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逛天津卫之九 小路有福荫

汉汉

<p class="ql-block">  天津卫有意思吗?常年生活在此,觉得习以为常了。天津卫有看头儿吗?冷不丁被问起,一时也茫然。大街小巷都有啥?还真说不清。外地人来此,时间有限,也就知道狗不理,大麻花,大炸糕,海河,意大利风情区,摩天轮,古文化街,其他的肯定不知道。作为本地人,知道的也不多,就是比外地人有时间,那就随便闲逛了。不是吗?应该是。</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一个天津人,蹓跶到天津市位于市中心的和平区滨江道北段儿逛一逛。   </p><p class="ql-block"> 要说滨江道那在天津市区可是大名鼎鼎,但是在这一段上就逊色多了,不过也不错,我觉得更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您嘞看见没?满大街到处都是煎饼果子摊儿,这摊儿后边有一条小巷子,看这样子里边挺凉快的,要不进去扒扒头儿去?</p> <p class="ql-block">  在小巷子口往里探头儿,您嘞猜猜我看见什么了?霍,里边的树把天都遮住了。</p> <p class="ql-block">  探头儿探脑儿一看呐,哦,原来叫杨福荫路呀!</p> <p class="ql-block">  霍!这还有个书店!它说了,这里是天津卫最短的路。是真的吗?我也不知道,反正不长。不过,根据这一带的历史,这里至少应该有百年以上了。</p> <p class="ql-block">  百年老街杨福荫路,隐藏于繁华都市之中。听说始建于1918年,由广东商人杨仲绰出资兴建。</p> <p class="ql-block">  漫步其间,让人有种大隐隐于市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广东商人杨仲绰,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大商人。</p> <p class="ql-block">  广帮商人在天津历史悠久,地位也十分特殊。早在大清朝咸丰年间,广帮在津人数已达5000余人。</p> <p class="ql-block">  但真正广帮商民大盛还是在1860年天津开埠之后。因为洋买办多为广东人,当年这些洋买办在天津风生水起,他们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p> <p class="ql-block">  同时,他们还是北洋时期“洋务官僚”体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政商一体,使得天津的广帮商人如鱼得水。1927年,杨仲绰出任天津广东商会董事长至1957年,任期长达30年。</p> <p class="ql-block">  他是旅居天津的“广东帮”后期代表人物。</p> <p class="ql-block">  1918年,杨仲绰出资在当年的法租界开发兴建了一片楼房,房子紧挨着当年的“法国菜市”,也就是眼前恒隆广场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一提起那法国菜市儿,老天津卫没有不知道的。</p> <p class="ql-block">  这附近当时还是著名的长春道副食中心商场所在地,东西不贵,还很全,甭管多么蹊跷是食材,调料来长春道市场看到不会扑空。</p> <p class="ql-block">  因此,它绝对是老天津卫人最爱的副食品市场。很遗憾,随着城市的建设,那些几代人的记忆已经随风而去。</p> <p class="ql-block">  现如今,什么法国菜市儿啦,长春道副食商场啦早就拆得没了踪影。</p> <p class="ql-block">  不过,令我惊讶的是,紧挨着旁边儿的杨福荫路竟然奇迹般地保留下来。</p> <p class="ql-block">  当年以杨仲绰的福荫公司“福荫”为名前面加上他的姓氏“杨”。杨福荫路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这个名字至今一百多年没有改变。这在天津卫的道路名称史上,也是极其少见。</p> <p class="ql-block">  杨福荫路建成后,杨仲绰将两旁的房屋全部租给了钱庄和银号,打造了一条比肩天津解放北路的“金融街”。</p> <p class="ql-block">  当年,这里到处是一片热闹繁荣的景象,来往人群络绎不绝,是天津有钱人的聚集地。被天津人称为“钱庄街”。</p> <p class="ql-block">  1937年9月天津沦陷,百业凋零。在此期间,福荫公司的经营举步维艰。</p> <p class="ql-block">  至1943年福荫公司无力支撑,宣布倒闭。上世纪50年代,杨仲绰移居香港。杨福荫路,则成为了他留给天津的唯一纪念。</p> <p class="ql-block">  100多年过去了,这里周周围围是天津卫滨江道、和平路商圈儿,依然繁华热闹,不远处的海河之夜缤纷璀璨,但是这条小路却繁华散尽。</p> <p class="ql-block">  这条曾经显赫一时的“钱庄街”终于归于平淡。</p> <p class="ql-block">  现如今,这里住了很多普通居民。</p> <p class="ql-block">  不少人住了几十年,但更多是打工的租客。</p> <p class="ql-block">  在这儿还开了一家很文艺的书店,就是刚进来是看到的那家书店。</p> <p class="ql-block">  然而,旧时的街巷,楼房和气息,一如既往。阳光打在那些路上,老房子有种不言而喻的美妙,好像时间都变慢了,一切似乎从未改变。</p> <p class="ql-block">  这条小路并不长,我看也就百十来米,依然有一些零星的店铺,包括早点快餐店,还有住宿的小旅馆儿等等。</p> <p class="ql-block">  这家早点儿铺看着很小很旧,只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哥独自打理,但是一切都井井有条。</p> <p class="ql-block">  老哥哥说他是这里的老住户,他还有一个哥哥,老哥俩儿都出生在这个老屋里。哥哥一家已经搬到新楼房去了,他一直守在这儿。</p> <p class="ql-block">  请老大哥给做了一大碗儿天津卫人都爱吃的大馅儿云吞,甩上俩鸡蛋,再来一个脆脆香香的烧饼,一根儿天津卫人常吃的粿子也就是油条,坐在路边细细品味~这份儿普通美食也很传统,但是现在的人们还是经常吃。仔细想想作为一个天津人挺好的,有大把的时间在天津卫闲逛,逛来逛去挺有滋味儿。希望美友们也有机会有时间也来逛一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天津卫随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