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位于福建省政府大楼旁的华林寺大殿,很有特点。一个特点是小,小到只有一座殿,一眼望穿。第二个特点是它已不是宗教信仰之地,这里不供佛像,不点香火。第三个特点就是它具有代表性的特征,那就是古老。如果让我从福州挑一座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那我想应该就是它—-这座长江以南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大殿。这么说吧,中国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从第一名到第八名,七座都在干燥少雨的北方(山西省),只有华林寺大殿,位于湿热多雨的福建福州。它历经千余年,至今留有唐宋之韵,也引来了近现代多位学者研究它、叙述它。今天我就怀着这份敬仰心,走进它、记录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关于华林寺大殿,据说它过去是位于闽王宫后,现在就在省政府前;大殿的部分用材很有可能来自闽王宫拆卸的木料,所以比建筑的历史还要长;1970年前后它差点被拆掉,因为被用作仓库而得以幸存。</p> <p class="ql-block">华林寺大殿虽然位于福州市中心,门票还只要2元,票券还非常怀旧,但就这样,还总是没什么游客,还好今天是周末,遇上几个拍古风照片的小姐姐和一身“小和尚”打扮的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华林寺大殿,原名“越山吉祥禅院”,明正统九年(1444年),被赐额“华林寺”。官方的说法是始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也就是北宋初年。</p> <p class="ql-block">站在售票处门口,其实一眼就能看完整座大殿,这座大殿早已没了佛像和香火,甚至都不在原址上,1986年,因新建省政府办公楼,大殿落架分解,较原址东移14.6米,南移8.3米,然后去除了清代加建部分,复原成宋代外观 。就这么一座古建筑,外行人看十分钟都嫌多,爱好者呆一天都不够,内行人能够研究好多年。</p> <p class="ql-block">华林寺大殿最大的特点就是古老,它是中国现存8个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排在它前面的有6座,分别是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782年)、山西芮城县广仁王庙(831年)、山西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857年)、山西平顺县天台庵佛殿(929年)、山西平顺县大云院大佛殿(940年)、山西平遥县镇国寺万佛殿(963年),福建福州华林寺(964年),山西高平市崇明寺中殿(971年)。</p> <p class="ql-block">第二是巨大,不要拿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比,在宋代,华林寺大殿就是一座不一般的巨构,虽然只是一座三开间的佛教建筑,但中间的当心间宽度却达6.5米,超过了七开间的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苏州玄妙观三清殿。</p> <p class="ql-block">在发现华林寺大殿以前,山西佛光寺东大殿一直是斗栱用材最大的实例,而根据华林寺大殿的测绘数据,无论“单材”还是“足材”都略大于佛光寺东大殿,为全国之最。</p> <p class="ql-block">第三是独特,中国古建筑的精华在斗拱,华林寺大殿整个结构都是榫卯连接,其建造手法,在唐宋也是独具一格,并带有显著闽越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华林寺得以保存至今,当然少不了历代重修,大殿前廊梁有“住山沙门洞宗四十世新灼重修”、“皇清康熙三十有六年岁次丁丑嘉平穀旦重建”、“大清道光四年岁次甲申孟冬立”等题字,正是历代的修缮才能使得这座建筑在潮湿、风雨、白蚁等的摧残下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的佛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尽数推倒,须弥座夷为平地,如今内部摆放的物件都和华林寺有点关系,有残存的构件,也有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文保牌,还有现代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闽都巨构、长江以南最古老的建筑,这座有些低调、游客稀少的古建筑已经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雨,一直有些不可思议地矗立在福州这座古城的中心位置。</p><p class="ql-block">华林寺的发现和保存,得益于梁思成先生的弟子莫宗江,1979年,清华大学教授莫宗江赴厦门考察,路过福州参观了华林寺大殿,他认为华林寺大殿是全国现有保存下来屈指可数的古建筑精品。返回北京后,他立刻设法向国家文物局递交申请报告。1980年,受国家文物局委托,莫宗江率领清华大学两位研究生前来福州考察测绘大殿,并认定华林寺大殿确是千年前的木构建筑,推荐列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是如此,华林寺大殿才没有在新一轮的城市建设中被拆除,我们才有机会参观千年前那些不知名的工匠们留给我们的建筑瑰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