女织纯朴的生活。看着清水流动的小溪,显现出小孩们在水中打闹抓鱼嬉戏,妇女在溪边洗衣,木棰敲击声和孩子们的笑声组成一副人与山林共存的美丽画绻。</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画坞坑和摇石里都属于坑口村。我们又走进坑口村,只见一排排小洋房,整齐划一,整洁的路面,路边和农户院落种的五彩缤纷香纯而又美丽的花儿等映入眼帘,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本村老朱给我们介绍说:坑口村是全国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后这一带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特色景观、打造成佛堂镇的旅游观光精品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