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禅师南箫禅乐分享会

冷月秋光

<p class="ql-block">五月的姑苏,阳光正好。5月26日下午,在彤日文化书院的“四和课室”迎来一场中国传统乐器的音乐盛宴,因有缘人的诚恳邀请,一音禅师将在这里演绎一场《一音禅师南箫禅乐公益分享会》,让姑苏的观众能现场聆听禅音妙乐。</p> <p class="ql-block">与会者不仅能够欣赏到中国传统乐器演绎的美妙的音乐,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独特的音乐演绎形式,让观众感受到视觉与听觉相融合的美妙享受。</p> <p class="ql-block">期盼已久的禅乐分享会开启……</p> <p class="ql-block">禅乐会在一音禅师磁石般摄心的唱诵声,和古琴演奏家杨春薇老师悠扬、深邃、能带给心灵慰藉的古琴声中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一音禅师为当代佛教界屈指可数的集诗、书、画、印、乐五艺于一身的禅师。禅师擅长南箫,在演奏中即兴创作演绎,曲风清宁空灵,宛如山间清泉流淌,给人以宁静与舒适之感。</p> <p class="ql-block">杨春薇老师系古琴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一音禅师和杨春薇老师的合奏堪称珠联璧合。</p> <p class="ql-block">观众们被这超凡脱俗的禅乐深深的吸引并感动,有的观众闭目聆听,仿佛与音乐产生了共鸣,在琴声中寻找宁静,抚慰心灵的波动。</p> <p class="ql-block">一音禅师的南箫和程铭老师的唐阮合奏堪称完美,南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旋律优美而动人,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而在合奏中,南箫又能与其他乐器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美妙的音乐氛围。</p> <p class="ql-block">唐阮是中国传统的拨弦乐器,有着悠扬的音色,可以演奏出各种情绪和氛围,“非琴不是筝,初闻满座惊。”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阮这种乐器音色的描写。身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的程铭老师,在唐阮的演奏中,充满了情感的表达,充满了诗意和咏史感,让人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陶醉的观众……</p> <p class="ql-block">琴箫合奏,自古便是文人墨客所钟爱的艺术形式,宋洋老师的古琴与一音禅师的南箫合奏,别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琴声如涓涓细流,箫声如缕缕清风,二者相互交织,相互辉映,共同演绎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琴箫合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天地人和的和谐之美,也可以领略到那种超越时空的悠远意境。</p> <p class="ql-block">中阮演奏时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是多样的,程圣轩老师的一曲《火把节之夜》其欢快的节奏,以及深情的音乐表达将会场气氛推向欢乐的高潮,通过其旋律和节奏,描绘了彝族火把节的热闹气氛和欢乐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首曲子通过慢板主题的轻柔奏出,展现了彝族风味的舒展柔美,同时也通过欢快明朗的旋律,展现了人们手擎火把载歌载舞的情景,及浓郁的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最激动人心的是:杨春薇老师的古琴独奏《幽兰》!古琴曲《幽兰》是一首充满历史底蕴和艺术魅力的音乐作品,它以深邃的意境、独特的演奏技巧和优美的旋律,成为古琴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杨春薇老师以高超的演奏技巧使得音乐更加丰富、立体,为听众带来了更加深刻的听觉体验。在杨春薇老师的演绎中,听众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传统人文情怀中“不遇时”的悲壮和“理想境界”的追求,仿佛置身于一种淡雅而深远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时间飞快,已到夕阳西下,禅乐会也将接近尾声,最后的节目是:一音禅师领衔众位老师合奏《六字真言》。</p> <p class="ql-block">一音禅师的南箫的旋律优美而动人,并展现出其独特的韵味和个性,宋洋老师的古琴、程铭老师、程圣轩老师的中阮合奏,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美妙的音乐氛围。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所有观众深情合唱《六字真言》。</p> <p class="ql-block">《一音禅师禅乐公益分享会》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在一音禅师和老师们的倾心、无私的付出下,功德圆满!</p> <p class="ql-block">禅乐分享会圆满的落下了帷幕,与会者带着感恩和恭敬心,依依不舍的离开会场,并期待下次有缘再聚苏城,领略中国传统乐器赐予我们的古韵今风,和那份清宁。</p> <p class="ql-block">感恩一音禅师慈悲加持!感恩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p> <p class="ql-block">感恩一切善缘的支援和护持!</p> <p class="ql-block">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