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529-240609高加索三国游之二——阿塞拜疆1巴库

老顽童thtsjy

<p class="ql-block">DAY2 5.30. 巴林巴库 航班参考信息 :GF081 0940/1435</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俯瞰高加索山脉。</p> <p class="ql-block">俯瞰巴库。</p> <p class="ql-block">麦纳麦到巴库飞行距离2025公里,飞行3个半小时平安着陆。</p> <p class="ql-block">飞机抵达巴库国际机场,导游接机,阿塞拜疆地接社热情地迎接我们巴林转机而来的首发团。</p> <p class="ql-block">巴库国际机场外观。</p> <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Azerbaijan</p><p class="ql-block">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外高加索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东部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隔海相望,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其西南部的纳希切万隔亚美尼亚与本土不相毗连。</p> <p class="ql-block">国名意为“火的国家”,是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p> <p class="ql-block">公元11~13世纪阿塞拜疆族基本形成。11~14世纪突厥人、蒙古人入侵。16~18世纪归属伊朗。18世纪中叶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封建制国家。19世纪遭俄罗斯帝国吞并。</p> <p class="ql-block">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20年成立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36年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p> <p class="ql-block">1991年2月6日改名阿塞拜疆共和国,同年10月18日正式独立。</p> <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政府以发展石油产业为重点,重振国家经济的战略卓有成就。</p> <p class="ql-block">里海油气的成功开发促进了阿塞拜疆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p> <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国旗</p><p class="ql-block">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旗面自上而下由浅蓝,红,绿色三个平行相等的长方形组成。红色部分中间绘有一弯新月和一颗白色八角星。1991年1月25日启用。蓝色是突厥人的传统颜色,红色象征短暂的生命、绿色象征伊斯兰教,星月表现了该国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其中的八角星是高加索地区特有的图案,象征八个不同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国徽</p><p class="ql-block">由国旗的蓝、红、绿三色组成的同心圆构成,中央是一枚八角星,熊熊燃烧的火焰跃然其上,象征自由独立之火在阿塞拜疆大地上点燃。下方饰有金黄的麦穗和翠绿的棉花树叶,象征丰富的自然资源。</p> <p class="ql-block">巴库Baku</p><p class="ql-block">位于阿布谢隆半岛南侧的海湾内,是里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外高加索地区第一大城市和航运、航空和铁路的交通枢纽,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因坐落于巴库油田而被称为“石油城”。</p> <p class="ql-block">巴库是一座历史悠久古城,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名城。在18世纪,巴库为巴库汗国都城。1813年并入沙俄的版图,19世纪70年代开始工业开采石油。</p> <p class="ql-block">1922年成为苏联的一部分,1991年苏联解体后为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p> <p class="ql-block">巴库是著名风城,四季多风,秋季尤甚,夏季干旱少雨,降水集中到秋冬季。</p> <p class="ql-block">F1赛道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随后驱车前往参观【火神庙】【黑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火祠Ateshgah </p><p class="ql-block">波斯语,意思是“火地”,也就是有圣火的地方、祭祀圣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机场附近,离市中心25公里以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巴库地区盛产石油和天然气,很多天然气遇到明火后,就形成了长明火,在古代这些长明火被认为是神迹,当年也就成为了印度教教湿婆派的圣地。 </p> <p class="ql-block">原有的长明火在19世纪因为资源枯竭已经熄灭,如今游客看到的是苏联时期人工重新接入的,所以在火祠院内的地面上,能够看到很明显的天然气管道。 </p> <p class="ql-block">在火祠边上有些房屋,里面有一些当地的文化、历史方面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斯大林时代前的火祠照片。</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三十年代,斯大林以“阶级斗争为纲”,原来的火祠被毁。</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前苏联在印度教信徒资助下,重修了火祠。</p> <p class="ql-block">印度教湿婆的神符。</p> <p class="ql-block">印度教苦行僧塑像。</p> <p class="ql-block">现在,经常有印度教信徒来这里参拜和修行。</p> <p class="ql-block">阿利耶夫文化中心Heydar Aliyev Cultural Center </p><p class="ql-block">一座造型非常独特和别致的建筑,以前总统的名字命名的。</p><p class="ql-block">由世界著名建筑师、伊斯兰裔鬼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在57000多平米的土地上塑造了一个流线型折叠连续的建筑,是现代巴库的象征与地标,也是阿塞拜疆众多建筑之中的一块“皇冠宝石”。</p> <p class="ql-block">该文化中心的建设于2007年启动,至2012年竣工。</p><p class="ql-block">整个设计包括一个博物馆、一个图书馆和一个可容纳1000人的会议中心。</p> <p class="ql-block">无法用某种具象的物体去清楚地描述或比喻眼前这个建筑,带着鲜明哈迪德风格的白色流线型墙体仿佛组成了一幅三维空间扭曲的形态,无棱无角,唯有一个个看起来超越现实存在的光滑曲面环环相连。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建筑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造型,加之哈迪德对玻璃的巧妙利用,虚实间看似明确的界线顿时被打破,犹如真的把人带进幻化相生的平行时空之中,从古都巴库写满沧桑历史的城垣堡垒穿越到未来世界。</p> <p class="ql-block">其设计中没有使用任何一条直线,超级简洁的外观类似于从地面向天空呈波浪状上升,随之又缓慢降回地面,以标志性的流畅线条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并将建筑各空间的功能区有效分割并很好地保留了其各自的私密性,令人叹为观止。这一流线型和实际由地形自然延伸堆叠而出,并盘卷出各个独立功能区域。所有功能区域以及出入口均在单一、连续的建筑物表面,由不同的褶皱堆叠呈现。这种流线的堆叠有机地连接了各个独立功能区,并与此同时,不同的褶皱形状也赋予每个功能区以高度的视觉识别性和空间区隔性。</p> <p class="ql-block">这不仅是对后现代建筑艺术的致敬,也是对永恒循环的描绘,旨在消除建筑物与人之间感知的界限,向任何人开放,无论性别、种族与出身如何,皆可通过分享观念而聚集在一起。</p><p class="ql-block">玻璃幕墙和巨大开窗为文化中心带来稳定的自然光,同时保持中心与景观的呼应。建筑的外形清晰地界定了阅读资料和剧场区。</p><p class="ql-block">文化中心四周则是大片的广场与绿地,绿地上有包括“I LOVE BAKU”标志在内的众多公共艺术装置。</p><p class="ql-block">室内各个空间被系列坡道联系,并形成了一个连续的交通回路。空中通道连接了图书馆和会议中心。背后灰色的建筑是一个会议中心。博物馆的内部设计配上冷色系的一抹色,同时也与外部景观环境相呼应,为参观者提供相对开阔的参观视野。</p> <p class="ql-block">馆藏和陈设展品包括一个有关前总统生平事迹和使用车辆的部分、阿塞拜疆传统文化部分、现代艺术部分、木偶、巴库的建筑微缩模型等。 展馆面积不小,安检级别比较高,门票不便宜但空调给力。由于建筑的造型比较奇怪,所以参观路线设计的就不是很合理了,参观完前总统那个展厅之后要走回头路。 展厅中央还有咖啡厅也提供简餐,纪念品商店无需购票就可以进入。 另外文化中心的卫生间是阿塞拜疆最干净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巴库入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早上,我们驱车去看泥火山。</p> <p class="ql-block">巴库眼。</p> <p class="ql-block">海滨大道。</p> <p class="ql-block">盛产石油的阿塞拜疆随处可见被称为“磕头虫”的采油机。</p> <p class="ql-block">车观里海。</p> <p class="ql-block">到了景区外,大巴不能进,由当地村长组织村民开小车送我们进去。我们的司机是一名彪悍的小伙子,他开着一辆老掉牙的苏制拉达。</p> <p class="ql-block">一路崎岖,小伙司机居然还要开着那辆破拉达与同行的奔驰、三菱飙车,这下颠簸得几乎人、车都快要散架了。</p> <p class="ql-block">终于全身全须的到了泥火山群景点。</p> <p class="ql-block">泥火山</p><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是世界上三大活的泥火山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戈布斯坦附近的泥火山群位于戈布斯坦南面,也被称为为“火焰山”,是世界上同类地质现象中最大的。</p> <p class="ql-block">泥火山口多数时间平静,甚至游人可以把手伸进火山口的冷泥中。</p> <p class="ql-block">但不时就会有火山活动,泥潭中的泥浆表面不断地冒泡,同时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就像大地在沸腾。</p> <p class="ql-block">泥火山冒泡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登上泥火山的团友。</p> <p class="ql-block">返程时,那个小伙司机贱贱滴伸手索要小费。我们深知景区里这些家伙的狡诈,本着“破财消灾、安全第一”的理念,我们给了3刀,这下可就“一马平川”,他把破车开上坦途,飞快地送我们回到起点。</p> <p class="ql-block">再上大巴去戈布斯坦景区。</p> <p class="ql-block">戈布斯坦岩石艺术文化景观</p><p class="ql-block">位于巴库以南60km一个叫Qobustan村庄。</p> <p class="ql-block">先参观戈布斯坦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然后去实地考察。</p> <p class="ql-block">这里汇集了石器时代及其后各个时期古阿塞拜疆人的遗迹――5千至2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的艺术家留下了4000多张岩画,描绘了史前人类、动物战争、宗教舞蹈、斗牛、赛艇、持矛战士、骆驼商队、太阳与星星,全面反映了氏族部落丰富多彩的活动;古老部落的习俗、狩猎场景、舞蹈和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此外这里还有出于公元1世纪某罗马百夫长之手的涂鸦,也是世界已知位置最靠东的拉丁文刻石。</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团友。</p> <p class="ql-block">午餐在里海畔的渔家乐用。</p> <p class="ql-block">主餐是烤里海鳟鱼,味道不错。</p> <p class="ql-block">餐后面向里海,观看觅食的海鸥。</p> <p class="ql-block">然后去巴库老城。城门前是全玻璃外壳的地铁站?</p> <p class="ql-block">巴库老城沙盘。</p> <p class="ql-block">巴库老城Baku Old City </p><p class="ql-block">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城,建在突出的悬崖上,所有的一切都用闪光削平的石头做成,彼此连接精巧之极,无论从哪个地方都辨别不出接缝。</p> <p class="ql-block">如今能看到的格局是12世纪席尔旺沙王朝定都后形成的,一些主要的建筑都是在这之后重建或者修建的,真正具有皇家的豪华和不同寻常的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城内有众多名胜古迹,有着数百年历史镶嵌着阿拉伯文字和突厥纹饰的古董城堡:如11世纪建造的瑟纳克一卡尔清真寺塔,12世纪的克孜一卡拉瑟塔楼,13世纪的巴伊洛夫石堡,15世纪的希尔凡王宫及17世纪的汗王宫殿至今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还有“布哈拉”及“木尔坦”两处商栈,几个古老的清真寺,密集的俄国殖民者带来的巴洛克式建筑、破败甚至是摇摇欲坠的丑陋苏联式筒子楼、妖娆扎眼的超现实主义摩天大楼和无风格可言的农村木板房。</p> <p class="ql-block">实际上巴库老城不同于大多数国内的所谓古镇,这里商业气息平淡而当地居民依然在城内过着看不出任何亮点的生活。很多欧洲国家驻阿塞拜疆的大使馆也都在老城里,建筑都很别致小巧,非常的漂亮。尤其是它保存完好的老城东门,非常的有气势。老城中也有一些古老的建筑,路面也都是石子铺成的。老城内的北面是正门沙马赫门,老城以北有巴库的主干道——独立大街,城南是风光迤逦的里海海滨。</p> <p class="ql-block">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库墙城及城内的希尔梵国王宫殿和少女塔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全世界唯一的一个迷你图片博物馆,收藏各种迷你图书5000多种。</p> <p class="ql-block">林林总总的迷你版图书。</p> <p class="ql-block">《普希金全集》迷你版。</p> <p class="ql-block">希尔凡王宫Shirvanshah Palace</p><p class="ql-block">是12世纪希尔凡王朝定都巴库后修建的宫殿建筑群,其中的建筑包括居住区、穆斯林寺院、矩形皇宫、皇室成员的寝陵等。</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屡次被毁、屡次重建,现在游客看到的主体建筑,都是完成于上世纪末,2000年,这座宫殿和巴库老城一同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11世纪时,希尔凡的首都是舍马哈——不仅是后高加索也是整个近东最大的城市之一。最初这里是希尔凡沙赫的宫殿,但后来出于一系列的政治考虑,希尔凡沙赫哈利卢拉一世将自己的落脚地选在了巴库市。</p> <p class="ql-block">在巴库山丘的顶上准备好了一个平台用于修建宫殿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建有希尔凡宫的这座山丘,其西面和南面的一部分是陡峭的斜坡。在规划修建工程时,需要去掉这个斜坡,为此,往山丘西面的斜坡填充了很多土,并且为支撑住大量的填充土还专门修建了一堵高约6米的支撑墙。这样一来,在宫殿的西面和主要入口前就出现了一座上层宫殿。</p> <p class="ql-block">希尔凡宫用阿普歇伦斯克产的不同大小的平整到会反光的石灰石建成,15世纪阿塞拜疆的工匠非常用心细致地对石头进行打磨,使之呈牛奶白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获得金赭色的色调,技术如此高超而有品位,以至于看不出垒砌的石头缝。</p> <p class="ql-block">除此以外,一排窄石头、一排宽石头角本身就已经垒出了花纹图案。一些石灰石水平铺设,另一些垂直铺设,这铺设上的差异也创造出完全看得见的颜色效果:一些石头看起来亮一点,而另一些则暗一点。</p> <p class="ql-block">建有宫殿的地段和它毗邻的建筑物形成三个位于不同高度层面上的院落。宫殿本身位于第一个层面上。宫殿的主要入口有门楼装饰,设在宫殿的西面。</p> <p class="ql-block">门楼的阶梯通向圆顶的高高的八角形大厅。这个大厅的两道箭形的门洞通向宫殿的东边和南边部分,大厅圆顶下的其余各面分别建有高高的箭形壁龛。</p> <p class="ql-block">两个大的壁龛上开凿了缝状的孔,经过这些孔可以进入宫殿第一层的房间,据研究者推测,这些房间是仆役们的住处。很可能,这些缝状的孔是用来召唤奴仆用的。</p> <p class="ql-block">在宫殿正厅的后面是一个也为八角形的小过厅。由这个厅可以进入宫殿中用于居住的房间(这些房间的面积都不大),以及用于制作东方三面体灯的房间,这个房间通过三个分别由上下两层组成的窗户来采光,以前房间的房顶是箭形的拱顶。</p> <p class="ql-block">宫殿建筑的第一层也开设了窄窄的缝状窗户。希尔凡宫没有进行加固,这些窗户状的射孔根本不足于防御侵袭。而且它们的数量也不多——整个建筑物正面一共才22个,因此它根本就不能将周围的宫殿都纳入射程之内。但这些窄窄的窗孔不可能让人从这里进入宫殿里,因为它太窄,人根本没法钻进去。</p> <p class="ql-block">在宫殿的同一层面上还建有基万汗宫,坐落在宫殿的北面并部分与之相接,基万汗宫是一个不大的方形小院,三面都有拱顶的柱廊围绕。</p> <p class="ql-block">院子的中间是一个圆形建筑物,它的中间部分是一个八角形大厅。无论是大厅还是柱廊都建在一米半厚的巨大底座上。箭形的门孔从外面镶上了门框,其中几个框上还能看到刻在石头上的几何图形和植物图案。</p> <p class="ql-block">正如历史学家们推测的那样,举行会议时希尔凡沙赫自己在中央的圆形建筑物里,而显赫的封建主们则在柱廊里。</p><p class="ql-block">很长时间以来,巴库的居民中都有一种迷信传说,认为圆顶的房间是基万汗宫里的一眼枯井。这眼井具有神奇的魔力,能让断奶的产妇出奶。阿塞拜疆语将之称为“休德-库尤西”,意为“奶井”。因此,基万汗宫,甚至整个希尔凡宫被认为是圣地也就不足为奇了。</p><p class="ql-block">基万汗宫的装修并未完工。柱子的柱顶和底座上,以及圆形建筑物箭形门洞的门框上都能发现一系列未完工的地方。比如,一些柱顶还有需要进行装饰的地方;另一些柱顶上只雕刻了一个轮廓。因此,赋予基万汗宫以特别之美和魅力的是它的主门楼,上面装饰了别具一格的石头地毯花纹雕刻:颜料和彩色釉面砖这里均未采用。</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层面上——比王宫和基万汗宫稍低——是赛义德·阿西亚·巴库维陵墓。建筑的上部是八面拼成圆锥形的幕形顶盖。民间传说认为,赛义德·阿西亚·巴库维陵墓里埋葬的是希尔凡沙赫哈利卢拉的一个宫廷科学家,他从事医学、数学和星相学研究。这座建筑物更多的是以“苦行僧陵墓”而闻名。古代这座陵墓还添建了一座由四根石柱子从内部支撑的圆顶清真寺。1918年的火灾将这座清真寺烧毁了。陵墓建筑物的下面是墓穴。20世纪20年代在对陵墓和古代清真寺遗迹的全面考古过程中,学者们在墓穴中发现了20副不完整的人体骨骼。研究者们认为,陵墓所在的位置的四周曾经是墓地。修建清真寺和挖地基下的地槽时损坏了一些墓葬,而坟墓中的骨头是后来放到陵墓下的墓穴中的。</p> <p class="ql-block">宫殿建筑群的第三个层面坐落着1435年修建的希尔凡沙赫陵墓群。陵墓建筑为圆顶,装饰有浮雕的六角星。通向陵墓的入口要穿过一个箭形拱顶的门楼。门楼上部的石头上刻着花和叶子,下面则用阿拉伯组合花字刻着以下内容的两行铭文:神圣而至高无上的真主安拉说:到那一天,安拉会原谅你们的,因为它是仁慈中最仁慈的。先知说——他们上面是最好的祈福并给他最诚挚的问候:“你们肯定能亲眼看到你们的主。</p> <p class="ql-block">被列入希尔凡宫殿建筑群的还有一座清真寺——一座结构几乎为直角形的建有箭形拱顶门楼的建筑。门楼镶了用石头凿成的宽阔的边,但并未用雕花装饰。清真寺的内部装饰、飞檐和白漆,以及门楼墙上的涂料都是到后来——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完成的,与古时候没有任何关系。在清真寺的塔上,上面部分的环状平台下面有钟乳石的装饰物。比这些装饰物稍低的地方绕清真寺一周刻有浮雕铭文,到了19世纪末,绕着清真寺塔装上了铁栅栏。</p> <p class="ql-block">在建成以后的几百年间,希尔凡宫自然而然地成了许多历史事件的见证者。萨非王朝曾统治过巴库,1578年,巴库又被土耳其人占领,到1723年彼得一世的军队攻占巴库时,宫殿的南面和东面受到破坏。</p><p class="ql-block">19世纪20年代,曾到过巴库的第比利斯国王领事、勋章获得者甘巴指出,“汗的宫殿看起来像一座废墟,里面住着30户贫穷的鞑靼人和波斯人的家庭。”1842年时,喀山大学的教授别列津在进行对近东国家的科学考察时访问了巴库。他在自己的行程日记中是这样记述希尔凡宫的:“这座建筑饱受时间的折磨,而忍受得更多的则是人类的懒惰,人们为了省点力,直接从这儿拿走石头去建糟糕透顶的房子,不知羞耻地破坏着古迹。屋顶已经不复存在,完全消失了:上面一层的墙也大部分都倒塌了,而下面一层则几乎完全被填平了。</p><p class="ql-block">宫殿的这种废墟状态一直持续到19世纪,1857年,它被转交到俄罗斯军事机构手中。军事机构对宫殿进行了部分修缮,并同时对它进行了彻底重建,使宫殿建筑成为了军事装备仓库。这座作为伟大的历史文物的宫殿的重建工作花去了巨额的资金。十月革命后,阿塞拜疆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新政府决定成立一个艺术和古迹文物保护委员会。于是,从1932年开始希尔凡宫开始进行整理修缮工作。</p><p class="ql-block">宫殿的建筑风格是古代穆斯林风格的体现,城里建筑的布局合理实用。整个宫殿很有气势,现在一部分作为博物馆展览,一部分作为清真寺,一部分作为遗址供参观。</p><p class="ql-block">铭文是古兰经中的诗句:神说,——赞扬和祝福他:于是神往家里招来了和平并给他垂青的人指引捷径。行善的人给与善报,并且比这还多:无论灰尘还是耻辱都不能掩盖他们的脸庞,他们将是天堂的居民,他们将永远住在那儿。</p> <p class="ql-block">在圆形建筑物的底座下的岩石上建了一个圆顶的地下室,形状如一个5米深的水井,很可能是用来关押被判有罪的囚犯的。关于这个黑暗的房间直到现在还流传着令人心惊胆寒的故事:在圆形建筑地板的孔上割下人头;被割下的人头就沿着地下管道直接滑到海中;还有一根活动的柱子,柱子下有一个孔,被判有罪的犯人被扔进那里。</p> <p class="ql-block">网红打卡点——阿塞拜疆著名艺术家在一棵老树上绘制的画。</p> <p class="ql-block">老城的供水系统。</p> <p class="ql-block">少女塔Maiden Tower </p><p class="ql-block">坐落在巴库老城中心,它的具体修建年代和修建者至今仍然是一个谜,曾经是12世纪所建的汗王宫殿建筑群的一部分,本来位于老城东南角的里海畔,后来历经修缮和海岸线的变更,如今塔距离里海不到100米。</p> <p class="ql-block">就像太多童话一样,每一个城堡都应该有一个听起来可以自圆其说的故事:某位善良美丽大方贤惠的公主爱上了一个她明知自己父亲不会喜欢却又兼具堂堂相貌和半吊子画家浪漫情怀的穷小子。最后父王下旨建了处女塔而主人公也无奈跳海结束了这一故事。</p> <p class="ql-block">全塔高高29.5米,墙厚4到5米,为8层圆柱状,呈现钥匙孔状,北圆南尖,每层可容纳50余人,每层窗口都有防御设施,可倾泻滚烫的熔铅,或投下燃烧的石油火把,抵杭外敌的进攻。</p> <p class="ql-block">里面的每一层构成一个小型的博物馆,讲述巴库的历史变迁。塔内有一口水井,井水四季清凉甘美,还有一些陶制的管道。塔上可俯瞰巴库城,塔内有动画视频展示了拜火教的原由!此外还有古井或巴库老照片展览等。</p> <p class="ql-block">这里最出名的并不是它的建筑本身,而是它有一个极其先进的供水系统,在1000多年前就有这么先进的供水系统,到现在都是一个未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少女塔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少女塔经受了1304年大地震,当时许多居民住宅都被夷为平地,它却安然无恙。</p> <p class="ql-block">老城中的古罗马浴室遗址。</p> <p class="ql-block">火焰塔FLAME TOWER</p><p class="ql-block">在火祠的旁边,由三座独立的大厦组成,2007年开始建设,是由美国建筑公司HOK事务所设计的,2012年竣工, 耗资3.5亿美元。</p><p class="ql-block">楼体设计成曲线优雅的火焰状, 据说是为了展现巴库历史上对火的崇拜。用蓝色的镜面玻璃做外装饰,晶莹剔透,熠熠生辉,白天周身倒映着蓝天白云,被形象地称为火焰塔,它们是巴库市的标志性建筑,几乎在任何角落都能看到(比较推荐在巴库海岸观赏)。</p> <p class="ql-block">南边的大厦是住宅楼高190米, 39层楼里有130套豪华公寓,它是三座楼里最高的建筑,可俯瞰里海以及跨越巴库市区以外的景色;北边的大厦是一座五星级酒店--火焰塔费尔蒙特巴库酒店,33层楼里有250间客房和61间服务式公寓;而西边的大厦则是一座面积为33114平方米的办公楼。三座大厦的底部是零售空间,2014年兰博基尼在阿塞拜疆首次开设了一个分支,其经销店位于火焰塔的一楼。火焰塔的照明由欧司朗子公司设计和提供技术, 夜晚,三个火焰塔的外观变成了巨大的显示屏,使用超过10000大功率LED灯具把火焰塔装饰的富丽堂皇,美丽动人。</p> <p class="ql-block">巴库海滨大道</p><p class="ql-block">海滨大道从国旗广场一直到巴库港,约6公里长,沿途有著名的商业和娱乐中心、巴库眼、迷你威尼斯、阿塞拜疆地毯博物馆、巴库水晶宫,辉映着巴库城市之美。</p> <p class="ql-block">漫步人气景点“巴库大道”,沿着美丽的海滨,细数不断变化的城市美景,数小时悄然而逝,实属愉悦。游玩巴库大道的方式有多种,乘坐巴库眼摩天轮,从高处远眺;跳上贡多拉船,在小威尼斯运河上荡漾;进行游船观光之旅,感受巴库湾的异国风情。巴库大道上现代餐厅提供的当地美食和民族音乐,经典的阿塞拜疆茶馆是放松首选。</p> <p class="ql-block">总统夫人戒指造型的商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喷泉广场Fountains Square </p><p class="ql-block">位于独立大街和阿塞拜疆大街十字路口的东侧,老城的东北角城外。</p> <p class="ql-block">喷泉广场的绿化是外高加索三国首都广场中最好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中心是Nizami Gəncəvi雕像及台阶式大喷泉池,广场的周边有很多经典和当地著名的建筑,如:巴库老城最大的北大门Shamakhy门、阿塞拜疆科学院和阿塞拜疆文学博物馆等,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影剧院、商店和餐馆。亚美尼亚教堂,即位于喷泉广场近旁。</p> <p class="ql-block">国家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是阿塞拜疆全国较大的博物馆,主要陈列品有:阿塞拜疆通史展,时间涵盖了从史前到1921年阿塞拜疆并入苏联。国家历史博物馆的所在地是阿塞拜疆石油巨富,大慈善家Zeynalabdin Tağıyev的府宅。博物馆呢还有这位巨富的生平和部分住所复原展览。</p><p class="ql-block">未能去参观,留一点介绍。</p> <p class="ql-block">国家地毯博物馆National Carpet Museum </p><p class="ql-block">在热闹漂亮的海滨公园,它不但有一个特别聪明的卷地毯设计,建筑物本身也充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毯和挂毯。每个地区的料子和地毯的历史十分动人和精妙的展示在博物馆里。建筑物本身看上去就像一张滚动的地毯。与众不同、令人惊叹的建筑设计的像一个卷起的地毯,外表采用传统的银色和松软的金棕色,里面采用完全的白色来展示三层弧形墙面上悬挂的多彩地毯,建筑物和地毯本身都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殉教者的小路</p><p class="ql-block">又名“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前苏联解体末期在巴库发生的骚乱中和与亚美尼亚战争中牺牲的人们而建的。</p><p class="ql-block">未能去参观,摘一些资料。</p> <p class="ql-block">晚餐是阿塞拜疆特色餐——皇帝手抓饭。</p> <p class="ql-block">很有土耳其卡帕多奇亚风格——洞穴餐厅,土耳其灯饰,甜得发腻的饮料,土耳其卷饼。</p> <p class="ql-block">前菜——烤羊肉。</p> <p class="ql-block">皇帝手抓饭。</p> <p class="ql-block">烤鸡腿。</p> <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木卡姆——世遗——演奏助兴。</p> <p class="ql-block">用餐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