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玲‖永远的怀念

刘剑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前 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渣</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滓洞,位于重庆市,是一处极具历史沧桑感的地方。这里曾是国民党反动派在抗日战争期间设立的秘密监狱,关押和迫害了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如今,渣滓洞已成为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人们铭记那段黑暗的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自由。“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这首歌唱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操守、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浩然正气和崇高信念。今天,我们随着黄奇玲女士的脚步来到重庆渣滓洞,一起回顾这段惨痛的革命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永 远 的 怀 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黄奇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span><b style="font-size:15px;">是50后,出生于四川广安华蓥市。很庆幸,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目睹了祖国由弱变强的伟大历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77年,高中毕业的我来到了湖南长沙,后来由于工作需要在郴州资兴市安家落户,加入了建设东江水电站的大军,一直到退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资兴市是革命圣地,这里有红色的旅程——兴宁有烈士纪念塔、白廊有布田革命纪念馆、州门司有曾中生、曾希圣故居、三都有资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七里有曹里怀故居、坪石有黄义藻故居、龙溪有革命根据地旧址、彭公庙有联席会议遗址等等。时代证风华,我喜欢这片用热血浇灌的沃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如今退休生活很惬意,就喜欢踏上红色征程,探寻红色印记。湖南韶山、耒阳、宁乡,江西井冈山、南昌、瑞金等革命圣地,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我也经常回四川华蓥老家去探寻红色之旅。去年5月19日回川,我参观了华蓥市红岩路广场,在华蓥山游击队群雕前拍照纪念,敬仰英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今年的4月28日回川。大清早,侄孙黄麟就在重庆北站接我,并买了午后从重庆西乘高铁到四川华蓥的票。恰好有几个小时的空闲,黄麟建议去参观渣滓洞。《红岩》的故事伴随我长大,参观渣滓洞是我多年来心之所向,今天终于可以实现愿望,欣喜之情,难已言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渣滓洞,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有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从那时起,渣滓洞成为了关押革命者的地方,其中包括许多著名的烈士,如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在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的数百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先后被关押在渣滓洞看守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站在牢房前,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缅怀烈士,致敬英雄。“只要我们还记着,你们就还活着。”“你虽长眠,我仍常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走进渣滓洞,很自然的让我想到了电视剧《红岩》。《红岩》中的江姐,真实姓名叫江竹筠,她是1949年11月14日,被国民党反动派于渣滓洞监狱杀害并毁尸。我在幼小的心灵深处,早就烙上江姐坚贞不屈的形象,可以说她是我心目中的女英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也让我想起了电影《江姐》中有一首红色歌曲《绣红旗》:“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歌词是罗广斌,王朴,刘国鋕,陈然,丁地平,毛晓初六位英雄集体创作。6人中,只有罗广斌、毛晓初两人在1949年11月27日的白公馆大屠杀中脱险。其余4人英勇就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下,英雄们坚持学习和创作,成立了铁窗诗社。“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1948年夏,革命烈士何敬平在渣滓洞监狱写下《把牢底坐穿》,铁窗诗人们面对敌特的刀枪酷刑,在狱中党组织的领导下,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他们抱定把牢底坐穿等天明的豪情壮志,用笔作刀枪激励难友、鼓舞士气、把监牢当作战场,谱写了共产党人无私无畏、惊天动地的感人篇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11月27日,国民党军统对关押在渣滓洞的革命志士进行了大屠杀,只有35人逃脱了敌人的魔掌,其余200多人英勇牺牲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当时,刘国鋕就义前高呼着:“同志们,听吧!像春雷爆炸的,是人民解放军的炮声!人民解放,人民胜利了!我们一一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周从化写下了豪迈的诗句:“神州嗟浩怯,四族胜狼群。民生号肌寒,民权何处寻?兴亡匹夫志,仗剑虎山行。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阅读英雄们的豪言壮语,我泪奔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红岩》中的英雄人物华子良为了传递情报只能装疯卖傻,他被捕坐牢14年,时而抓食大便,时而大喊大叫,不管数九寒冬或烈日炎炎,“疯老头”都在操场上跑。国民党真的以为华子良疯了。华子良原型韩子栋,是山东省阳谷县人,不管敌人如何对他严形拷打,就算他的牙齿被敌人打的掉光,他都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党员的真实身份。最终,他逃出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当中,被人们称呼为“小萝卜头”的宋振中,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让特务和看守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小萝卜头”后来在监狱里秘密的做了很多大人都做不到的事,在小交通员的作用下,监狱里秘密地办起了《挺进报》,人民解放军胜利的消息,不断鼓励着难友继续斗争。1949年9月6日,小萝卜头一家倒在了血泊里,他们被杀害了,就地的掩埋在了小屋里。牺牲时“小萝卜头”甚至不满9岁,距离新中国成立仅24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在渣滓洞集中营牺牲的革命烈士80%是四川人。湖南人有祁阳籍的廖模烈同志英勇就义。有极个别英烈牺牲前只有名字,如谭漠、贺奉初、赵家麟、史德瑞、李犹龙、李泽等等,都没有档案记载,故而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有几名英烈,如李荫枫、郭德贤等,连出生年月日都没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一寸山河一腔血,一抷热土一缕魂。共和国是红色的,在这片土地上,无数仁人志士为人民幸福矢志奋斗,用一腔热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用一腔热血谱写了新中国的史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当我走出渣滓洞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我为那些烈士们感到骄傲,他们为了理想和信仰,可以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时,我也为今天的我们感到庆幸,因为正是那些烈士们的英勇奋斗,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渣滓洞的故事让我更加明白,历史不是简单的文字和数字,它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事例,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先烈们所追求的理想和信仰是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今天的重庆,已成为直辖市,有着3191万人口。轻轨从高楼穿越。重庆西站的高铁几乎都是网络空间,先进的科技不需人工操作,重庆经济发展迅猛,2023年实现生产总值30145亿元,GDP比上年增长6.1%……</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今天的华蓥,一路风光无限,人民生活甜蜜幸福,早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华蓥的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数字化网络时代来袭,一机手中握,天涯海角可视频,老年人周边乘车免费,公园到处莺歌燕舞,高路入云端,高铁修在家门口,乡村变新农村模式,飞机场也很快在这里落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今天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毛主席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豪言壮语“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已经实现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今日的中国,需要我们年轻一代来守护。先烈们,英雄们,你们安息吧!我们会好好爱护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你们每一滴鲜血都不会白流。你们每一种牺牲都值得铭记,烈士精神永不磨灭!人民英雄永垂不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