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嘎达梅林

<p class="ql-block">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悠悠夏日,少不经事的我们,《童年》的前奏一响,儿时那些明朗的日子似乎蓦然就回来了。歌词后有几条高赞评论是这样写的:多希望有一天突然惊醒,发现自己是在初中课堂上睡着了,现在的一切都是一场梦。你告诉同桌你的梦,同桌骂你白痴,让你好好听课。你看着窗外的球场,一切都那么熟悉,一切还充满希望。记得小时候到威州大桥旁的供销社买的米花糖,先捏碎,然后吃,剩下的一点全倒在手上,左右手倒来倒去把多余米花糖倒腾在一起,差不多了就一把扣在嘴里,再把手舔干净。”是呀,有时候当“大人”太久了,多盼着能再回到少不经事的懵懂青春期,回到那个自由自在做自己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那年,我们五岁。那时还不知道什么叫“996”,更不懂什么“KPI”,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几篇叶子一锅清水,和点泥巴就能玩一个下午。那时也没有什么“恐婚”的概念,孩子们都向往着长大成人,那时孩子眼里最浪漫的事情,可能就是和邻居家的小孩结婚吧。角色扮演,是五岁的孩子们最爱的游戏,女生扮演“妈妈”,男生扮演“爸爸”,乐此不疲,都是半大的孩子,学得倒是有模有样。五岁,对这个世界开始有一定的认知,看到了成人世界里的“爸爸”“妈妈”角色在家庭的绝对话语权,仰慕成人在孩童世界的权威,不必为生活东奔西走,也不用受了委屈把泪水往肚子里咽。想哭的时候小嘴一张,泪水说来就来,想笑的时候便哈哈大笑,多好的年纪。五岁儿童的最大苦恼就是:“怎么才能快点长大呀?”对五岁的我们来讲,长大,是一件多么遥远的事情呀!当我们走了老远的路,见过许多的人,有时回头看看当年那个少不经事的自己,三十年,仿佛弹指一瞬间。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被时间推着往前走,小学、初中、大学、工作……就这样,我们一天天长大。</p> <p class="ql-block">和朋友感慨说,“细想想,我们不管是以五岁还是以二十五岁,四十五岁的状态过完这一辈子,实质性的变化到底是什么呢?”朋友打趣说:“老去的身体,枯萎的灵魂。”是呀,那些暑假在茂汶外婆家轻摇蒲扇送来的阵阵微凉下沉沉睡去的夏日夜晚,那些在故乡汶川和小伙伴们拌了嘴说着“我再也不要和他玩了”然后立马握手言和的童年,再也回不来了吧。</p> <p class="ql-block">一到夏天,就想把侯孝贤导演的《冬冬的假期》翻出来再看一遍。童年,似乎就是永远阳光灿烂的午后。每天有一群准时出现在窗前约着一起出门的小伙伴,穿着花裙裙的跟屁虫小妹坐在哥哥的自行车后座上,经过村口围坐纳凉的老人家,再经过无边的金黄稻田……小男孩子脱光了衣服人手一个轮胎,在小溪里一泡就是一个下午,直到母亲拿着长棍往家里撵才依依不舍的上岸回家。现在想想,对当时乡村城镇长大的孩子来讲,童年生活里出现频次最高的好像就是每个村里和小镇上都有的一个人们敬而远之的“疯子”,田地里头拉网捕鸟的“坏老头”,以及专门在外面捉爱哭的小孩的“坏叔叔”。</p> <p class="ql-block">谁还不是被“吓”大的呢,但真正长大以后,真正让人畏惧的存在,大概要比童年时候大人塑造的坏人角色可怕得太多。三十年,乡村的变化太大,家家户户都起了高楼,五岁时一起疯玩的童年伙伴也都长大成人。时间无言,有人继续读书去看外面的世界,有人中途辍学如今已为人父人母,有人早早创业做起了自己的小老板……回首儿时,一切好像还是昨天。“我们就一天天长大,也开始憧憬和变化,曾以为自己多伟大,写了诗不敢递给她。”是啊,就像歌词里写的,童年消逝,少年渐渐长大,随着成长一点点走丢的,似乎还有我们的勇气。五岁的时候,无知无畏充满想象的年纪,觉得世界都是自己的。渐渐长大的过程中,过去的岁月,人们听到最多的声音可能就是:你是大人了,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了。然而在今天,越来越多的声音告诉我们,不管你几岁,何必做大人呢?你只用开开心心的做你自己就好!</p> <p class="ql-block">岁月永远年轻,孩子慢慢长大,你会发现,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童年远去,我们长大,被冠以“成年”之名的人们,也不过是被时间推着开启人生一个个新阶段的“大孩子”罢了。当年轻人开始在各式各样的游乐场所排起了长队,要一份快餐店里的儿童套餐就为了得到可爱的公仔赠品,儿时集邮的爱好到如今变成了集奥特曼小卡片……越长大,人们越渴望向童心的回归。正如最近引起很多人共鸣的一段话所说:“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好,那该有的情商,傻里傻气的直来直往,喜怒哀乐全在一张脸上,这心无城府的简单,时常让我觉得自己都对不起吃的五谷杂粮。虽然不太聪明,但很多的人情世故我都明白,性格不是不治之症,不想奢望太多,惜我者我惜之,弃我者我弃之。”</p> <p class="ql-block">比起步履不停的去追逐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童心未泯的“大朋友”们不过是希望在做一次“小孩”的任性里,寻找一种与生活和解的自洽方式,感受隐藏在生活里的简单的快乐。他人眼中的“幼稚”,或许正是看透了世事的人们与世界和解的方式。不管几岁,能够不为外界所扰,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所爱,保持这样心态的人,不会变老。“90后”的老演员游本昌,前段时间凭借在电视剧《繁花》中的出色表现再次走进大众视野,获得了众多年轻观众的喜爱。后来在一次颁奖典礼上,获得“终生成就艺术家”的老爷子在发言时眼泛泪光感慨道,“对我来说这个荣誉将是我的一面镜子面对它,我要自问,终身成就我够了吗?我做到了吗?我尽责了吗?还有什么不够的?我这一辈子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p> <p class="ql-block">从跑龙套到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再到五十岁后凭借一部电视剧《济公》火遍大江南北,到如今九十高龄依旧受到年轻人爱戴的老顽童,一言、一行、一辈子,他的坚守,让人们看到了热爱的力量。塞缪尔·厄尔曼说,“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容貌和体魄。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中一股勃勃的朝气。”我想,无数像游本昌老师一样的可爱的艺术家们之所以能够在自己的领域持续发光,靠的大概就是这样一股“年轻的朝气”。</p> <p class="ql-block">不管是五岁也好,五十岁也罢,正如游本昌老爷子所说:“我愿意跟所有的、比我年轻的朋友,我们一起努力,向前!”自在地掌握自己的节奏,拥抱生活和热爱,纯真的本心背后,恰是童心未泯的人们成熟的人格魅力。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里成为大人。“六一”来了,希望所有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都能放下焦虑,开心地做一天“小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