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25日下午,东阳市收藏家协会邀请中国婺派建筑学说创立者洪铁城教授作题为《一个传统建筑学说的诞生》的专题讲座。讲座在木雕小镇陈一中艺术馆圆满举办,吸引了协会会员、收藏爱好者以及古建筑爱好者四十多人参加。大家齐聚一堂,共襄这场文化盛宴。</p> <p class="ql-block"> 从1983年起,洪铁城教授开始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婺派建筑的研究,走遍了婺州大地的村村寨寨,记录了金华各地各俱形态、极富内涵的典型建筑。1996年,他正式提出“婺派建筑”这一学术概念。</p> <p class="ql-block"> 学习会上,洪铁城教授从东阳明清建筑说起,分十一个单元阐述婺派建筑的地理分布,特点特征,配套非遗项目,研究传承及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等一系列内容。他说老房子是立体的“家书”而收藏家的相关藏品更像是书中的文字,将家书的内容一一记录。</p> <p class="ql-block"> 会上,洪铁城教授更是详细介绍了婺派建筑的独特地位,十三间头的特点以及婺徽两派建筑的对比。他说,婺派建筑指的是东阳、义乌、浦江、磐安、永康、武义、兰溪和婺城、金东等地的大宅院建筑,不包括三五间的普通民居。“十三间头”民居是指通常由正房三间和左右厢房各五间共十三间房组成三合院。各楼底层向内都有前廊,上覆腰檐。三座楼都是两坡屋顶,两端高出“马头山墙”。</p> <p class="ql-block"> 而婺徽两派建筑在建筑外形、院落空间、厅堂设计、装饰风格上截然不同,与全国各地其他传统民居相比也独树一帜。如从建筑外形看,虽然两派都是粉墙黛瓦,但婺派是对称的马头墙,徽派是不对称的屏风墙,粗看一个样,区别是一个像马头高高昂起,一个像屏风缓缓伸展。再者,婺派是大院落,徽派是小天井。婺派是大敞厅,徽派是小堂屋。婺派建筑木雕雕得精,不上油漆,典雅大方;徽派木雕雕得满,上油漆,富庶小康。在文化上,婺派建筑是儒家传人的生存空间,徽派建筑是商贾裔孙的生存空间。</p> <p class="ql-block"> 讲座尾声,大家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收藏家协会会员纷纷发言,洪铁城教授耐心解答了现场多位观众的提问。通过此次讲座,大家对婺派建筑这一成果是如何诞生以及古建筑的保护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