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曾记否,临猗中学有一独特的,为世人称道和艳羡的靓丽景观吗?它就是学校中心之中心的大礼堂,以及环绕在四周的绒仙树(又名合欢树、相思树、爱情树)带,还有和礼堂相对视的两株大白杨,三位一体,天然成趣。每当春暖花开时,争奇斗艳的绒仙花,堪比武大的樱花绽放,把个高大挺拔的礼堂妆扮和粉饰的秀美而典雅,肃穆又庄重。花海中的双杨又恰似一对相恋的情侣,在象征着爱情的合欢仙子簇拥下静待相邀,,即将步如婚姻殿堂(大礼堂)……。富有诗意的巧合,畄给人们的是诸多遐想,这些,也不知是前人有意为之,还是天意撮合……。说起大礼堂,不禁想起许多老同志、老校友的一些诗词文字,虽然不多(是我没有收集到),但也是一种心迹表白。相对而言,各种遗照和图片就举不胜举了。这些文化遗产,能完好保存至今,也说明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份量。《赞临猗中学》(姚安生)大礼堂,挺宽敞,好似庐山大会堂。东西宽,南北长,门楼装潢赛西洋。</p> <p class="ql-block">百盏萤灯亮堂堂,电扇展翅吹风凉。透明桌凳摆两行,围墙磁瓦也发光。哎——常青松柏站两旁(张 倫)群楼夕照秀嵋南,绒仙秀萦古杏坛。……(校 园)双杨有情畄慕恋,礼堂无语话沧桑。……(校 园)双杨相向结侣伴,切切私语共缠绵。五秩年轮转瞬过,几多恋意洒人间。难忘一九六四年,巍巍礼堂矗其间。风雨沧桑皆见证,依然默默窥校园。文人墨客笔下的溢美之词,形容的都是这些遗迹的表象,背</p> <p class="ql-block">后的创业维艰,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了。不忘过往,也是对历史负责。在临猗中学《五十年春秋史》一书第十八页中,有一段大礼堂筹建的记述 ,今天读来,仍然心潮澎湃——“一九六零年初,晋南专署给学校拨款6万元,用于建造一座大礼堂兼作学生饭厅,礼堂共19间,跨度20米,围墙高8、20米,建筑面积1140平方米,按当时每平方米150元予祘造价16、5万元,资金上这样大的缺口,是怎样补上去的?就靠着全校师生勤工俭学,勤俭办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补上这个大缺口的。第一期工程由县建筑工程队承建,由于资金短缺,工程队只承建围墙和屋顶,基础工程由师生自己干,自己开挖深达三米,宽度达二米以上,一层黄土一层白灰,层层夯实直打出地面,再由工程队承建,仅基础工程一项就节约资金2万元以上。大礼堂屋顶上的三角架所用的螺丝,垫片都由校办工厂自己加工。水泥从临汾购回100吨散水泥,没有袋装,动员全体学生每人借给工地一条包袱,上面写上班级和学生名字,由女同学缝成袋子,这样採购的水泥如数按时运回工地,为学校也节省了一批开支。</p> <p class="ql-block">礼堂共用青砖20万块,平瓦6万片,全部由学生制坯,由学校砖瓦窑烧成,仅付烧砖用炭这一项就为学校节支2万多元。学生拉砖、拉土、转运木料,代替小工和水泥帮匠……。这座宏伟的建筑,虽已风雨沧桑40年,当年师生滴滴汗水,点点心血的印迹还依稀可见,这是临猗中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将永远铭刻着一代人的伟大业绩。”临猗中学老领导赵明清,在他的回憶录里,对建校创业那段历史也有详尽的记述,老资格的建校功臣闫丕显老师,时不时,也会讲起当年的艰难和困苦。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仅把自已知道的一些,作为遗漏,补充列后——大礼堂的修建,从启动到最后竣工。历时近两年,实际都是因为资金和建材的短缺和不能及时到位,而停停建建,建建停停。舞台背后的山墙,就因两侧围墙缺料,未能同时矗起而倒塌不得不再重建。老校长谢芷学,是个资深的老革命,当时的县委书记祁英,非常敬重他的为人,谢老曾借助他的威望,带领学生,不打招呼,到县大礼堂工地搬砖,以弥补学校礼堂施工中的用料不足,县上领导虽然知道,但也奈何不得。礼堂施工,教职工实际也是一支生力军,听赵明清老师讲,他和闫丕显两人抬砖,每次都是75块。找王西尧县长催款,还被戏夸有磨劲。……当年, 在临中校园的中轴线上,最南端是校门,北是操场界墙根的指挥台,大礼堂位居正中。教室、宿舍以及教师住房,</p> <p class="ql-block">其它如灶房库房茶炉等一概分设在东西两侧,堪比心脏的大礼堂,被人誉为是中学之魂,看来是一点不假。我和学校大礼堂的最早接触,大概是一九六七年吧,当时我在牛杜任教,刚过大年初五,全县教师集中在县城学习,我们牛杜联校被安置在中学大礼堂食宿,就是那次学习,我对临中礼堂有了初步了解,巧的是见到和我父兄同为走资派的县长闫存来在喂猪,还认识了以后成为同事的炊事员景原生。八零年奉调进入临猗中学担任后勤保管三年,堆放杂物的大礼堂,也成了我分管的领地。进进出出中,似乎也有了感情。在我担任后勤领导之后,曾参予礼堂因文革武斗的破坏而组织的一次小修,和九八年改造为学生大餐厅的大修。我兼工会副主席时,还协助主席同志,在礼堂东南角筹建职工俱乐部。最难忘的是八五年初春,老校长谢芷学病逝,他的遗体被安放在学校的大礼堂内,隆重的追悼会也是在大礼堂内举行的,县、局、校领导参予,事后,全校领导</p> <p class="ql-block">又都跟随灵车去火葬场,送老校长最后一程。能躺在自己修建的礼堂内,向这个世界告别,也是对老校长的最大回报和告慰……这些愰若昨天的场景,都还历历在目,而今却都成了历史,不能不令人唏嘘不已,难以自遏。大礼堂是临猗中学地标性建筑,它承载的是,临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它是远离家乡学子的乡愁,它是老同志总也忘不掉的念想,它更是前人创业精神的象征。本人以为,一个单位,现代气息,历史韵味兼而有之,才是多种元素和谐共处的最佳状态。同时更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活力。本人退休二十二年了,学校的变化很大,当我再次漫步在似有陌生感的校园时,唯有那饱经沧桑的大礼堂仍是我的最爱,看见它,跨越时空,我似乎又回到了从前……。大礼堂,我的心碑!(注: 前段时间,听说学校礼堂要被拆掉,这篇文章拟的题目是《礼堂之殇》,后又听说不拆了,略加改动,题目才变为《大礼堂记憶》。) 雷 波 2024年5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