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湾

落花时节

<p class="ql-block">应友人之邀去渔湾游玩。渔湾风景区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云台乡和国营南云台林场境内,坐落在南云台山招崖山麓,海拔约300米。</p><p class="ql-block">上次去渔湾大约六,七年前。当时感觉渔湾就是两山相对的大山涧而已,既然是山涧为什么名曰渔湾。顾名思义,渔就和渔民有了关系。早在几百多年前,渔湾曾是个渔村码头,后来海水东退,山下才逐渐变为良田。</p><p class="ql-block">很庆幸我们生在了当下,有幸能看到这天然自成的美景。不然只能如几百年前的先人们,停在这风平浪静的海湾,捕鱼而歌。</p><p class="ql-block">说话间,车子就到了地下停车库。记得之前来的时候是没有地下停车库的。从地下车库电梯出来,居然是在渔湾住宿的酒店大厅内。透过酒店大厅落地玻璃朝外望去,眼前赫然出现一座渔湾欢乐城。</p><p class="ql-block">赶紧去查了资料,原来渔湾欢乐城是在2023年4月建成并开始使用的。渔湾欢乐城总建筑面积79500平方米,8栋仿古建筑,是集餐饮、住宿、休闲、表演、娱乐、购物于一体的一站式大型综合文旅度假景区,把人文景观与自然美景完美相融合,夜晚亮灯后,尽显宋风雅韵的古风美景,美轮美奂!</p><p class="ql-block">在欢乐城里走了一圈,印象深刻的是电子海洋馆,进入后的感觉完全是置身于真正的海底世界。头顶,脚下,左右全是游来游去的各种各样的鱼儿。特别是脚下的镜面倒映头顶上的鱼群,让人沉迷又感觉新奇。直到走出海洋馆还在慨叹科技之神奇!</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去的是白天,如若在这里酒店留宿一晚,便能看到国家非遗打铁花的表演了。</p><p class="ql-block">夜幕垂下,铁树银花倾泻而下,无数零星滚烫的铁花将河岸笼罩,像是宇宙星河洒落人间,仿若仙境。</p><p class="ql-block">打铁花,是我国古代工匠在生产器具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一种烟花艺术。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打花匠人将千余度的铁水击向夜空,四散的铁花仿若宇宙星系。让人震撼!</p><p class="ql-block">在欢乐城逛了一圈后,开始进入渔湾的风景区了。</p><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龙腾海啸广场,建于2005年。广场中间的神鱼化龙雕塑喷泉让人眼前一亮,金光闪闪,威武异常。是全国最大的铜质龙首雕塑,有“天下第一龙首”美誉。这座高达8.2米的铜制雕塑,其龙首高度达到3.5米,不仅因其规模宏大而著称,还因其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传说而备受瞩目。渔湾的龙,象征着鲤鱼跃龙门,寓意着登科及第、飞黄腾达。在中国文化中,鱼化龙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于成功、进步和实现个人抱负的向往和追求。</p><p class="ql-block">关于神鱼化龙还有一个传说。古代有本书叫《长安谣》,书中记载了“东海大鱼化为龙”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古时候的渔湾瀑布比现在大得多,水也比现在凉得多,相传,这里的水是从天上的银河流下来的,能治百病,神奇极了。</p><p class="ql-block">一日,玉皇大帝宣布,四海之鱼能至瀑布下者可以成龙,于是,众鱼拥至,但是瀑布的底部到溪口处有千米的距离,百米的落差,最强壮的鱼也只上行十几米便败下阵来。于是化龙之事可望而不可及了。当时在东海中住着的一位老鱼和它的三个儿子,因平日忠厚老实,常常受到邻里的轻视和白眼。它们也听说了玉皇的话,于是一家子开始商量准备也去闯溪口。这件事很快被别的鱼知道了,大家都嘲笑它们是痴心妄想。这天,老鱼带着三个儿子果真来到了溪口,勇敢地向瀑布的方向发起冲击。历尽艰辛,眼看就快到瀑布下了,老鱼的大儿子却再也撑不下去了,它对老鱼说:“父亲啊,我再也坚持不住,我还是回到大海里去吧!”说完便挥泪退去。</p><p class="ql-block">老鱼和它的另外两个儿子坚持着,坚持着……终于,它们游到了瀑布的下面,为了不让急流把它们冲走,他们各自挖了个深潭,又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痛苦煎熬,它们终于都化为了龙,从此,它们为周边的百姓祈福,使得渔湾周边风调雨顺,百姓过上了平安幸福的日子。人们把这里的三个水潭分别叫做老龙潭、二龙潭、三龙潭。据说,直到现在,每当山中起雾之时还有人能看到龙从潭中探出头来。</p><p class="ql-block">老鱼的大儿子后来变成了人形,世代居住在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走过神鱼化龙的雕像,向前顺着道路大约五,六分钟便到了景区检票口。在检票口的右边,是一条长方形的水潭。水潭里放养着黄色,金色和白色带黑斑的鲤鱼。鱼身长约一尺左右。这种鲤鱼前鱼鳍好似裙边一样,游动时随水波前后摆动,煞是好看!潭水水波随鱼的前行,向两边漾开。颇有鱼龙潜跃水成文的模样。听一旁的游人说这就是“龙鱼”,跳龙门一跃成龙的神鱼。</p><p class="ql-block">水潭边新扩建了观景长廊。游客可以在长廊上边走边欣赏碧绿的潭水,还有对面的形态各异绿树杂生的悬崖峭壁,以及峭壁上瀑长7米的珍珠瀑。</p><p class="ql-block">珍珠瀑位于曲水溪的尽头。细细看去,珍珠瀑和潭水并不是连在一起。潭水和珍珠瀑之间被一个由大小不一的乱石组成的平台隔开,珍珠瀑下方竖直立着一块表面凹凸不平的三角状岩石,岩石前方又横卧出一块大小相仿好似刀削过也是三角形的石块。</p><p class="ql-block">珍珠瀑所在的山崖呈半椭圆形,和珍珠瀑紧连呈波浪式向上延伸开来。整个山崖的岩石层层叠叠,或突出或凹陷,或像刀劈开的平面,形态各异。没有绿树覆盖的岩石表面颜色或深、或浅、或有绿色青苔覆盖。</p><p class="ql-block">珍珠瀑位于整个椭圆形山崖的前方。瀑布是从一块顶部平直的山崖流出。瀑布流下经过的峭壁上,有红色的珍珠瀑字样。水量不充足的时候,瀑布流下时像断了线的珍珠晶莹剔透,因此得名。当地人戏称为尿尿泉。遇上了大雨时节,飞瀑居然可达十丈高。因为水流大小的缘故,珍珠瀑忽而似温婉的小姑娘,忽而似一个暴躁的汉子。变化多端…</p><p class="ql-block">想来温婉状态下的珍珠瀑,夜深人静时,定能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p><p class="ql-block">在潭边站立久了,恍惚间感觉是到了阳朔,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p><p class="ql-block">回过神来向前行走,进入景区检票口。跨过检票口,两旁种植着连云港特有的金镶玉竹。竹竿色泽金黄,竹叶翠绿。在竹子根部安装了两条极细的水状喷雾管线,时不时就有水雾喷射而出。人走在中间,仿佛入了云端,仙气十足。</p><p class="ql-block">穿过竹林,往前走一会就到了有九个孔的石拱桥。</p><p class="ql-block">九孔桥又称锁龙桥。传说龙王98岁的时候有了一个儿子,平时非常疼爱,娇生惯养。有一次去玉帝那里随便要雨淹没了庄稼冲走渔民,于是百姓上告龙王,次日龙王就把龙太子镇压在这座桥下。</p><p class="ql-block">九孔桥,建于1996年春,桥下面有九孔,位于桥中间的半圆形桥孔最大,紧邻大桥孔两边的桥孔按顺序越来越小,直至两边桥尾。桥身最大的三个桥孔上方都有个突出来的龙头,龙头嘴里安装了水线,喷射出三条长长的白色水柱。再看了另一侧桥身,居然光秃秃的。</p><p class="ql-block">走上桥,两边桥栏杆上有序排列着18条盘旋而上的青黄绿龙。龙头方向间隔向内,或者向外。一年四季吐水喷雾。站在桥中间,就能看到前方不远的三龙潭瀑布了。九孔桥两侧的栏杆上挂满了红色的许愿签。远远望去,似一条红色缎带随风飘荡。</p><p class="ql-block">看了一下景区游览图,整个风景区是向南延伸的。</p><p class="ql-block">九孔桥两侧都有石阶步道。我们沿着桥左边的步道来到了三龙潭。三龙潭右边步道旁,立着一块弯身弓背双手前伸的巨大人形石块,宛若三龙家的迎宾侍卫。好一块险石!看着将要倾倒下来。如果游人选择九龙桥右边步道到达三龙潭,就很难看到这块巨石的存在。步道是从巨石的腹部穿行而过的,不抬头根本看不到。而在龙潭左边步道就很容易看到了。</p><p class="ql-block">侍卫斜对的方向便是三龙潭瀑布,瀑布从一块呈梯形悬空的平面岩石上倾泻而下。水流在岩石上快要悬空落下时,被分为两条大小不同扇状水帘落入龙潭。水帘的波纹好似无数鱼鳞,在阳光下反射着金色光芒。瀑布落入潭中,哗哗声不绝于耳。</p><p class="ql-block">三龙潭中时不时的能看到一群红色的鲤鱼游来游去。这些鱼应该是来此修炼的吧?它们在等待最好时机,一跃龙门化身成龙!</p><p class="ql-block">三龙潭中间很深,潭水颜色碧绿。潭水靠左有一块巨石卧于潭内。龙潭边有岩石横向连接左右步道,游人可以从这里来回。水流大的时候,估计这里就无法通过了。</p><p class="ql-block">潭水穿过潭边岩石缝隙流到下面,经过不很宽错落的岩石河床到达九孔桥。水流大的时候,流经岩石高低不平处形成白色水浪,煞是好看。</p><p class="ql-block">时值5月,一路上山崖岩石都被绿树翠草覆盖,满眼青绿。流水哗哗,鸟鸣啾啾。</p><p class="ql-block">在三龙潭西侧,有一处新开放的景点—飞雪岩。这是一块相对平整的巨大崖石。上面有两个大大的红色古体的“飞雪”字样。落款:壬辰嘉平,仁和姚士璋题。印款:1.姚士璋印2. 己丑翰林。正文篆书,落款行书。刻面宽68厘米、高197厘米、字径24×31厘米、款径8×10厘米。崖石表面经过百年的风风雨雨,表面斑斑点点,细看还有隐隐青苔覆盖,时间的痕迹便留于其中了。</p><p class="ql-block">查了一下资料,了解为什么这块崖石会被列为文物。原来渔湾三个龙潭中三龙潭最为优美。水量充足的时候,瀑布从高处崖壁上直泻而下,在岩壁上面冲击出层层雪白的浪花。如同漫天白雪飞舞一般。故清末海州翰林姚士璋来此游玩,看到此景,甚为感叹。在三龙潭西侧的石壁上题刻这“飞雪”二字。</p><p class="ql-block">姚士璋是清代光绪十五年己丑科年的二甲进士。后入翰林院,为翰林学士,任内阁中书,散馆授编修。姚氏工书法、善篆刻、能诗文、尤精音韵训诂之学,着有《说文通俗解字》、《普通古籍》等书,应当时海州知州廖能之聘,举家迁居海州,在海州石室书院和板浦敦善书院讲学,并终老于此。</p><p class="ql-block">飞雪崖前居然无人驻足,估计是新开放景点的缘故,还不为人所知吧。</p> <p class="ql-block">离开飞雪崖,我们在三龙潭潭前的巨石穿过,来到三龙潭东侧。经过三龙王侍卫腹下沿石阶上行,这里的步道极其险恶,护栏下就是三龙潭,头顶是高耸的悬崖峭壁。拉着旁边护栏的铁链沿步道弯曲而上,便到了龙王二子的二龙潭了。</p><p class="ql-block">二龙潭面积比三龙潭大些,水潭幽深。龙潭左边连接的山崖高耸,顶部好似刀斜削过。位于顶部最外端岩石,好像一个人的侧脸。额头平滑,眉毛横直,眼角向下。下巴处缩进去的石头好像颈部,颈部下面岩石悬空于潭水之上。</p><p class="ql-block">二龙潭瀑布略小于三龙潭。水流直接在大块横立着的岩石上悬空落入潭中。因为水流不大。潭中水流从潭水边聚集的大大小小,或卧或立的石块中间的缝隙流出,再经过不太长平缓清澈的水道下行。水道口巨石横卧,水流从横卧的巨石两边流到三龙潭。有游人就在水道边或坐或立嘻水玩闹。</p><p class="ql-block">这里再往上只剩一条岩石开凿出来的步道了。步道上面是险相环生的悬崖。有的石块感觉将要坠落下来。这里步道有的地方需要弯腰才能通过。</p><p class="ql-block">继续行走,就看到一片相对来说比较平缓略斜宽的河床。河床颜色金黄,岩石层层叠叠。水流从低一点的岩石溢出向下流去,水流上端就是莲花池。</p><p class="ql-block">莲花池很浅,清可见底。莲花池上方有一个细长的后端卧地的岩石。猛的看上去,这块细长的岩石就像一只巨大的蜥蜴,正把头伸进莲花池底部的洞穴里探看。这巨大蜥蜴居然还有腿,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蜥蜴石望着的山崖底部有水流冲刷出的一条不深的洞。之所以称为莲花池,就因为这块山崖下部分,这里的岩石好似莲花化石,无数花瓣一层一层随意铺开。如同一个颜色黝黑的莲花宝座。</p><p class="ql-block">因为这里比较平坦,池水也不深,便成了孩子们嘻水的好地方。每逢夏季,孩子们人手一支水枪,欢笑声不绝于耳。景区这个时节,也会组织孩子们在这里参与抓鱼游戏,热闹非常。</p><p class="ql-block">沿着莲花池右边走上步道。一座横着的石板小桥就在眼前了。小桥的前后溪床中被巨大形态各异的岩石铺满。不见水流,却能听到潺潺流水声。两旁绿树成荫,翠色正好。</p><p class="ql-block">过了小桥就看到步道边一块巨大的斜生出来的石块。石块下方有着一个不太大的洞。看了旁边指示牌,才知道这个石头下方的洞叫做龙祈洞。龙王在此下棋的地方,龙王三太子也经常在此停留,周边渔民在此祈愿,保佑平安。旁边一棵树上挂满许愿签和塑料桃花。红粉相加,鲜艳异常。</p><p class="ql-block">龙祈洞向前,就到了一线天了。一线天是由两块巨大略倾斜的崖石相对形成。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真正的一线天,这里并排可以走两人样子。数了一下,一线天共有17层石阶。这里的一线天相较于云台山上的一线天就过于宽松了。</p><p class="ql-block">过了一线天,就到了金鸡石景点了。这里的河床也是金黄色,参差不平但却宽阔。比较平缓,斜着向下。河床岩石上有着经过若干年水流冲刷出来的无数或横、或竖、或波浪状高低不平长短不一深色的线条。经过这里水流不大,在河床中间弯曲流下。水流流过不平整的河床,变成或急或缓、或长或短、或密或疏的形状各异白色水帘。金鸡石就突兀的横在溪流右边,这是一只卧在地上,低着头身材圆滚憨态可掬的小金鸡。很难想得出这只金鸡曾经是传说中大战蝎子精的鸡大王。此地游人可以下到河床里近距离观赏,有个大约六十岁的老爷子坐在这里拿着画板临摹金鸡石。</p><p class="ql-block">从河床走上步道向前就到了千年龟石。相传此龟也是守护一方的龟王。千年龟石位于步道旁边,神龟的头前伸,很清晰的看到龟的鼻子,嘴。龟背边有藤萝覆盖,上面岩石纹理层层叠叠。龟背的下方是一个洞,洞一侧能看到里面的石块。有水从洞口流出向下。</p><p class="ql-block">千年龟向前走一点就看到了佛崖。佛崖位于溪流右侧,竖直的一块突出峭壁,高三十余米,形状像一尊巨佛。远远望去,鼻子,眼睛,栩栩如生,下巴贴着地面。切换观看角度,佛崖眼睛有时睁圆,有时微闭。佛崖眼睛后面的崖壁上有几条颜色深黄的水痕,想来应该是水量充足的时候,这里便有流水下落。河床里的溪水紧邻佛崖下巴,呈极短的S状连接到千年龟前的溪水中。这里溪水清澈见底,怪石重叠。</p> <p class="ql-block">佛崖对面步道紧贴着一片石林,步道路况还算平缓。佛崖向前一点老龙潭便到了。</p><p class="ql-block">老龙潭不是很大,前半截颜色碧绿,后半截就很浅,底下沙石可见。老龙潭前方溪流右侧一块巨石悬空,一角压在溪旁两块巨石上。这块半悬空的石头前两,三米样子,一块长方形巨石横卧在溪流边,上面红色书写着老龙潭三个字。潭水旁边的悬崖呈三角状排列,竖直直插云霄状。抬头看向老龙潭上方,就是江苏省落差最大的瀑布—老龙潭瀑布了。瀑布高度约40米。瀑水从不规则阶梯状的悬崖倾倒而下,水珠四溅。又好似白色的绸缎随风飘然而下。紧邻瀑布的石林峭壁层层叠叠,有的感觉好似要掉落下来。有的似刀削斧劈一般。古诗有曰“斧劈峭石险,一线路可通”。</p><p class="ql-block">老龙潭的左边就是天梯。天梯分为两段,99级和69级。99级天梯斜直向上伸展,这里可以并排走两人,不拉铁链栏杆也可以慢慢爬上。69级坡度最陡,每层石阶都是斜的,宽度只有半只脚的样子。这里只能容一人双手拉着铁链栏杆,一只脚横着踏在石阶上慢慢上行。而且要全神贯注,不能分心。两段天梯总数168,也寓意一路顺利。</p><p class="ql-block">天梯下面,有游人在这里望梯止步,转身下行。</p><p class="ql-block">天梯上来后,便看到了闻瀑亭。闻瀑亭是一座四柱带飞檐的方亭,整个亭子掩映在绿色之中。此亭子修建的位置恰到好处,爬完天梯精疲力尽时候,能有此亭小憩一下,瞬间幸福值爆满!亭中山风习习,很是舒爽,教人不愿前行。</p><p class="ql-block">坐在亭中能听流水之声,却不见流水。在这如能弹一曲高山流水,不知谁来应答。</p><p class="ql-block">离开闻瀑亭,向前走几步,这里有个近距离观看老龙潭瀑布观景台。老龙潭瀑布在观景台偏左方,观景台高度在老龙潭瀑布的中间偏上的位置。清楚的看到老龙潭瀑布怎样从顶部飞流到底部的潭中。40米高的岩石经过若干年的水流冲刷,没有锋利的棱角。只有水流冲刷过的不规则大小不一的斜直向下、或突出的石棱。瀑布飞泻而下,顺水声朝下望去,有点眩晕,赶紧撤身回转</p><p class="ql-block">水流大的季节,瀑布呼啸而下,漫天洁白的水花四溅,状如飞雪,滴落到观景台游人身上。美哉!</p><p class="ql-block">离开观景台,继续步道前行。这时就到了渔湾著名景点—上下龙床了。龙床是由斜着上下紧挨在一起,两块一大一小略平坦的巨石组成。上面小龙床高于下面老龙床,老龙床下面的溪床宽大平整,龙床的一角呈半悬空状架在旁边的一块巨石上,悬空处形成一个小的山洞。老龙床右侧竖直向下排列着四块巨石。老龙床左侧也斜立着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又依在靠近步道旁的几块不规则石块前。</p><p class="ql-block">老龙床上刻的是一个正的金色”龙”字,斜上方的小龙床上则反刻着一个金色“龙”字,都是颜真卿草书,也是目前颜体草书中最大的龙字。这个龙字就像一条游龙卧在洁白的大石上,民间有谚语说“龙床睡一睡,能活两百岁”。</p><p class="ql-block">游人要想走到老龙床最下端,必须蹲下来缓缓向下移动。龙床下端周围有铁链护栏。水流量大的时候,流水经过龙床边上腾空而下,在略微翘起的侧端,被分成两股水流,一股水流带弧形从龙床顶端飞流直下。另一股水流顺着斜立的石块从龙床侧边奔流而下。两股白色水流好似白色缎带,奔腾而起。真的是美极了!</p><p class="ql-block">现在这个季节,龙床上是没有水的。龙床经过一天的太阳炽晒,到傍晚时候,仍然保持温热。附近村民一天劳作结束,来到龙床上躺下小憩一会,回到家发现酸痛的后背突然好转,不痛了。他们不知道是石床的温度起到加快血液循环,活血化瘀的作用。还以为这里是有仙气让身体变得舒坦。</p><p class="ql-block">从龙床左边的步道横踏过12个磨盘状石块,再走几步到了龙井。龙井位于龙床右边斜上方。龙井外面有一颗并生的相思树,树旁木栅满是红色的许愿签。相传龙宫中一对龙子,龙女日久生情,因为有悖近亲相婚之伦理不允。黎明时分,相约双龙井旁诉说相思之苦,难分难舍,投进殉情。老龙王见他们情之深切,封井默认了这场阴缘。后来井前长出一株并生的相思树来。</p><p class="ql-block">树的后面是一个不高的洞穴。进入洞穴,顶部岩石横向排列,下方两侧分别有一口井,用一个圆形中部挖空的石头掩盖着。据说井水极其甘甜。</p><p class="ql-block">从龙井出来走上步道,步道左边是一个不大的水潭。潭水翠绿,倒映着树影,波光粼粼。在波光粼粼中散落着很多时隐时现金色的石块,好像碧绿的苍穹里闪烁着星星。好美!让人仿佛看到九寨沟里的海子。此处潭水据说还没有名字,可以叫做海子潭,或者九寨潭。以前看过九寨沟的海子图片也不过如此。</p><p class="ql-block">顺着水流向前就看到了一座木质吊桥。吊桥横跨溪流两岸。走在吊桥上,吱吱作响,左右晃动,很是吓人。吊桥连接的两个方向都是悬崖。</p><p class="ql-block">过得桥来,前方便没有了步道。想要前行,只能走在宽大溪床无水的地方,河床里溪水潺潺。看着宽阔的河床,就能想得出若干年前,这里的水流有多大。溪床高低不平,蜿蜒向前。很多孩子停留在溪流边,抓鱼摸虾,玩水嘻戏。河床边时而有巨石横卧其中。两边山崖林立,绿树葱茏。</p><p class="ql-block">行走几分钟后,这里有了石阶步道。踏上石阶步道,藏龙洞就在眼前了。《西游记》中描写的龙王三太子为躲避天罚而藏身的龙洞就是此处的藏龙洞。</p><p class="ql-block">龙王三太子因擅离仙界,迷恋渔湾景色久久不归。后龙王责罚,处以雷刑。为躲避处罚,藏身于此。</p><p class="ql-block">这里的道路因为各种大小石块密布,险恶异常。看到前方有几个游人坐在那里,其中一人不小心崴了脚,有可能骨折了,在此处停留等待救援。</p><p class="ql-block">藏龙洞前,有一块好似乌龟,又好似一个翅膀形状的石床正对洞口。不禁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渔湾关于龙的传说很多。关于仙的传说好像没有。眼前这块巨石应该是七仙女当初思凡离开天庭,来到人间临时休憩的地方吧!</p><p class="ql-block">紧挨着藏龙洞下方是一个深潭,水流从藏龙洞洞顶落下,远远望去,好像一个水帘洞。想要进入藏龙洞,必须或弯腰,或蹲下慢慢沿着潭边小心前行。进入藏龙洞需快速穿过水帘,入得洞中立刻觉得通体清凉,这里是个夏日避暑的好地方。洞里不是太深,因为洞口的亮光,不十分黑。仔细端详洞里,洞口有石阶通向洞中心,细数了一下有12层阶梯。洞中大约能容纳20人,洞的最里面呈三角状。洞的左边有旋转石阶。延石阶而上,是两个岩石相交形成只能容下一人,一线天模样的洞口。向洞口慢慢前行,脚下步履艰难,高低不平。穿过一线天,豁然开朗,阳光灿烂,此处居然是藏龙洞的出口。不由慨叹自然界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顺着石阶进入步道,拾阶而上。道路弯曲,两旁巨石散落。突然前方无路可行。仔细寻找,有个隐藏步道在拐弯处。顺着路走过去,一汪水潭映入眼帘。潭水碧绿,深不见底。看到旁边的指示牌,才知道我们到了绿水汪。这里草木葱茏,映潭水碧绿,好像颜料染成一般,因此名为绿水汪。绿水汪上面的岩石是直立连接潭水。瀑布从这直立的岩石上跌落绿水汪中。</p><p class="ql-block">沿绿水汪左侧步道继续上行。突然间,在我们头顶有块好似乌龟头的岩石片伸出,十分险峻。</p><p class="ql-block">再往前行又没有了步道,只见河床。宽阔的层层叠叠且凹凸不平的河床斜着上延。让脚下时不时有不平稳的感觉。因为现在是五月,还没有到雨水充足的七,八月,溪水流量不是很大,溪水时而宽时而狭窄。我们在溪水旁没有水流的河床里向上行走。如果到了雨季,只能赤脚趟水而行,应该别有一番滋味了。</p><p class="ql-block">经过几分钟的河床溪道,在一片翠色掩映中看到长长斜陡的石阶。还有一个横在上方的水泥大坝。</p><p class="ql-block">拾阶而上,就到了大坝跟前。坝的两边是石栏杆。大坝后面是一个呈三角形的极大狭长的深潭。潭边石块层叠。这个潭据说名曰:龙池。池水碧绿幽深,水面平静,时不时有红色鲤鱼游出。大坝中间有序的凸起一个一个石条,一直间隔铺满直到对面。这是在潭里水溢出来时候,人可以在石条上来回走过。</p><p class="ql-block">大坝高度将近30米。由砖石砌成。这个大坝没有闸口,龙池水流大的时候自动溢出大坝,起到排水作用。</p><p class="ql-block">在水流充足的季节。水潭水从大坝上倾泻而下,跌落到大坝底部两个石阶上。瀑水打在一个台阶激起很大的白色水浪。然后再流到下一个台阶,又激起更大的若干白色水浪急转而下。此刻若回到上山的道路回看大坝。水流顺着大坝一泻千里,颇有那种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模样。</p><p class="ql-block">站在大坝中间,有风声呼呼,流水哗哗。回看我们走来的溪流河床。夹在两侧高耸的翠色山脉中,向下蜿蜒……绿水青山,奇峰怪石,无限美景。难怪这里有江苏九寨沟之美称,果不其然。</p><p class="ql-block">环顾四周,渔湾最有灵气的要数水了。山石峭壁百年来不变,绿树杂草随四季绿转黄,黄又绿。只有这贯穿整个山涧的流水变幻多端。四季中每个季节来此,都会看到水不同的状态。</p><p class="ql-block">春季的渔湾,桃花,山樱花盛开,火红一片。充满生机。水映照着花色,别有一番姿色。秋季,万物都染上了秋天的颜色。醇厚、温暖、明亮。这属于秋季的色彩,浸染出渔湾的万千诗意。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这两个季节,水流涓涓,叮咚作响。这时候的水是欢快的。带着轻快的脚步飞奔而下。好似一个未长大顽皮的孩子。</p><p class="ql-block">夏季就是雨水充足的季节。这时候的溪水强劲有力,咆哮起来,让整个山涧增添了阳刚之气。这时候也是最好看的时候。瀑布水花四溅,呈现出白浪,飞雪状态。水流轰鸣,让人有种敬畏的感觉。因为水多的缘故,这个季节渔湾也是避暑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冬季,万物凋零。山崖光秃秃的,让平常看不到的奇峰怪石显现出来。若在气温最低且有水的时候,运气好的游人,便能看到罕见的冰瀑了。此时的渔湾山涧飞瀑停止了欢唱奔腾,从山巅自上而下,被定格悬挂在崖壁之上,或挂在半山腰,宛如白色玉带披在山间,错落有致,美不胜收。悬挂在奇石峭壁上的冰瀑,与湛蓝的天空形成强烈的反差,还有山涧草木枝桠上的雾凇,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沿着山路拾阶而上,宛如走进仙境,随处可见冰凌如柱、冰花晶莹,亦如冰雕玉砌的童话世界,</p><p class="ql-block">站在大坝上沉思许久。缓过神来,继续沿着大坝旁的台阶,来到位于坝右侧的山顶。远处群山连绵不绝,翠色悠长。</p><p class="ql-block">渔湾过去山僻人稀,自然环境很少遭到破坏,民风淳朴,有浓郁的田园风味。李汝珍《镜花缘》中对山林风光的描述,多取材于这一带。李汝珍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海州板浦度过,《镜花缘》也是创作于海州。在研究者看来,李汝珍将海州风情融入《镜花缘》之中,连云港的海景山色、风物土产、乡土俚语、古迹史乘在《镜花缘》中都能找到烙印。</p><p class="ql-block">市政府为了拓展连云港旅游业,在渔湾投资也是巨大的。这个城市面海背山,景点众多,山海相连。花果山,连岛,云台山,云龙涧,桃花涧……</p><p class="ql-block">说不定哪天哈尔滨旅游业那泼天的富贵就会降临到这里。一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