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意大利之旅(下)

梁美森

<p class="ql-block">4月25日: <b>白露里治奥古城</b></p><p class="ql-block"> 又称“<b>天空之城</b>”</p><p class="ql-block">位于罗马北方120公里处的白露里治奥古城,建于2500年前,但在欧洲名不见经传,却有很多日本人、亚洲人首先来此探险观光。</p><p class="ql-block">原来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多年前曾来到这里,看见被白云笼罩山顶,渐渐露出一片岩石上的房屋,眼前的石头城触动了他的灵感,创作出动画片《天空之城》。后来天空之城的名气越传越广,成为世界旅游者向往之地。</p><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气真给力!​走段山路来到观景台,眼前的景色让人惊叹不已,竟有如此奇景!</p><p class="ql-block">突兀凌空的天空之城</p> <p class="ql-block">中华在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我在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山路走进村子,通向天空之城是一条狭窄的长桥,最后一段桥的陡坡有30度。​</p><p class="ql-block">路标 Civita (奇维塔)——村名</p> <p class="ql-block">通向天空之城的长桥</p> <p class="ql-block">小贾在桥上</p> <p class="ql-block">奋力攀登30度陡坡</p> <p class="ql-block">终于上来啦!</p> <p class="ql-block">白露里治奥12世纪时已经是教区,广场上的大教堂建于13世纪,文艺复兴风格。门前的几根断柱表明原教堂更繁华,现在的外观是16世纪改建的。</p><p class="ql-block">St.Donation 大教堂及钟楼,钟楼是我们初见天空之城时,那个最高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教堂门前的几根断柱及教堂广场</p> <p class="ql-block">古城风情</p> <p class="ql-block">由于地震、水土流失等原因,“天空之城”正逐渐蜕变成陆地上的“孤岛”,被列入全球“100个最濒危遗址”。</p><p class="ql-block">不大的古城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天空之城》钢琴曲是由日本音乐家久石让创作的。这首曲子是作为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电影《天空之城》的主题曲,因其优美、动人心弦的旋律而闻名全球。</p> <p class="ql-block">下山时,白云飘到古城上方,天空之城仿佛就在天空中</p> <p class="ql-block">4月26日: <b>庞贝</b> (Pompeii)</p><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b> 庞贝、埃尔科拉诺和托莱安奴齐亚考古区</b>(1997年)</p><p class="ql-block">去年年底我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参观“庞贝神话”展览,欣赏每件出土于庞贝的古罗马艺术品,带来爱与美的深深感动。今天终于来到庞贝古城遗址,有些激动。</p><p class="ql-block">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东南、维苏威火山南坡的庞贝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89年罗马人征服庞贝城。一百多年后,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厚约5.6米的火山灰将庞贝城掩埋。</p><p class="ql-block">北边的维苏威火山与发掘出的庞贝古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意大利导游中国名叫玫瑰,她介绍说,庞贝被火山灰掩埋近两千年,正因如此,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1748年开始考古发掘,持续至今为研究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庞贝古城遗址如今只向游人开放三分之一,其余部分还在发掘或埋在地下。</p> <p class="ql-block">玫瑰说这不叫“罗马柱”,意大利人称它为“希腊柱”</p> <p class="ql-block">庞贝城里有多座剧场,与罗马的一样为圆形大剧场。其中用作角斗的圆形竞技场比著名的罗马斗兽场还要早建51年。</p><p class="ql-block">圆形剧场</p> <p class="ql-block">街巷的路面是用石块铺成,石板路面上有当年车辆碾出的车辙</p> <p class="ql-block">猜猜突出的大石块作何用……,原来是人行横道</p> <p class="ql-block">做饭用的灶台</p> <p class="ql-block">石磨与烤面包炉</p> <p class="ql-block">我认真听玫瑰讲解,她曾在中国留学,中文说得不错</p> <p class="ql-block">有钱人家的私人花园</p> <p class="ql-block">公共浴场,高柱矗立的廊道,右墙脚下的铅水管</p> <p class="ql-block">浴场内有脱衣室、微温浴室、游泳池等</p> <p class="ql-block">室内墙上的雕塑非常细致</p> <p class="ql-block">这些“人体化石”并不是化石,当时没有留下残骸!由于火山灰等喷发物的温度,死尸很难保存下来。很多死者的尸体被火山灰裹住,时间长了尸体都腐烂掉,但火山灰留下很硬的空壳 (有的空壳里有极少量的人骨残骸),用石膏灌注空壳,这样很容易复制出死者的雕像。</p><p class="ql-block">面临突然的死亡,她在想什么</p> <p class="ql-block">庞贝是一座背山面海的港口城市,它位于亚平宁半岛的维苏威火山脚下,临近那不勒斯湾。这里盛行娼妓文化,除了商贾官员,还有大量海员是嫖客,妓女都是奴隶。</p><p class="ql-block">这只猫总蹲在妓院对面,导游玫瑰笑称它是“老鸨”</p> <p class="ql-block">每间客房门口都绘有不同内容的性爱壁画</p> <p class="ql-block">古城中最宽阔的大街叫丰裕街,街的两边是酒馆、商店和住宅。玫瑰说就像北京的王府井大街。</p> <p class="ql-block">中华与玫瑰</p> <p class="ql-block">大会堂</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大广场遗址,身后是维苏威火山</p> <p class="ql-block">在庞贝的大广场遗址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看着眼前的一片废墟,心生感慨:</p><p class="ql-block">两千年前的庞贝,经济发达物产丰美,物质和精神文明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然而就在公元79年的寻常一天,维苏威火山剧烈喷发让庞贝顷刻间被彻底掩埋。一场繁华盛世毁于潮汐之间。</p><p class="ql-block">下午要准时登船前往卡布里岛,玫瑰带着我们尽量多地看,生动地讲。可惜时间有限,有些遗迹没能看到,只能留下遗憾了。</p><p class="ql-block">美丽的鲜花,散落的石块,高大雕像注视着前方,此山不是火山,山下的房屋人们都很幸运。</p> <p class="ql-block">4月26日: <b>卡布里岛</b> (Capri Island)</p><p class="ql-block">从那不勒斯港口搭乘海上渡轮,将近一个小时的航行,到达卡布里岛。卡布里岛从古罗马时期开始,就是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现在岛上不到两万的居民,每年却会接待三百多万游客上岛观光游玩。</p><p class="ql-block">渡轮靠岸,我们走上码头</p> <p class="ql-block">看见海湾那边的维苏威火山</p> <p class="ql-block">下渡轮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卡布里原本要参观“蓝洞”,一个自然形成的海洞,洞里海水一片晶蓝,映衬洞中岩石一片蔚蓝。今天风大浪大,小船上下起伏大,游客会碰到不高的岩洞顶很危险。上面下来通知,蓝洞不开放。</p><p class="ql-block">天气原因无法进入蓝洞,替改为封闭缆车游览卡布里岛。</p> <p class="ql-block">岛上散布着大片的柠檬树橄榄树,水果摊上品种多样色彩鲜艳</p> <p class="ql-block">海岸悬崖耸立,海水幽蓝,风景优美,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钟楼是我们的集合地点,离不远就是缆车站</p> <p class="ql-block">堪比“蓝洞”的蓝</p> <p class="ql-block">G7会议正在卡布里岛召开</p> <p class="ql-block">4月27日: <b>阿马尔菲</b> (Amalfi)</p><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 <b>阿马尔菲海岸景观</b></p><p class="ql-block"> (双遗 1997年)</p><p class="ql-block">昨天去的卡布里岛,东距苏莲托半岛14公里,导游玫瑰的家就在美丽的苏莲托,卡布里分手后她“重归苏莲托”。今天去阿马尔菲海岸,是世界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的双遗产,也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50个一生必去的地方之一。</p><p class="ql-block">又一次乘坐渡轮前往阿马尔菲</p> <p class="ql-block">阿马尔菲是苏莲托半岛南侧的一段海岸线,位于那不勒斯南方,沿海的城镇建立于公元4世纪。这里气候温暖,环境优美,风光旖旎,被誉为“地中海的珍珠”。</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阿马尔菲城是主教教廷,后来成为商业中心。位于市中心的阿马尔菲大教堂有千年历史了,始建于10世纪早期,它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游人太多,进教堂参观需排长队,先逛逛街巷和海岸吧</p> <p class="ql-block">狭窄的巷子人气爆满</p> <p class="ql-block">看中华吃的是什么?阿马尔菲盛产柠檬,小的如咱们所见,个大的如胖纺锤,开始我们都不认为是柠檬,以为是柚子之类的。</p><p class="ql-block">大柠檬切开盖,里面放上柠檬冰沙,表面浇上柠檬酸奶,再盖上柠檬盖,酸度低味道美,好看又好吃! 通常是两人吃一个,咱仨买了俩。</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店里吃,餐具配大柠檬造型多漂亮!</p> <p class="ql-block">阿马尔菲海岸的梯田地形和当地农民传统的种植技术,为柠檬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意大利另一处,西西里岛也是柠檬的主要产区。</p> <p class="ql-block">阿马尔菲海岸以其崎岖的地形,如画的美景,城镇的独特和多样性,被录入世界双遗产。</p> <p class="ql-block">中世纪的意大利,先后有四个航海共和国,皆为强邦,先后继承,按顺序依次是:阿马尔菲、比萨、热那亚和威尼斯。</p><p class="ql-block">在九世纪,意大利大部分地方还是以货易货的时候,阿马尔菲的商人已用金币进行货币交易了。那时,阿马尔菲共和国是西欧唯一介入东方贸易的国家。</p><p class="ql-block">公元1135—1137年,阿马尔菲被新崛起的航海共和国比萨击败,之后迅速地降低其重要性。阿马尔菲海岸仍然存在,但不再作为港口。</p> <p class="ql-block">岩石上的白房子</p> <p class="ql-block">小贾的裙子漂亮,沙滩、海浪、白房子,她手持红衣是亮点</p> <p class="ql-block">海角峭壁上的碉堡兼瞭望塔</p> <p class="ql-block">4月28日: <b>马泰拉</b> (Matera)</p><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 <b>马泰拉的石窟民居</b></p><p class="ql-block"> (1993年)</p><p class="ql-block">昨天从阿马尔菲乘渡轮返回,驱车到小镇波坦察入住。今天继续向东来到古城马泰拉,位于意大利这只“大皮靴”(意大利地图) 的脚后跟,再往下就踩到高跟了。</p><p class="ql-block">千年古城马泰拉的街道房屋都是石头建造,颜色也都是石头本色,所以叫石头城。漫步在高高低低的道路小巷和上下台阶可得小心,被岁月踩磨的石头路面很光滑。</p><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看见古城的最高建筑——马泰拉主教座堂与钟楼,1270年建成,钟楼高52米。</p> <p class="ql-block">马泰拉层层堆叠的石窟民居纵览</p> <p class="ql-block">顺着小道往下走</p> <p class="ql-block">历史悠久的马泰拉引人注目是其独特的岩居和洞穴住宅,这些住所由很早期当地人在岩石中雕刻而成,形成一个个错落有致的居住区。</p><p class="ql-block">上面有早期的岩居洞穴</p> <p class="ql-block">巨岩上保留有洞穴住宅</p> <p class="ql-block">三姐妹石头城留念</p> <p class="ql-block">电影业为马泰拉的旅游业立下汉马之功。电影《007 无瑕赴死》的取景地,丹尼尔•克雷格驾驶摩托车一跃而下就在此弯道。</p><p class="ql-block">我和雷队在大弯道合影</p> <p class="ql-block">马泰拉的地理风貌、建筑风格与中世纪的耶路撒冷极其相似,成为电影《耶稣受难记》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这群意大利年轻人邀请我们与他们自拍合影</p> <p class="ql-block">来到古城最高处,最高建筑——马泰拉主教座堂及钟楼,始建于1203年,1270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4月28日: <b>阿尔贝罗贝洛 </b>(蘑菇村)</p><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 <b>阿尔贝罗贝洛的</b></p><p class="ql-block"><b> 圆顶石屋 </b>(1996年)</p><p class="ql-block">意大利南部有个奇妙的精灵童话小镇,叫阿尔贝罗贝洛。一座座白墙圆锥形屋顶的小屋像个大蘑菇,所以称为“蘑菇村”。这是当地独有的“特鲁里”建筑风格,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小镇里保存着1400多幢这样的蘑菇石顶屋,屋顶用灰色片岩一圈圈越来越小堆砌起来,形成一个圆锥形屋顶,再以沥青覆盖。</p><p class="ql-block">奇妙的蘑菇屋</p> <p class="ql-block">连起来的蘑菇屋是这样砌的屋顶</p> <p class="ql-block">主人让进去参观,居住挺舒适的</p> <p class="ql-block">从上到下都是石头很坚固</p> <p class="ql-block">这家的生活情趣很高啊</p> <p class="ql-block">站在平台上,这边望到广场那边</p> <p class="ql-block">好热闹啊</p> <p class="ql-block">下平台走过去逛逛</p> <p class="ql-block">这位大叔休闲地坐在家门口</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街道上,这个蘑菇屋卖漂亮的扇子</p> <p class="ql-block">走进蘑菇屋店铺,应该买一个当地特色工艺品收藏留念</p> <p class="ql-block">逛得口渴了,我们仨在临街的冰激淋店里再次品尝起意式美味。</p><p class="ql-block">蘑菇村里高耸的教堂钟楼</p> <p class="ql-block">4月29日: <b>巴里</b> (Bari)</p><p class="ql-block">昨天从蘑菇村驶向意大利南部第二大海港城市——巴里,滨临亚得里亚海,是意大利通向巴尔干半岛和东地中海的主要港口。</p><p class="ql-block">古老小巷露出圣尼古拉大教堂的身影,它建于1087年,可见这座城市历史至少有千余年。 </p> <p class="ql-block">教堂广场上有圣尼古拉的铜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专门为了祭奠巴里市的守护人圣尼古拉而建造的教堂。</p><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大教堂是意大利少数几个可以举行两种宗教活动的教堂之一,对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基督徒都具有宗教意义。</p> <p class="ql-block">内部宽大而简单,装饰有17世纪的木质天花板,祭坛上有一个13世纪的圣体盒,是普利亚地区最古老的神龛。</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放大看,真是精雕细画!</p> <p class="ql-block">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建于公元9世纪的斯瓦比亚城堡</p> <p class="ql-block">城堡就在圣尼古拉教堂的西面</p> <p class="ql-block">城堡外的古城墙超过2公里长,同样建于9世纪</p> <p class="ql-block">走出巴里市内,沿着海滨大道,欣赏亚得里亚海的迷人景色</p> <p class="ql-block">4月30日: <b>罗马</b> (Rome)</p><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 <b>罗马历史中心</b>(1980年) </p><p class="ql-block">昨天中午从巴里驱车430公里,跑了6个多小时,直达中部的罗马。今天一早驶向罗马城,跨越罗马帝国的母亲河——台伯河。</p><p class="ql-block">台伯河畔的圣天使堡,属于梵蒂冈的领地</p> <p class="ql-block">圣天使堡前横跨台伯河的圣天使桥,是罗马城中最美的桥梁。桥上有十二尊天使的雕像,每人手上都拿着一件耶稣受刑的刑具。</p> <p class="ql-block">今天在罗马是个华侨二代给我们当导游,小伙子讲得不错,首先带着我们走街串巷来到万神殿。</p><p class="ql-block">该殿始建于公元前27——前25年,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格里帕建造,用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罗马诸神,并纪念屋大维打败安东尼和埃及艳后。</p><p class="ql-block">万神殿的16根石柱分立三排:前排8根,中后各4,上接大理石柱头,每根柱子都由一整块花岗岩雕成。</p><p class="ql-block">尽管公元80年的火灾使万神殿大部分被毁,只剩长方形的柱廊和石柱上的三角门楣。后来这些被作为重建的门廊,三角门楣下刻有初建时期的纪念性文字。</p> <p class="ql-block">万神殿前有遮挡物妨碍拍照,好不容易才拍到主殿圆厅及穹顶。</p><p class="ql-block">万神殿前半部棱角分明,后半部是个大桶似的圆厅,穹顶直径43.3米,圆厅高度也是43.3米。穹顶中央开了一个直径8.9米的圆洞,从圆洞进来柔和的漫射光,照亮内部。传说万神殿的圆洞是上天与神殿的沟通、是天与神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既然不能进入参观,我从网上下载一张万神殿圆厅内部的照片。</p><p class="ql-block">万神殿屹立2000年而不倒,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罗马人是如何建造这偌大的穹顶呢?他们用碎石掺入混凝土,制成非常轻质耐用的建筑材料。混凝土自下而上渐渐变薄,穹顶底部的墙壁厚6米,而顶部仅有0.6米厚。穹顶的内壁被雕凿成一个个凹陷的方格,减重且美观。</p><p class="ql-block">万神殿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成为伟人的公墓,这里埋葬的除了国父埃马努埃莱二世外,还有著名的艺术家拉斐尔和卡拉奇等人。</p> <p class="ql-block">罗马市中心的许愿池,是各种传说将人们美好的愿望承载,也是因为精美的雕塑和设计,得到大家的认可。尤其随着电影《罗马假日》的上映,更是让世界人民都知晓的著名喷泉。</p><p class="ql-block">中间雕像是海神波塞冬驾着马车</p> <p class="ql-block">慕名而来的游客真多!都向池子里扔硬币,并且许愿。导游说每年有数百万欧元的硬币被扔进许愿池,隔段时间就会派专人打捞上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向身后扔硬币许下心愿,动作一致,老可爱啦!</p><p class="ql-block">在赫本吃冰激凌的店里,当然也要买来一饱口福。</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广场废墟,是昔日古罗马帝国的中心,建有无数的宫殿和建筑群,现在只剩下了颓垣败瓦,一片荒凉。</p><p class="ql-block">这片废墟其实最早是被破砖乱瓦覆盖,直到十九世纪才被重见天日,为全人类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高耸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剩下三根孑然兀立的石柱和光秃秃的庙墩基座。</p> <p class="ql-block">神庙后面藏着白色的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放大看,古罗马广场废墟上的白色凯旋门叫做塞维鲁凯旋门,是座白色大理石建筑,建于公元203年。这是为了纪念赛维鲁皇帝和他的两个儿子,在公元195年和199年两次战胜波斯而建的。</p><p class="ql-block">这座凯旋门上的浮雕十分精美,顶部白色大理石上刻有文字,它是罗马仅存的三座凯旋门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帝国时期,为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而建造的圆形剧场,建于公元72年至80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斗兽场占地2万平方米,围墙高约57米。看台有60排,上下分为五区,底层观看的是贵宾、长官、祭司等;往上第二区供贵族;第三区给富人用;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上一区则是底层妇女的站席。</p><p class="ql-block">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9万人,因为入场设计周到,不会出现拥堵混乱。这种入场的设计,即使是今天大型体育场馆依然沿用。</p> <p class="ql-block">游客们需要两三个月前预约订票,排队持票进入斗兽场参观</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小土坡上拍照,隐约看见斗兽场里游客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5年,是罗马城现存的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却是最大、最漂亮、最著名、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它是法国巴黎凯旋门的设计蓝本。</p><p class="ql-block">凯旋门是为了庆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彻底战胜他的强敌马克森提并统一帝国而建造。</p> <p class="ql-block">阳光照在凯旋门另一面</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与斗兽场同框</p> <p class="ql-block">从斗兽场来到“真理之口”,这是刻有希腊神特里顿(波塞冬的儿子)头像的石圆盘,因电影《罗马假日》让“真理之口”一夜成名。看看被摸得锃亮的井口,不知道有多少人来测试过自己会不会被真理咬上一口!</p><p class="ql-block">想摸真理之口的人排长队,我们时间有限,在窗口拍照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4月30日: <b>梵蒂冈城国 </b>简称:<b>梵蒂冈</b></p><p class="ql-block"> (The Vatican City State)</p><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 <b>圣彼得大教堂</b>(1984年)</p><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最后一个景点,从意大利出境到梵蒂冈。这是世界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只有 0.44平方公里,人口不到900人,大部分是神职人员。</p><p class="ql-block">梵蒂冈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是世界各国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罗马的地导告诉我们,教皇的办公室就在图中红色方楼的倒数第二层里面。</p><p class="ql-block">不知这道栅栏围挡是否就是国界</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坐落在梵蒂冈,建于1506年至1626年。世界最小国家,却拥有世界最大的教堂!占地2万3千平方米,可容纳6万人同时祈祷。</p><p class="ql-block">著名大拱形屋顶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双重构造,外暗内明。圆顶廊檐上有十一个雕像,耶稣基督的雕像(有十字架)位于中间。</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的拱形屋顶,为罗马全城的最高点</p> <p class="ql-block">教堂前的露天广场是闻名世界的圣彼得广场,建于1667年,主持设计施工的是那不勒斯人贝尼尼,他也是位雕塑家。</p><p class="ql-block">广场被两个半圆形的长廊环绕,共有284根高大的圆石柱支撑着长廊的顶,顶上有教会史上有名的圣男圣女雕像,共计165尊,人物雕像神采各异、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教堂右侧的半圆形长廊</p> <p class="ql-block">弧形长廊上的白色男女雕像,如同刚从天上飘落在长廊上,圣洁美丽!进大教堂不用买票,但需要安检,我们在石柱下排队,耐心等候了四十多分钟。</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心的方尖碑,造于公元前30年—前28年,立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1586年,当时的教皇西斯廷五世下令将方尖碑移至圣彼得广场。在那个时代,把高25.5米、重320吨的整块石头,从埃及运到罗马并把它竖起来,工程之艰巨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埃及方尖碑是古埃及太阳神崇拜的象征,运到罗马后,顶部被装上了十字架。</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教堂,右边的走廊很多人在欣赏隔着玻璃的雕塑,果然是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作品中圣母的形象典雅而沉静,默默地俯视着躺在她双膝上死去的基督。作品散发出的母爱光辉打动了每个人的心。</p><p class="ql-block">米开朗基罗唯一有签名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进入教堂内部,它的规模之大、极尽繁华令人震撼!建造了120年的大教堂气势恢宏,出自大师名家之手的雕塑、绘画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圣彼得大教堂就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中心大穹顶明亮漂亮</p> <p class="ql-block">可惜我们参观时,穹顶正下方的祭坛被整个罩了起来,这可是大师贝尼尼设计建造的青铜祭坛华盖。它有八层楼高,准确坐落在教堂的十字交叉处,华盖正下方是圣彼得的地下墓室。</p><p class="ql-block">网上下载照片“穹顶与祭坛华盖”</p> <p class="ql-block">教堂顶部的装饰与绘画</p> <p class="ql-block">两个小天使的雕塑,大家都很喜欢,纷纷与它合影</p> <p class="ql-block">结束参观,走出大教堂,门前不远看见圣彼得高大的雕像。他神情自若、面带微笑,右手握着耶稣送给他通向天堂的金钥匙,左手拿着一卷耶稣给他的圣旨。</p><p class="ql-block">大教堂就是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13天的意大利之旅,每天都带来不同的惊喜!美好浪漫、风景优美、心情愉悦、收获满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