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

陈新

<p class="ql-block">  乌镇,原名乌墩,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乌镇境内水系属太湖流域,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乌镇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镇。</p><p class="ql-block"> 乌镇镇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乌镇古镇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2013年起,举办乌镇戏剧节;2014年起,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p><p class="ql-block"> 2022年,乌镇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53亿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百床屋</p><p class="ql-block"> 展示了近百张明、清时期的床,做工精美,用料(黄花梨、紫檀、金丝楠等)考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染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茅盾故居</p> <p class="ql-block">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中国现代作家、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虹》《腐蚀》《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霜叶红似二月花》;短篇小说集《野蔷薇》《宿莽》《委曲》;散文集《白杨礼赞》《速写与随笔》《话匣子》《印象·思想·回忆》《炮火的洗礼》《时间的记录》;评论集《谈最近的短篇小说》《夜读偶记》《给青年作者的信》《鼓吹集》《鼓吹续集》;话剧剧本《清明前后》;中短篇小说《路》《三人行》《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作品集《茅盾文集》《茅盾选集》《茅盾全集》等。</p><p class="ql-block"> 茅盾于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1916年8月,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192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1937年,创作完成中篇小说《路》《三人行》和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等,翻译作品《文凭》《战争》等;1949年,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1949年10月—1965年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3月—1981年3月,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81年3月27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