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为了寻找新的风景,而是为了拥有新的眼光。欧洲之行11天12国,可谓惊鸿一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感受异域的风物,所见所闻,着实让人诧异、惊艳、羡慕,不一样的饮食,不一样的习俗,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世界,体悟他乡的文化,接受迥异文明的熏陶,回味无穷,不禁让人若有所思。</p><p class="ql-block"> 12个国家我们一共游览观光了约19个城市,几乎无一例外,这些城市都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风貌,现代的建筑只是点缀其间,或者是在郊外另辟新区建设。城市内百年甚至千年的教堂、古堡、皇宫、老宅仍屹立在其间,散发出独具的人文气息。许多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且艺术价值极高的城市雕塑更是一道亮丽风景线,叙说着遥远神秘的传说、隽永动人的故事,让人流连忘返。中心城区的道路数百年前石块铺设的路面仍在沿用,老式的有轨电车仍在运行,身临其中仿若隔世穿越。漫步在这些城市古老的街道上,看着每座城市都有其自己的历史形成的结构、肌理和风格,各具特色,独具魅力,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文化的血脉。这些城市,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却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仿佛在告诉我们:历史,是城市的灵魂,是文化的根基。</p><p class="ql-block"> 漫游在这些欧洲的城市,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有着无数令人惊叹的文化成就,然而如今无论你置身神州何处,宽畅的道路,林立的高楼,现代化的设施,让你目不暇接。在这繁华的背后,那些曾经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街道,悄然湮灭。为追求“新、奇、特、异”的现代化,各地竞赛般地大拆大建,房地产高歌猛进,胡同、里弄、街巷、城楼、宫庙、历史建筑一夜之间不复存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城市可谓千城一面,恍惚间让人不知身在何方。我们的城市正在失去自己的特色,失去那些曾经让我们自豪的历史印记,与欧洲城市相形之下,不由让人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失落,令人扼腕。</p><p class="ql-block"> 诚然文化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古老,而在于对它的传承与创新,时代在飞速发展,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人们心灵的寄托与精神的支柱,或许是留给国人一道与时俱进的课题。希望我们能够珍惜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让更多的铜锣鼓巷、宽窄巷、三坊七巷、石库门、小桥流水人家、城楼,成为我们城市的特色和灵魂,而不是留存在古籍之中和人们记忆中的呢喃细语。</p> <p class="ql-block"> 我们欧洲行的最后目的地是法国巴黎,从瑞士的因特拉肯出发,长途驱车,进入法国境内,途中我们在一个叫做贝桑松市郊区的BRIT HOTEL下榻,晚上我们选择在附近的一家自助中餐馆用餐。餐厅内悬挂不少中国元素的红灯笼,装潢温馨简洁,让在外的游子感觉几分亲切。这里的食物种类丰富,生鲜牛排、猪排、鱼、蔬菜、水果以及各式糕点甜食琳琅满目,顿时食欲大增,关键价格亲民,仅需每人19.9欧元,真是物超所值。生蚝我的最爱,情有独钟,将沾上调料的生蚝放入口中,仿佛丝绸般的滑嫩,轻轻咬下,饱满的蚝肉富有弹性,瞬间爆出一股极其鲜美略带海洋气息的咸鲜味一下子充斥口腔,每一个味蕾都被这种极致的美味征服。我一个人生呑了11个,真是令人陶醉,欲罢不能,大快朵颐的快感让长途旅行的疲惫烟消云散。餐毕结账与来自温州的华人老板攀谈,对餐馆的食材尤其是生蚝极为赞美。老板说,欧洲所有上市的食品都要经过严格检验,餐馆的卫生状况、食材情况当地有关部门每隔两三天都会来检查一次,确保食品安全卫生。</p><p class="ql-block"> 这次欧洲之行,我们基本都是在中餐馆吃饭。品尝到的牛肉、猪肉、鸡肉、蔬菜都非常新鲜可口,似乎与我们国内吃到的来自大山深处的土猪肉、农家散养鸡的味道有过之而无不及,每一口都充满了滋味,仿佛品尝到了大自然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我们还买了当地的牛奶,一大瓶才1欧元左右,比瓶装水还便宜,那浓郁的奶香让我们每一位品尝者都赞不绝口。此外,欧洲的自来水都可以直接饮用,可见其卫生标准之高,反观我们国内是想都不敢想,差距就摆在那里,相比之下,我们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确实令人担忧,媒体上不时曝料的注水肉、病死畜禽肉、农药超标蔬菜、抗生素超标鱼类蛋品、污染的饮用水让人不寒而栗......,提高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加强食品检验,保障餐桌安全,让人们享受美食,保持身心健康,迫在眉睫,刻不容缓。</p> <p class="ql-block"> 无论大国小国,无论现代古代,只有做到周富济贫,才是文明的本意,正常的人类他们活得很简单——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上得起学、看得起病、老有所养,或许这就是人们眼中美好的生活。我们这次赴欧旅行,眼里所见,耳中所闻,聊得最多的,就是关于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文明,今天我们社会中的主要问题,也是所有人的烦恼,或许就集中在这些看似简单,但确实是每个正常的普通人最基本的权益和应享的基本福祉。</p><p class="ql-block"> 在欧洲的旅行中,我们发现那里的人们,生活得安静平和,注重生活品质,房前屋后种花铺草,房屋内整洁简约,一尘不染;周末的城市,政府不上班,店铺关门,工地歇业,导游告诉我们,欧洲人做事缓慢而有条不紊,周末绝不加班,如果加班,老板可要付双倍甚至多倍的薪酬,即使这样仍无人愿意,老外极其重视假期和休假,法国人有各种名目的假期多达100多天;欧洲人有很高的艺术修养,热爱音乐,钟情运动,高山湖泊、田野之间,处处可见他们骑自行车、徒步、跑步、划船的身影,好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啊。这让我不禁思考,我们的生活工作,是否过于匆忙,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为了生活奔波劳碌,“5+2”、“白+黑”,我们是否应该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人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从全陪导游到所有的城市地陪,在导游解说中,或多或少都向我们介绍了欧洲当地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欧洲多数国家鼓励多生多育国家给予高额补贴,实行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生病住院不需要家人陪护,医疗保险全方位服务,国家有健全的养老保障......</p><p class="ql-block"> 欧洲之行,行之于途而应于心,旅途中的种种见闻,让我反思,幸福,究竟是什么?是物质的满足,还是精神的丰盈?文明,又该如何定义?是科技的进步,还是人性的光辉?文明的进步,不应该仅仅是科技的飞跃,更应该是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怀。在这个看似繁华的世界里,我们是否忘记了最本质的东西?是否应该停下匆忙的脚步,重新审视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幸福和文明,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它们如同远方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探索,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入世几何时,万有六千日。百事无一成,惟将少年时。花甲之年,一事无成,图留企想,每个人的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是属于别人的看法,域外的生活,虽令人向往,但那是否真的适合我们?或许,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土地上,寻找到一种平衡,既能追求进步,又能守住生活的美好。欧洲之行,如同一场梦境,让我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但我知道,这正是旅行的意义所在。它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多样,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