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津市蓟州区有一个网红村~西井峪,因整个村庄以石屋、石墙、石路打造而成,人们都叫它“石头村”</p> <p class="ql-block"> 西井峪于明末清初成村,坐落在有八亿年的地质石岩上,村内建筑大多由石英岩、页岩垒砌而成,别具特色。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以及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知名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题名“西井峪民俗摄影村”</p> <p class="ql-block"> 村中心的石头广场是人们休闲聚会、举办各类活动的好地方。别看场地和舞台不大,但每年很多文化旅游等活动都在这举办,特别是每年的秋季丰收节庆丰宴已成为特色品牌,中央电视台也曾在此进行过直播报道</p> <p class="ql-block"> 村民们至今还传承着编织、绣鞋等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 “西井峪村砌石技艺”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毛驴拉磨”成为村里一道景观,很多城里的孩子们看到后既新奇又喜欢</p> <p class="ql-block"> 石头广场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典型烙印,粮囤、壁画能让人一下子回忆过去的岁月时光</p> <p class="ql-block"> 墙上斑驳的标语记录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石头广场东侧是一处精品民宿,这也是村里,或者说是蓟州区第一户高端民宿,于2016年改建而成,它带动引领全区农家院提质升级、发展壮大。至2024年5月,全区共有农家院近2400户,其中精品民宿350多户,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张特色品牌</p> <p class="ql-block"> 西磨道是村里的一条石砌胡同,也是村里最有名的网红打卡地。2021年9月,中国音乐家协会特意打造歌曲《西磨道》,风格类似《成都》,一下子带火了西井峪,也带火了蓟州文化旅游</p> <p class="ql-block"> 走在村里的各个地方,映入眼帘的都是风格各异的石屋石墙,“石头村”的确名符其实</p> <p class="ql-block"> 石头村占地3600多亩,由4个自然村组成,共有282户人家、778口人。这里的主村只有110户,其中,经营民宿51户,在建民宿30户,还有10户农家院</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西井峪村依靠发展乡村旅游走上了致富之路。2023年,村民户均收入15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80万元</p> <p class="ql-block"> 精品民宿环境优美、设施完善、风格各异</p> <p class="ql-block"> 2018年,该村引进途牛、璞峪等专业化旅游公司,投资2亿多元,打造蓟州区首个精品民宿群落,推出系列文创产品和消费场景</p> <p class="ql-block"> 民宿发展基本保留着原乡土著风格,让人“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p> <p class="ql-block"> 逃离城市喧嚣,到山里的民宿体验一下田园生活,已成为不少城市人节假日的优先选择</p> <p class="ql-block"> 正如歌曲《西磨道》唱得那样,“府君山的石头叠成西井峪的墙,白塔寺的铃声落在古老的街巷”“想你也会来某个晚上,我守着西磨道等在路旁”</p> <p class="ql-block"> 村庄景点指引牌嵌在墙上,家家户户的“家训”也挂在门口</p> <p class="ql-block"> 今年,西井峪以山村诗会、民俗摄影为载体,着力打造集山地观光、游玩体验、运动探险等为一体的沉浸式旅游目的地,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p> <p class="ql-block"> 如今,西井峪村民俗文化整合传承,都市生活与田园风光完美结合,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