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环保袋

罗晓俊

<p class="ql-block">  细雨霏霏,润物无声。</p><p class="ql-block"> 女儿今年六岁了,在清镇市红枫第三小学读一年级。每天早晨去学校,除了背上书包,女儿还要带上她的环保袋。</p><p class="ql-block"> “这环保袋做得太丑了,不带去了!”我微笑着,逗女儿道。</p><p class="ql-block"> “哼!不行,必须带,我要用它来装垃圾!”女儿撅着小嘴,“你这个坏爸爸,没有环保袋,垃圾往哪里放?”</p><p class="ql-block"> 这环保袋是用半截裤头做成的。一条女儿穿过的破旧牛仔裤,青色的布纹洗得发白,顺着裤腿根部剪下,再用青色的棉线缝好,一根白布带子缝在牛仔裤的两端,当作手提带子。正面,女儿用马克笔画上了两个卡通小人,圆圆的脑袋,方方的身体,长长的手里拿着些垃圾。小人旁边是两个垃圾桶,其中一个垃圾桶绿色的,写了“可回收物”,另一个红色的,写了“有害垃圾”,那字迹歪歪扭扭的,像极了女儿头上的发辫。</p><p class="ql-block"> 每天下午放学,女儿将环保袋带回来,到停车场,下车,将环保袋内的垃圾倒进垃圾箱,我仔细看了一下,尽是些铅笔屑、废纸屑、纸巾等常见垃圾。如此反复,我已经习惯了,直到今年四月的一天下午,女儿倒完垃圾,突然对我说道:“爸爸,我想参加啦啦操。”</p><p class="ql-block"> “怎么想参加啦啦操了?”我很疑惑,上幼儿园时,曾经送女儿到舞蹈兴趣班参加培训,一学期下来,不管怎么哄,她死活不去了,她宁愿画画,就是不学舞蹈。</p><p class="ql-block"> “我的好朋友去年到榕江参加啦啦操比赛了,她们把环保袋带去榕江,榕江小朋友夸她们啦啦操跳得好,环保袋非常漂亮。” 女儿口齿伶俐,一口气把原因说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想起来了,清镇市红枫第三小学在2023年12月份发布过一篇信息,大概内容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18日至21日,清镇市红枫第三小学“啦啦操”代表队到贵州省榕江县参加“2023年贵州省中小学校园啦啦操”大赛,比赛结束离场时,孩子们主动收集旁边的塑料瓶、纸巾等放入环保袋中,自觉将垃圾带出场馆,投到相应的回收容器中。</p><p class="ql-block"> “爸爸,你带我坐高铁去榕江吧!榕江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朋友,我想让全国的小朋友看到我跳啦啦操,看到我的环保袋。”女儿非常诚恳,我对女儿表示,有机会一定带你去榕江,不过,去榕江之前,你和妈妈必须做一个非常漂亮的环保袋,那时,我们要让全国的小朋友看到你的环保袋,女儿点点头,答应了。</p><p class="ql-block"> 女儿说,她们教室里有一个漂亮的资源回收柜。我说,这个我知道呀!回收柜大约高80厘米,宽60厘米,呈长方形柜体状,是用上好的木工板制成的,上部贴了循环利用的标识及 “资源回收”几个美术字,正面中间镶上玻璃,玻璃上贴上了瓶子、易拉罐图片。柜子分为两层四格,这资源回收柜,每间教室都有。</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将废弃不用的本子,草稿纸,硬纸壳,矿泉水瓶等分类放进资源回收柜。废纸一张张理好、叠好,放进第一格,旧本子整理得整整齐齐的,放进第二格,矿泉水瓶码放在第三格。存到一定量,学校联系废品站来回收。每班变卖的资金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多的甚至可以达到一百多元。学校将这笔资金返给各班,由各班自行支配,可以用来购买必须的学具,购买奖品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孩子。孩子们在资源回收的过程中学到了垃圾分类及变废为宝的知识,这种做法从学校成立后的第二年一直坚持到现在,粗略算来,已经七年有余了。</p><p class="ql-block"> 每个周末,我们会在家里收拾屋子,女儿也会搭把手。我们将饮料瓶,快递的纸箱子,装啤酒的易拉罐等一股脑清扫到门口。女儿在门口等着,她把一些细小的玩具捡起来,放进玩具箱,把那些饮料瓶,纸箱子,易拉罐等收拢在一起,拿到院子的房檐下。女儿说,这房檐底下是我们家的资源回收柜,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堆放好,方便爷爷变卖。</p><p class="ql-block"> 一天,我们一家正收拾屋子,女儿在楼梯间的柜子边收拾玩具。突然,女儿惊奇地喊道:“爸爸、爸爸,这是谁的环保袋?”女儿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半截衣袖做的袋子。我看了一眼,说道:“这是哥哥做的。”</p><p class="ql-block"> 女儿眨眨眼,问:“哥哥也在我们红枫三小读过书?”</p><p class="ql-block"> 是呀,哥哥曾经也是红枫三小的学生,那是2017年9月份,哥哥从其他学校转入红枫三小,当时哥哥读四年级,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环保袋制作比赛。我手拿环保袋,对着女儿说:“你看,这环保袋上的垃圾桶就是哥哥画的。现在,哥哥读高一了,这环保袋就送给你了。”</p><p class="ql-block"> 突然间觉得,原来这环保袋可以在一茬又一茬学生之间传递,一如红枫三小大门旁立柱上的校园文化主题“一滴清露幼苗醒,和风细雨万物苏”,更是校训“习得习性,美育美景”的精彩体现。正如校训所说,每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慢慢地培育中习得的。</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清镇市红枫第三小学的环保袋、资源回收柜很好地践行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这一伟大思想。红枫三小的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学校、在社会、在家庭带头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如我的两个孩子,虽然年龄相差十岁,但是他们在资源回收利用上的意识却是完全一致的。</p><p class="ql-block"> 窗外的细雨更加绵密了,干净整洁的操场旁,一座假山亭亭玉立,“立德树人”几个大字熠熠生辉,几株三角梅矗立在假山旁的花池内,它们正贪婪地吮吸着雨水,那花朵开得愈发娇美了!</p> <p class="ql-block">三角梅</p> <p class="ql-block">环保袋(出自天眼新闻)</p> <p class="ql-block">资源回收柜</p> <p class="ql-block">知行合一 立德树人</p> <p class="ql-block">变卖废旧物品</p> <p class="ql-block">变卖废旧物品</p> <p class="ql-block">校园文化主题</p> <p class="ql-block">环保袋</p> <p class="ql-block">备注:借用了同事的几张照片,借用了天眼新闻的图片,在此一并致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