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间鸟屋书店:艺术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文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诗经》有云:“茑与女萝,施于松上”。茑为桑寄生科的一种寄生草,通常寄生在如松柏等小灌木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日语中,“蔦”意为“常春藤”,“茑屋”一词则代表着鸟类在树上或其他隐蔽处筑巢的地方,即“鸟巢”或“鸟窝”。此外,“茑屋”在日语中还有“山中的小屋”之意,寓意着自然、宁静、温馨、与世无争的净土。茑屋书店的名字“蔦”便来源于此,其创始人增田宗昭希望顾客能在这里感受到自然与温馨的氛围,坚守自我,不为外界所扰。</p> <p class="ql-block">  源于对山林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方式提案”的执着,茑屋书店与上生新所内原美国哥伦比亚乡村生活俱乐部不谋而合。</p> <p class="ql-block">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 1262 号,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上生·新所”。这座原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现已化身新的艺术文化发源地,而上海的第一家鸟屋书店便坐落于此。</p> <p class="ql-block">  日本的茑屋书店以其独特的建筑美学和生活哲学追求,成为网红打卡胜地,并荣获“全球最美书店”的美誉。每一处细节都尽显精致与品味,从书籍的陈列到空间的布局,无一不彰显其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这座始建于 1924 年的西班牙式建筑,由美国建筑师哈扎德设计,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西班牙传教风格体现在对建筑曲线装饰元素的运用以及外墙黄沙水泥饰面所呈现的粗犷自由的外观特征上。相对均衡对称的立面形式、坡度平缓的屋面、圆拱形的门窗洞口,以及南向布置的敞廊与露台,使这座建筑能很好地适应上海的气候。</p> <p class="ql-block">  踏入书店,即刻被浓厚的艺术氛围所吸引。书店的画廊举办了数十场艺术展览,包括书法、绘画等作品展,为读者提供了近距离欣赏艺术的良机。二楼以“收获感性”为主题,33 米长的艺术长廊汇集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和建筑类书籍。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再到印象派,这些书籍按照艺术家分类,让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每位艺术家的作品和创作风格。其中,格哈德·里希特的作品也得到了精心展示。</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充满历史与艺术底蕴的空间里,读者不仅可以品味书籍的智慧,更能领略艺术的魅力。鸟屋书店不仅是一家书店,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一个激发灵感的创意天地。</p> <p class="ql-block">  上海的第一家鸟屋书店,将古老建筑与新艺术完美结合,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韵味。它犹如一扇通往书籍世界和艺术殿堂的大门,引领人们感受美好,收获感性。这里是书迷和艺术爱好者的天堂,更是城市文化的崭新地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