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游长汀

夕曦秋韵

<p class="ql-block">  长汀古称汀州,地处福建的西部,与广东、江西接壤,是闽、粤、赣三省边陲要冲。</p><p class="ql-block"> 长汀历史悠久,早在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设置汀州。从唐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间,汀州一直是历朝历代州、郡、路、府的治所,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不计其数的珍贵文物,是久负盛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  长汀历史久远,文化厚重,是客家人的发祥地和集散地。</p><p class="ql-block"> 长汀山水秀美,古跡多多。入夜,在彩灯的映衬下,更显得多彩多姿!</p><p class="ql-block"> 首站,夜游卧龙书院。卧龙书院始建于南宋绍定年间,因背靠卧龙山而得名。现在的卧龙书院是2015年启动重建的,建筑面积67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有藏书阁、讲坛、文昌阁、求真馆和龙学馆五栋建筑,有西溪活水环绕其间,配于亭台、连廊,园林式景观,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后方小院有个天井,上圆下方,彰显古人对天圆地方的认识理论。</p> <p class="ql-block">  夜游灯火通明、一间接着一间的店头街。各种商品、土特产品、不知名的山货、小吃店、特色小食应有尽有。这里最适合夜生活的年轻一族。</p> <p class="ql-block">  夜游长汀古城楼,登上城楼最高处,远眺围绕汀江上不断变換的五光十色彩灯带,美极了!</p> <p class="ql-block">  长汀古城楼,上书“济川门”。</p> <p class="ql-block">  古城楼下的汀江,这段的汀江非常独特,水流从北向南流。据城门闲坐的老者介绍,现在汀江水深约2—3米,碧波荡漾,水流湍急,很少涨大水!</p><p class="ql-block"> 我在赣州时,看到赣州古城下的贡江不但江面宽阔,而且也水流湍急,就连长期在此游泳好手也很难冲浪向上,听他们说,这条江水深在5——7米之间,真是一江好水啊!……</p> <p class="ql-block">  沿汀江两岸建设的小公园行走,细雨蒙蒙,空气清新!</p> <p class="ql-block">  长汀被称为“红色小上海”是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毛主席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指导下,依托汀州古城深厚的经济底蕴,开展苏区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p> <p class="ql-block">  1934年9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零公里处——中复村(钟屋村)。</p> <p class="ql-block">  大夫第是古代中国高级官吏修建的府邸,一般是文职官员的私宅,即从五品“奉直大夫”以上的官员的宅第。大夫第如同“进士第”、“翰林第”一样,都是一种身份标榜,一个家族显赫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客家人不仅重视耕读传家,也十分重视工匠技艺的传承,认为人生在世、若习得一技在手,“精一行衣食无忧”,对养家糊口,乃终身受益,因此,如木工、泥水工(建筑)打铁工、裁缝师、理发师,多有师带徒传受技艺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长汀客家八喜楼是一座四层“四合院”建筑,实际是一座民俗博物馆,展示汀州人家八喜内容和传统习俗、礼仪传承,反映客家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八喜,是代表客家人在生产生活中主要的八种喜事:首先是金榜之喜,这是客家人耕读传家、崇尚文化求取功名之故,接着是花烛之喜、添丁之喜、成人之喜、立灶之喜、乔迁之喜、寿诞之喜、丰收之喜。</p> <p class="ql-block">  至此,走马观花式的赣州、汀州行将结朿,虽遇雨天、走走停停,然而我仍对这两座古城景观有特别印象,古跡很多,环境优美,注重利用,管理有序。特别感谢景区景点对老年人实行免门票规定,感谢景点工作人员优质的服务态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