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紧篱笆,建立人际关系中的边界

野怪档案

<p class="ql-block">  昨天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扎紧篱笆才有好邻居”。这句话让我想到一个一直在思考的词——“边界”。网上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当亚尼尔·班杨提到“扎紧篱笆才有好邻居”时,他指的是在复杂系统中的相互作用。这个比喻意味着,在社会或生态系统中,当存在明确定义和遵循的规则时,系统中的个体或组织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稳定和和谐。就像一个扎紧的篱笆能够界定和保护邻居之间的空间一样,清晰的规则和界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相互理解、合作和共存。</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人际关系。我认为,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烦恼,主要是因为没有确定清晰的“边界”。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个想法来理清婆媳关系中的矛盾。婆媳之间的矛盾有很多,其中一个主要矛盾是对孙子的教育观念不同。老年人特别溺爱孙子,而年轻的媳妇有自己的教育方法。比如,婆婆要喂饭,媳妇说要让孩子自己吃饭;媳妇在教育孩子时,婆婆在一旁心疼。我觉得矛盾的根源在于婆婆对孙子的定位错误。婆婆和媳妇之间应该有“边界”。孩子是他父母的,教育应该由他父母负责。婆媳之间相处要有明确定义和遵循的规则,要想处理好婆媳关系,就得“扎紧篱笆”,保护好婆媳之间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老人常用自己一辈子认为正确的认知来运营和指挥孩子的家庭。孩子小的时候,她自己的家是由她经营、教育、指挥与控制的。等孩子长大成家后,她认为孩子的家还是她的家,只是增加了几个人而已,所以继续沿用原来的营运方式,继续掌控。掌控的方式方法很多,比如道德绑架,比如“这都是为你们着想”,或者用对孩子的付出——为孩子洗衣做饭,给孩子资金资助——来换取继续控制孩子家庭的权利。孩子和媳妇一边接受父母的帮助,一边反抗。</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矛盾的根本在于缺乏明确的边界。最好的方法是分开居住。当孩子需要帮助时,老人可以去他们家帮忙,但这仅仅是帮助而已。婆婆应该保持一定的边界。</p><p class="ql-block">这种“扎紧篱笆”的想法适用于所有人际关系。比如夫妻关系,矛盾常在于认为对方是“我的”,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也应该为我做那些。大道至简,大自然已经把道理讲明白了。看看我家的园子,一块小垄上种了西瓜和梨瓜,我婆婆在它们中间又种了南瓜,结果瓜藤重叠,叶子重叠太密集,造成部分烂叶和烂瓜。</p><p class="ql-block"> 因此,无论是在家庭关系还是其他人际关系中,明确边界是维持和谐关系的关键。只有“扎紧篱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尊重和保护彼此的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