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科学衔接,提升育人实效--三明市开展中小学美术衔接研讨暨陈媛贞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

蔡文佳

<p class="ql-block">  为了加强“小初”科学衔接,提升育人实效,充分发挥三明市小学美术陈媛贞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探讨科学、高效地推进小初美术教学的衔接策略,不断创新、优化教育行为,促进区域美术教育水平均衡发展,5月29日,在三元区第一实验学校开展中小学美术衔接研讨暨陈媛贞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活动。三明市美术教研员陈丽珠,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市中小学各校专职美术老师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领衔人陈媛贞首先对工作室的文化内涵、活动目标、活动原则和活动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解读。秉承实践出真知的理念,立足教育教学第一线,以名师为核心,以学科为纽带,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研究基础,打造线上、线下并行的研究模式。力争使工作室成为在全市小学美术教育领域中有成就、有影响的高层次教师团队。</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领衔人陈媛贞,开展了《 加强“小初”科学衔接,提升育人实效》的专题讲座。陈媛贞在讲座谈到小初一体化教研的关键要吃透课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明确每一年级每一课完成什么目标,实现连续性,要充分体现小初衔接的融合性。陈老师的发言使老师们对美术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也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指明了方向!</p> 聚焦课堂 <p class="ql-block">  三元区第一实验学校黄丽华老师带来的是初中阶段七年级《策划一次出游活动》,黄老师以去泰宁研学为例,播放之前《研学视觉志》视频,为学生创设策划出游的氛围,并提供具体素材,把学科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完成了贴合实际的策划书、路线图和备忘录。并为我们三明的旅游文化代言。</p> <p class="ql-block">  三明市青少年宫王心茹老师执教的《手绘线条图案——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一课,<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轻松愉快的教学风格和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展示了一节生动有趣的造型课。她运用丰富的案例和精美的图片,向学生们展示了手绘线条图案的多样性和魅力,强调了手绘线条图案在物象空间表达中的重要性,使学生们更加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意义。</span>一堂充满创意和活力的艺术课,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由三明市实验小学罗珍玉老师执教六年级的《走向明天》,从同学们在校留下的点滴回忆入手,创设情境,引出要为母校留纪念,让学生设计自己的签名。罗老师结合六年级学生特点,指导学生通过独立学习了字体的种类,完成学习任务,并引导学生关注创作的方法和思路,带领学生感受设计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由三元区第一实验学校罗爱英老师执教的小学六年级的《美丽的纹样》,教态自然大方,教学过程井然有序,过渡自然。以春晚中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开场,为大家展现了一幅跨越千年的纹样变迁图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纹样、学习纹样、感悟纹样、设计纹样,制作出具有传统花纹的灯笼,唤起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意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p> <p class="ql-block">  三元区贵溪洋小学蔡文佳老师执教六年级的《家乡的小吃》,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家家乡的小吃,引导学生从“小”中寻找“大”的含义,从“小”中获得“大”的收获,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家乡小主人的定位。在了解美食的同时,激发他们将家乡传统饮食文化传承下去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  “衔”有温,“接”有度。本次小初一体化教研活动不仅是对授课教师的一次历练,同时也给老师们以后的教学活动增添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相信初小的无缝对接,会让我们美术课堂更加精彩!</p>

学生

小初

陈媛贞

美术

纹样

工作室

老师

衔接

三明市

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