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你我都曾拥有

Mr.song

<p class="ql-block">  又到一年儿童节,载歌载舞尽欢颜。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妙的阶段,也是一段充满好奇与探索的时光。孩童就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亦或是一颗垂涎欲滴的果子,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滋润关爱下向阳而开。</p><p class="ql-block"> 长在红旗下,生在新时代的孩子们无疑是幸福的、快乐的、多彩的,尤其每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到处都是五彩缤纷盛况空前。小学幼儿园里,老师们在五一假期后便忙碌起来,精心策划、认真排练、全面筹备,事无巨细加班加点,力争把孩子们最靓丽最自信的一面展示出来。</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我女儿在东幼的最后一个六一了,小小的她格外珍惜演出机会,每天也非常卖力地排练,一连参加了两个舞蹈。在以“民族团结一家亲,童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下,在三位主持人字正腔圆的介绍下,在街道领导和园长慷慨激昂的感召下,在孩子们活泼可爱的各类舞蹈情景剧中,老师们也盛装出席载歌载舞,整场活动井然有序气氛热烈。当欢迎来到九零年代的歌声飘过,小朋友们俏皮复古的妆扮出场,不禁勾起了我幸福而又酸涩的童年回忆。</p><p class="ql-block"> 坐在观众席,静静欣赏着孩子们表演,耳旁鼓声阵阵欢歌笑语,但心里却五味杂陈思绪万千。 猛想起袁枚《所见》 里写到:“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诗中的牧童,他的好奇心被树上的蝉鸣声所吸引,那“意欲捕鸣蝉”的冲动,不正是每个孩子内心深处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吗?当牧童“忽然闭口立”,我们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的专注与期待。这一刻,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牧童,而是一个小小的探险家,全神贯注地等待着捕捉那只鸣蝉的最佳时机。那捕蝉的动作,似乎一下子把我们带入到童年记忆的最深处,如同那个骑黄牛的牧童,永远童心未泯。</p><p class="ql-block"> 在时光的长河中,每一代人的童年都承载着各自独特的色彩与记忆。当我们80后的童年与当下孩子们的生活碰撞,不难发现,虽然物质条件、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幸福感的源泉却各有千秋。 </p><p class="ql-block"> 我们80后的童年,餐桌上的食物相对简单而质朴。那时,一块糖果、一包干脆面、一碗五分钱的色素糖精水就能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美味佳肴,逢年过节的一顿丰盛饭菜足以让全家欢欣鼓舞。这种简单中的快乐,是一种纯粹而直接的幸福感。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食品选择极其丰富的时代,进口零食、有机食品触手可及,但过多的选择有时也带来了选择困难,减少了食物带来的纯粹喜悦感。</p><p class="ql-block"> 我们80后的童年,衣服更多是实用为主,样式虽不及现在丰富,但一件新衣裳足以让孩子兴奋许久,尤其是过年和六一儿童节时的新衣,不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是情感的寄托。而今,孩子们的服装琳琅满目,个性化、品牌化成为主流,每个孩子都能通过衣着表达自我。然而,在追求时尚与个性的同时,也可能面临着消费主义的压力,少了些衣物背后的情感故事和珍惜之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80后的童年,电子游戏尚处初级阶段,更多的是户外活动:跳皮筋、滚铁环、捉迷藏、打木猴、跑四方、斗鸡、架飞机打仗……这些简单的游戏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对自然的亲近感。相比之下,现代孩子的娱乐方式被电子设备占据,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虚拟世界为他们打开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虽然数字娱乐带来了知识获取的便利和刺激的体验,但也可能减少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户外活动,影响身心健康。</p><p class="ql-block"> 想着想着,十六个大型节目,历时两个半小时结束。天公也作美,不冷不热刚好很舒服地看完。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欢乐无时不在。演出完回到教室,老师为孩子们的辛苦付出表示赞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让孩子从小知道坚持的意义。园里也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的礼物,好吃好喝好玩的应有尽有,孩子们脸上乐开了花。我们当家长的打心眼里感谢老师们无私的奉献。</p><p class="ql-block"> 每一代人的童年都是独一无二的时代印记,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定义着幸福。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如何感知和珍惜所拥有的。无论是我们80后的纯真年代,还是当下的多彩世界,幸福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满足和平静。</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愿,从童年过来的我们,永远记住童年的追求不遗余力勇往直前。正在童年的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怀着感恩的心披荆斩棘一路奋发。</p><p class="ql-block"> 祝愿你我,六一儿童节快乐,因为我们都曾经拥有过。</p>

童年

孩子

儿童节

六一

牧童

幸福

我们

珍惜

老师

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