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亚东的路上         <b>亚东县</b>:位于边境线上的亚东县,在日喀则市东南部。<div>       在西藏漫长的边境中,有两个地方被称为“西藏江南”,一个是藏南地区,另一个就是亚东县,亚东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叫拉萨后花园。</div>         多情湖位于亚东县堆纳乡多庆村,海拔4500米         这是2016年,多庆村就用上了太阳能光板。         藏民家将牛粪混合点泥草贴在墙上,晾干后堆成垛或垒城墙存放,便于日后做柴烧。         这里盖房子都是石木结构的         <b>帕里镇</b>:帕里镇在亚东县中部,海拔约4360米,有“世界第一高城”之称,拉萨市通往不丹的公路大段在这里,处于交通枢纽地位,自古为藏南军事重镇。         高原第一镇帕里大门  <div>       <b>帕里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b><br></div>       帕里牦牛是生活在帕里草原上的特有物种,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被人称为“雪域精灵”。          去往曲美雄谷抗英古战场遗址路上         曲美雄谷抗英纪念碑         曲美雄谷抗英古战场遗址         <b>曲美雄谷抗英遗址简介</b>:1902年至1903年,英国的荣赫鹏以探险家的身份,带领“探险队伍”频繁出现在中印边境。1903年7月,荣赫鹏率领英军开始大规模侵略西藏。凭借先进的武器和狡诈的战术,英国军队最终穿过亚东沟,进入西藏腹地。1904年3月31日,1400余名守关藏族军民在亚东县堆纳乡曲美雄谷阻击入侵英军,藏族军民在武器落后的情况下,布防有序,英勇抗击。英军在屡攻不克后,假借谈判之机,攻入曲美雄谷,凶残杀戮阻击英军的全体藏族同胞。在曲美雄谷阻击英军的全体藏族军民,英勇不屈,慷慨就义,气贯长虹。         这座上拱镶有金色圆盘的褐红色门楼造型的建筑物,是2004年西藏自治区政府为纪念抗英100周年而立的“曲美雄谷抗英纪念碑”。碑文写着:“1904年3月31日,1400余守关军在此阻击侵华英军,英军屡攻不克,以阴谋得逞,凶残杀戮我同胞。千余军民英勇不屈,慷慨就义,气贯长虹。树碑铭文,以昭后世。”<div>       碑文全文分别以汉、藏、英三种文字阳文镌刻。<br></div>  <div>       这几堵残破的堡垒墙体上面还残留着当年激战时留下的累累“伤”痕。</div>         牌子上写着:<b>卓木拉日雪山  </b>距离日亚公路5公里,海拔7600米。(当下这条公路就是日喀则至亚东的公路)<div>       <b>卓木拉日神山:</b>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卓木拉日雪山和山脚下的多情错被誉为神山圣湖,是帕里地区的护佑神。<br></div>         欢迎您再来帕里         拉亚(拉萨-亚东)公路穿过卓木拉日雪山的山脚下,该山是喜马拉雅山第七座山峰。是早古生代地层和喜玛拉雅山花岗岩所组成的断块山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山口。由于卓木拉日雪山山脉横通于亚东县境内的中部,从而导致亚东县北高南低的地势,还自然将县划分为两个迥然不同的地貌单元。         <b>嘎举寺</b>:海拔3000米         这就是亚东县城,坐落在沟里,我们在仁青岗边贸市场的位置拍下的。全县地势程北宽南窄,北高南低的阶梯地貌,南北落差2000米,气候植被垂直变化明显。         这里山高林密、路远山长的苍茫风光。既有洁白的雪山,也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真是一处在遥远的青藏高原深处的“桃花源”,这是一座宁静的小城,是我国与不丹、印度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要道。         <b>仁青岗边贸市场</b>:距离亚东县城16公里,海拔3645米。         这个市场虽然开放,但是平时根本就没有什么人来,所以店铺都是锁头看家。  <div>        <b>江孜:</b>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br></div>       <b>古城江孜欢迎您</b> 进入江孜县的大门(我们2013年就曾经来过这里)         <b>白居寺</b>:是藏传佛教的萨迦派、噶当派、格鲁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庙。一寺容三派,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b>菩提塔:</b>又名“十万佛塔”,它是白居寺的标志。白居寺就是因为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这座佛塔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人称“塔中有塔”。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万个,因而得名十万佛塔。         白居寺创建于15世纪中叶前半期(1418~1436年),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精美完整的建筑和特殊的宗教价值,以及寺塔内保存相当完好、难以数计的精美壁画和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江孜古城街</b>        <b>江孜宗山抗英遗址    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b><div>      <b>江孜宗山古堡:</b>宗山处在江孜古城的中央,江孜宗山古堡遗址矗立在宗山的悬崖峭壁上,雄踞山顶。海拔4020米,相对高度125米。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西藏爱国主义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的古堡,建筑包括炮台、碉堡和城墙,共有大小房屋193间 ,其中孜结拉康殿位于宗山抗英遗址顶部,总面积约878平方米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上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纪念地,较完整地保存了封建农奴制时代宗政府的原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1961年3月4日,江孜宗山抗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div><div>  </div></div>         <b>江孜宗山抗英遗址</b>         <b>江孜宗政府</b>         <b>宗山公园</b>         <b>乃钦康桑雪山:</b>海拔7191米        因为1904年英军入侵西藏,西藏军民在江孜以宗山为中心与英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近代史谱写了一曲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人们称江孜为英雄城。电影《红河谷》就再现了这段历史,在这里选址(乃钦康桑雪山旁)进行了拍摄。          《红河谷》《江孜之战》拍摄选择之地海拔5020米<br>         帕拉庄园:距县城2公里的帕拉农奴主庄园,是旧西藏八大贵族庄园中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庄园。         <b>帕拉庄园</b>:距县城2公里的帕拉农奴主庄园,是旧西藏八大贵族庄园中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庄园。它是旧西藏贵族和农奴两种不同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旧西藏的缩影。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脚地方海拔3900米,和温顺的藏獒合影         <b>羊卓雍错</b>:简称羊湖,山口海拔4998米。湖面海拔4441米,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湖湖面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         山上的游人好像举手就能抓到云彩         正在拍摄婚纱照的新娘         在这海拔4441米的湖畔,还能跳起这么高,实乃年轻。         两人赞美羊湖也为自己的到来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