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二面

净墨澄言

<p class="ql-block">  “造化原来一只丸,东封幽谷万层峦,天风吹向关中坠,海飚还得逐势转。五丁欲举难为力,一卒微排不饱餐。鬼神呵护谁能测,动静机宜在此观。”游客难悟明朝督抚程朝京的记载,不曾见识风动石之动态,以为风动石名称言过其实,欲知其动也并不难:</p> <p class="ql-block">以塑料凉鞋置于风动石下,手推风动石,即见凉鞋摆动。之前本人多次尝试,屡试屡中,石因风而动实非虚传,如今景区已禁止做此动作,亦是出于保护稀有资源。</p> <p class="ql-block">  常人只望其静,却难悟其动。 </p><p class="ql-block"> 风动石能随风而动,但其石却始终巍然而立;一百多年前7.5级地震未见其变;日冠军舰钢索亦无奈他何。风动石随风而动,其定力却在你我的意料之外。</p><p class="ql-block"> 一位知名作家观赏风动石,闻其因风而动,作文章讽其意志不坚,可他不知的是风动石却因题刻有黄道周、陈瑸、陈士奇三忠臣而被称“三忠石”。</p><p class="ql-block"> 一人二面,一石亦有二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海岩、山涯与大海最能代表活在这片土地的这群人的性格:动静相宜,刚柔相济。</p><p class="ql-block"> 风动石如今只余一丸,而事实上其石在产生之初应该有其最初的棱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风动石本也棱角分明,风雨雕琢只剩一丸。 海风激浪中,时光磨砺下,再多棱 角的海石也变得温文圆润,再有刺头的海沙也变得细腻圆滑。那分明是初出茅庐的少年与耄耋 之年的两幅模样。</p> <p class="ql-block">  然而在东山的一些地方,越显岁月的苍桑,展示的却是越凌厉的一面——虎口滴玉周边始终岩石嶙峋,苏峰山下礁岩断壁。</p> <p class="ql-block">  而在东山一个新的网红打卡点——澳角的大马头、小马头更见石岩峰芒毕露,排仞悬崖。</p> <p class="ql-block">  海边的圆滑之石,你会觉得舒坦;那尖刀状的山岩也不会让人刺眼,裸露的岩层分明让人想到那些最柔弱的内心却说着最狠话的善意父母,生活艰难却不能不坚守桀骜的顽强!</p> <p class="ql-block">  人其实亦是如此,生活的艰难,岁月的磨砺,很多时候变得圆滑、世故,少有棱角,剩下的只有坚韧;但有时既使与世无争,心无旁骛,无奈凛冽寒风裹夹阴雨,打掉了一层遮羞的颜面,不得不露出令人敬畏的岩仞,越遇险恶,越展峰芒!</p><p class="ql-block">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风雨肆虐,必露锋芒。</p><p class="ql-block"> 一石二面,你我亦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