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上春山</p><p class="ql-block"> 午后,我们驱车前往下一个采风点:徐公庙。</p><p class="ql-block"> 徐公庙修建在麟厚紫云岩的半山崖上,据说此山瀑布成群,风景秀丽,实际上我们是去登山。</p><p class="ql-block"> 经过种满烟叶的田畴,我们在山麓停车。文友们一走进这条翠绿的小路,就惊喜地发现绿丛中镶嵌着一颗颗红色的“小玛瑙”,大家瞬间被吸引,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野草莓、野草莓”,有人伸手采摘、有人拿起手机摄下这开心激动的时刻,尝一尝这酸酸甜甜的滋味,不管多少年纪,不论男女,每个人都仿佛回到了快乐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山口一座小水电站旁边,一位老者在迎接我们,他热情地给我们每个人递上一瓶水,说:“欢迎来徐公庙,我叫卓明,通往徐公庙的路是我修的。”谢并接过水,和他一起走,我们一路聊了起来。卓明说,他是尤溪管前人,早年来麟厚务工,后来在这里结婚生子。有一回在山中遇到一群来徐公庙取香火的尤溪人,才知道这徐公祖殿里供奉的徐公是尤溪管前人,与他竟是同乡。相传,徐公是宋时尤溪县管前镇管前丹山人,只身来到小陶镇麟厚放养鸭母为生,拜高人为师,练得戳岩成泉,刻木成鸭等法术,驻修于紫云岩,徐公为人忠厚,助人为乐,深得村民爱戴,后来,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后,周边民众都会到紫云殿烧香点烛,祭拜徐公。</p><p class="ql-block"> 徐公的传说深深感动了卓明。看到通往徐公庙的山路不好走,有的地方狭窄荆棘、年久失修,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塌方,特别是过河没有桥,他开始自愿义务修路。现在我们走的山路,有的是锄头挖出的土路,有的铺上了石头台阶,临山涧较危险的地段还安装了护栏,跨河架了桥,我问他修路的资金从哪来?他说大部分是信众捐给徐公庙的香火钱,也有乡亲们的捐款,这条路前前后后修了8年,现在很好走,来徐公庙的人也多了起来。听了卓明的介绍,我们对他这种愚公精神油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一路向上攀登,山中茂林修竹,嘉树奇花,新芽鲜嫩,浓荫滴翠。一条山泉在山谷中蜿蜒,溪中怪石嶙峋层叠,洁白的泉水忽尔在平坦的沙石上涓涓流淌,忽尔在乱石缝中急流奔泻,忽尔集体跳崖形成了飞珠溅玉的瀑布。泉水就像一位音乐天才,以不同的姿态在各种乐器上奏出不同的乐音,让大山永不寂寞,一路上遇见形态各异的瀑布,令文友们惊喜不断。</p> <p class="ql-block"> 卓明在此守庙护路多年,对山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非常熟悉,他虽然跛了脚,年纪也已七十多,却走得又稳又快,不时指引我们停下来观赏奇石趣景,有望月的石猴,有深思的思想家,有生死相依的树抱石,有合抱成团的十二生肖树。走在山中,如同进入一个巨大的森林氧吧,满眼绿树翠蔓让人心醉,耳边的风送来山泉的奏乐,伴着鸟儿的欢歌,大家说说笑笑,忘却尘嚣。我们在一块巨石旁边逗留戏水,又登上巨石平台,峡谷的风吹起衣袂飘飘,有人摆出操剑起舞或合掌打坐的姿式拍照,永龙指着巨石对卓明说:“给这石取个名就叫‘聚仙台’吧!”真是妙哉,此岩平台可容十余人围坐,若约上三五好友,可在此品茗、对弈,也可捧一卷诗书与山风共阅,或吹一曲竹笛与山鸟和鸣,岂不是和神仙一般快逸!</p><p class="ql-block"> 而此山最为令人叹为观止的莫过于两侧山崖遥遥对峙的徐公庙和一线天、燕子洞等景观。</p><p class="ql-block"> 我们顺着石阶登上了建在悬崖峭壁上的紫云殿徐公庙。路口有一石碑刻着《紫云殿志》,碑文记载:紫云殿由元代迁居麟厚的冯氏族祖先捐资创建,香火鼎盛数百年,后年久失修,1995年秋,由冯氏合族捐资重修,香炉复热。紫云殿依崖而建,面积仅有13平方米,榫卯木结构屋架,双檐歇山顶,檐角微翘,殿内神龛上,敬奉徐公神像一尊,神龛两旁有一副对联“德垂雨露遍天下,泽随流水到人间”。殿前一个方形的大窗,外置一香炉,香烟袅袅,站在窗前眺望,莽莽苍苍的山林焕发着春天特有的新绿,浅黄色的椎子花、粉红色的杜鹃花点缀其中,顺着来时的路回望,是逶迤连绵的青山,再远处是麟厚绿色的田野和村庄。</p><p class="ql-block"> 正对面的山腰上有一处峭壁巉岩尤其醒目,卓明说那是非常有特点的“岩石窝”,有一线天,燕子洞、牛栏间……一定要去看看。于是我们又向对面的山崖攀登。两大巨岩林立形成的夹角恰容一人通过,这“一线天”虽仅有几米长,但特征明显,石壁上青苔密布,山风穿堂而来。继续蜿蜒向上攀登,一面是峭壁,一面是悬崖,石阶铺满红叶,坡陡路滑,幸好卓明在悬崖侧安装了不锈钢护栏,让我们在攀登时有了安全的倚靠。同行的年轻文友懿欢,虽然因为少年时受了伤,腰腿不便,但她在伴侣的协助下,与我们一路同行,登上了这陡峭的山崖,实属意志坚强,令我由衷为她点赞。登至一平台,一棵盛开的杜鹃花热情地迎接我们,这个平台上卓明还装了遮阳棚,摆了桌凳供游人休憩。经过杜鹃花往前走,眼前的景象不禁让我们惊叹:怪岩相叠,形成天然的燕子洞,穿过洞口,外面的风景更是“别有洞天”:对面的山峰重岩叠嶂,险峻的峭壁间露出飞檐翘角,徐公庙紫云殿悬在半空,岩壁上杂树峥嵘,山花烂漫,凭栏远眺,心旷神怡。正当我们沉醉之时,卓明叫我们回望岩洞,让我们看看眼前的石头像什么?大家仔细端详,终于发现了岩石的秘密——一个酷似正在思考着的思想者头像侧脸,正在我们面前沉思呢!</p><p class="ql-block"> 两个多小时的登山之行让我们沉浸在绿水青山之中,身心灵得到一次酣畅淋漓的放松。下山路上,我和文友们纷纷感叹:这山真美!我们永安好山好水好风光,森林资源丰富,不必远行,家乡的山水里就藏着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 下一次,约上好友,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