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识天倪庐</p><p class="ql-block">作者:李景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正是初夏时节,5月26日下午收到文友邀请去长沙市开福区通泰街区三贵街29号,听朱小平老师主讲的,由天倪庐文史读书会主办的现代主义文学先锋残雪作品专题讲座。也是<现代湖南女性文学史>作品赏析报告会。如约而至。只见在绿色藤曼的缠绕下红门上标有天倪庐几个大字,大门没开由小门进入。走进门内热情的接待员忙倒柠檬茶送过来,示意签名报道。我端着这杯茶环顾了一下四周,一下子就被这里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用黑底色金粉写出的天倪庐简介。大意是天倪庐(陈云章公馆)建于1946年,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最好的私人公馆之一。陈云章(1911一2004)湖南益阳人著名学者陈天倪之子,为纪念其父杰出的国学家陈天倪教授而取的名字。这就是天倪庐名字的由来。并排还有时务学堂故址简介,简单介绍了时务学堂名字的由来是1922年梁启超来湘讲学曾旧地重游并题“时务学堂故址。</p><p class="ql-block">1938年,此地毁于文夕大火。</p><p class="ql-block">1946年,爱国民主人士陈云章购得此处地皮建筑中原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楼房,所建私宅以其父著名经史学家,国学大师陈鼎忠之字命名为“天倪庐,现存建筑所在系原时务学堂后部,现为陈氏后人居住。2014年被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长沙时务学堂研究会设立于此。</p><p class="ql-block"> 知晓了简介后,我又继续往前看,挨着墙脚找了一处阴地方坐下放下背包仔细打量起来正中是楼房正门上标有高山仰止几个大字,并在此处搭建了演讲台。我们可爱的朱小平老师正坐在其中忙着调适电屏,我高兴地和老师打了招呼。一路参观下去,墙上布滿了书法作品,由书法家刘克醇书石。往前便看到了高堂念祖四代牌位,旁边有石刻介绍天倪先生故居遗址是湖南大学校友会敬立的石碑。</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就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临街方向)时务学堂故址陈列室。这里有时务学堂故址简介。</p><p class="ql-block"> 时务学堂是维新运动的直接产物,创办与湘藉人士很多有关。其中有创办者:陈宝箴,黄遵宪,熊希龄,蒋德钧,王先谦等。主要教习包括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等。所培养出来的士子学生有蔡锷,林圭,杨树达,范源廉,李炳寰等。时务学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代人革故鼎新的教育理想。虽然从成立到被取缔仅仅只有不到一年时间,她却是湖南从传统守旧转变为激进开放的关健力量。时务学堂影响深远,她引发了近代新旧剧烈之争与思想裂变之后,由学堂师生发起的自立军起义,护国战争更是在其直接影响下的重大政治军事事件。这是湖南大学的前身学堂,是近代史上一次最激烈的碰撞!更点燃了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的火光!</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毕,我思绪翻滚,久久难以平静!这幢小红楼另我刮目相看!从这里走出了多少志士同仁!从这里走出了多少英雄豪杰!不由吟诵一首七绝留感:</p><p class="ql-block"> 小院风光收眼瞳,</p><p class="ql-block"> 犹欣文化氛围融。</p><p class="ql-block"> 今生前世变迁史,</p><p class="ql-block"> 多少英雄仰慕中!</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听课内容还有待消化学习中。先发一下初识天倪庐的感想。</p><p class="ql-block"> 初 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