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游记741】游福建霞浦县下尾岛 探闽南建筑文化底蕴 观绿树成荫海岛风光 赏海浪礁石蚀洞沙滩

星空

【星空游记】拍摄曾经去过的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情,记录曾经感悟到的美景美色、风土人情、地理地貌、历史背景、传说故事,在星空走不动的那天重新看看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和快乐。我国著名的游记有:《山海经》、《历游天竺记》、《徐霞客游记》等,星空不是旅行家,随性而已。闲来无事,整理照片,写个游记,记录照片的出处,回头再读,每张照片,犹如重游,其乐无穷。 游记不属于文学创作,只是忠实地记录所走过的路,以及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事、那情。星空也不是历史、地理、民俗的专家学者,只能做一个文字搬运工,串接专家学者研究的公开资料,偶尔写一点个人感受,希望下次去的时候能有点更深的体验。分享是一种快乐,偶尔看到星空游记的朋友,欢迎指点迷津,并在此一并感谢,不再回复,见谅。 昨天游览福州三坊七巷景区后,到达霞浦驻地时已是晚上21点左右,周边饭店已经打烊,队友们点外卖简单填饱肚子,一夜无语。2024年04月23日,星期一,天气:阴。清晨早起,阴雨天气还在继续,据说已进入福建的雨季。 队友们早餐后,集结上车前往下尾岛游览。这次碰到的年轻的地接导游,服务很差,一路都在低头玩手机,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总是最后一个上车。按出行计划,第一站应该清晨早起去看北岐日出,阴雨连绵肯定错失,地接导游可是舒服了,不过我们下午还是去了北岐滩涂,可惜天气太差,只看到一排排杆子插在滩涂之中;第二站应该是海防巡检司大京古堡,也许是天气原因没有去,而是直接去了第三站:下尾岛。 很遗憾,没有去海防巡检司大京古堡,只好把之前查阅的信息记录在本篇游记中了。大京城堡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的古建筑。大京,原名南京,亦称大金,地处霞浦东南海滨,距县城40公里。这里地势险要吗,三面傍山,东面临海,山川毓秀,地灵人杰。大京城堡,历经六百载风雨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据说是现今全国最长的乡村古城堡。 相传有客宿山下人家,翌晨遗金二大锭而去,主人兄弟追十里还客。客谢道:“得金不取,必非常人,异日声价当比‘南金’”。后人因名其地为“南金”。据《霞浦县志大事记》载“明初屡遭倭寇骚扰,焚劫村落,命江夏侯周德兴抽丁为沿海戍兵,得万伍仟人,移置卫所于要害处;又于外洋设立烽火门,南日山,浯屿水寨。”而后嘉靖、万历几经修拓,其堡攻而不克。故《福宁志》载:“楼橹云巍巍,旌旌云闪闪,真足以寒贼胆。”“筑福宁云藩屏,执全闽云咽喉”。 【历史背景】大京城堡明朝初年,朱元璋为抗御倭寇的侵扰,于明洪武20年(公元1387年)下诏设置海防巡检司千户所(福宁卫大金守御千户所),在确定处所时,大京被选中并列名12千户所首位,江夏侯周德兴执行朱元璋“高筑墙”战略,在这里兴建城堡,规模远比其他千户所为大。 城周长2815米,高6.5至9米不等,墙面宽3.6米,座基宽5.6米,系花岗岩砌成,辟东、西、南三门(北面依山),东门为瓮城,也叫双重城,砌石缝均以铁水浇固。城上有数百个垛口,俯瞰远眺,视野十分壮阔,情境一览无遗。城外有一条宽宽的护城河,与城堡构成一个森严壁垒的整体。 城上窝铺、炮位等设备齐全,与外海烽火门、南日山互为表里,结为犄角、斥堠相望、壁垒森严,形成坚固的防御体系,阻遏了海上盗寇的觊觎骚扰、人称“海涯屏藩”。城内一条以条石拼铺的宽7米的大街直贯东西,长1200米,并按一定距离兴建迎恩等4个街亭,开凿4口八角大井。 现如今城堡内大多是古民居,百年甚至几百年老屋鳞次栉比。 如今,位于东冲半岛东侧的霞浦大京古堡,已经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是当时福建海疆四大城堡之一,至今仍大体保持完整。 与城堡融为一体并日益成为休闲去处的是城堡前的沙滩、五彩小卵石带、笔架山,还有为防止风沙侵蚀而筑就的木麻黄防护林带。附近窑后的岩石多彩夹呈。因海水冲刷而堆积滩头的小卵石,人称“五彩石”,可与南京的雨花石媲美。位于沙滩前方玲珑奇特的笔架山,景色秀美,石奇岩异,也是游玩的好去处。 大京城堡位于霞浦县长春镇大京村,历史上是海防巡检司所在地。明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奉檄建“福宁卫大金守御千户所”,名列福建十二“千户所’’之首。依山修筑城垣,城周长2815米,分东、西、南三个城门并建马面八个,北面靠山,东门为瓮城,城墙高6.5米,面宽3.6米,基座5.2米,均为方块乱毛石干砌。 城内街道以条石拼排,长1200余米,宽7米,并分布四个亭(天地亭、迎恩亭、巷里亭、仓口亭)及四口明清古井。街巷住宅部分呈明清形制。南门城墙书额“千户福宁”、“海涯屏藩”,有一条长850米护城河。城外古榕蔽荫,崇墉屹立,不亚小县之城。 队友集结后,大巴车沿山路前往下尾岛游客中心,然后换乘景区电瓶车前往景区,也可徒步前往景区,大约需要20分钟左右,为节省时间,也因天气原因,领队组织队友们乘坐电瓶车前往。 到达游客中心,虽然阴雨绵绵,有人还是不少,比旅游旺季肯定游人少了很多。 乘坐景区电瓶车到达景区广场,等待队友门集结后一起进入景区。 队友们陆续到达,合影留念后,进岛。 霞浦,位于中国福建省宁德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自然景观的旅游胜地。其中,下尾岛与海尾角是霞浦旅游的两大亮点,不仅风光秀美,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带您领略下尾岛与海尾角的魅力,帮助您规划一次难忘的霞浦之旅。 下尾岛,又称夏威屿,位于霞浦县长春镇闾峡村,面积约0.1平方公里,是霞浦县海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原始、自然的风光,以及丰富多彩的海岛文化而闻名,主要游玩点有海蚀洞、看海、吹海风、拍照、玩沙滩和礁石,以及周边的不同景点。 下尾岛位于霞浦县东南部,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小岛。这里有秀美的海岛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与文化:下尾岛有着悠久的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村民陈四始居于此。 岛上的传统文化以闽南建筑风格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岛南部的陈氏祖庙——庆德堂。这座始建于清朝中期的古建筑,是村民们祭祀祖先、举办民俗活动的重要场所。 下尾岛的自然景观十分壮观,这里有独特的海蚀地貌、奇特的海蚀洞以及壮美的海景。登上岛上的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岛屿的美景,一览无余的海岸线让人流连忘返。此外,岛上的红树林也是一大看点,吸引了众多候鸟前来栖息。 沿景区小路前行,边走边看。 回望景区入口广场。 现在属于淡季,闸机下岗了,免门票了。 绿荫遮蔽,夏天一定很凉爽。 站在高处望去,感觉下尾岛周边星罗棋布的分布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小岛礁。 景区道路修的不错,下尾岛看什么? 【海蚀洞】是下尾岛的最大点,也是下尾岛的第一大奇观。海蚀洞的形成,是因周边地质构造运动、近亿万年的海水冲刷以及海风的风蚀作用产生的结果。站在洞内看海、周边的岛屿、礁石,风景异常美丽,犹如天然的镜框,也是极佳的观景台。<br> 下尾岛海蚀洞中看日出是最大亮点,但必需具备二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好日出时间,二是要在退潮时间段。 【看海】是下尾岛的另一个看点,我们在绵绵细雨天气是看不到了。下尾岛靠海,与海亲近,极目四望,海天相接,视野极为开阔。蓝天、白云、碧水,还可以见到海鸟自由地飞翔。特别是傍晚看日落,太阳慢慢没入大海非常壮观。 【吹海风】晴朗的天气,在下尾岛上吹吹海风,非常舒适,是适合一个人静静游玩的地方。不过,对青岛人来说吸引力不大,而且今天的天气也不适合吹海风。 【拍照】在下尾岛拍照,海蚀洞、海、礁石、沙滩以及周边的不同参照物,都是极好的背景,日出、日落都是大片。 【玩沙滩、礁石】下尾岛的沙滩和礁石是相融一起的。可以光脚走在沙滩、礁石之间,还可以脚踢海水,有种浪漫的感觉。 观景平台。 边走边欣赏下尾岛的自然风光。 岛屿中部南侧有一小海湾,小海湾前面有一片金色沙滩和碧海蓝天相辉映,千百万年的地质构造运动加上海水侵蚀,海浪拍击等外力作用,在小海湾周围形成了许多海蚀洞,奇礁怪石环绕着整个岸线,惊涛拍岸,怪石嶙峋,潮涨潮落,变化无穷。 下尾岛第一景当属紧邻海边的巨大海蚀洞,岁月变迁,沧海桑田,风沙海浪的冲刷造就了这幅令人惊奇的景观。洞外风景如画处处奇观,千姿百态的海蚀岩同岛上的巨型风车,构成一幅幅美丽画卷。 清晨,站在洞穴内向外拍摄,前景沙滩与礁石融合,中景半岛环抱的海湾,远景一轮红日从山崖口冉冉升起。礁石像是外形奇特的相框,将前景沙滩的美定格在你的瞳孔之中,因此人们赋予它“别有洞天”美称。 在这里,你无需过多费心拍摄角度,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下尾岛因海蚀洞而走红网络,并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观赏。可能是涨潮原因,也可能是天气原因,海蚀洞已关闭。 拍日出的确不容易,需要日出和退潮时间一致,否则需要提前进入海蚀洞,可能要再洞中露营。 据说,为满足游人看日出,每天清晨4点钟景区就要开门纳客了。 返回景区入口。 距离集结时间还早,便徒步返回游客中心。 沿公路前行,公路下面是育苗场,青岛每年都要到福建引进蛤蜊苗和育苗投放到海中。 继续前行。 公路下面海湾里有一片海滩 再福建随处可见大小寺庙,在公路上远远可见有一座寺庙,感觉规模还不小,前往一观。 下尾岛的龙海寺,没有找到寺庙的简介,不知始于何年何月。 大雄宝殿。 圆通宝殿。 返回游客中心停车场,等待队友集结后,前往大京沙滩。 大京海滩位于霞浦县长春镇东南部,东冲半岛近陆端,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沙滩长3000米,宽200多米,并有明代古城堡等名胜古迹和神话传说相衬托。沙滩很干净,只有小螃蟹在自己构筑的窝前忙碌着,留下小洞洞和一片又一片的印记,小螃蟹很灵活。 大京海滩的迷人之处在于那条被当地人称为“沙龙岗”的沙丘。赤足走在沙滩上的滋味真是妙不可言,这种感觉无法翻译,你只能自己脱下鞋子,去走一走,才能领略,才能品味。 沙龙岗的外面是一个斜度很缓的斜坡,顶部靠近防护林,海水浸不到,沙子雪白雪白的,也干燥。吸收了阳光的热量后,踏上去温而不烫,再加上柔软的沙子的轻轻摩擦,比花钱的足底按摩更舒适。沿着斜坡慢慢往下,沙子渐渐潮润起来,沙地也就坚实起来。 由于海水的凝聚力,沙子不再是散乱的,踩下去,整个脚板陷下去,感觉与在雪地上行走无异。再往下,沙地就更坚实了,别说人走过去了无痕迹,就算负重的车子行过,也不过留下淡淡的车辙。 在大京沙滩的东北部有一条不足百米长的鹅卵石滩,上面全是鹅卵石,人走在上面,“咔嚓咔嚓”响。这些鹅卵石大的有面盆那么大,小的比米粒还细。 由于海浪的冲刷摩擦,鹅卵石已没有棱角,全由优美的弧线构成。只要是由弧线组成的形状,不管你见过的还是没见过的,想象得出的还是想象不出的,这里全都有。 看上去一片青绿的鹅卵石,其实颜色是极为丰富的,除了那些较少的白色、黑色、红色之外,我根本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它们之间颜色的差异。 至于鹅卵石上的花纹,更是不可思议,随着你见识越来越多的鹅卵石上的花纹,你就会觉得,造化之功已经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 游览大京沙滩后,队友集结前往海尾角。 海尾角位于霞浦县东南部,是一座矗立在海边的山峰,因形似鸡尾而得名。这里不仅有壮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海尾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据史书记载,这里曾是宋朝设置的巡检司所在地。山顶的烽火台——烟墩,是古代传递信息的重要设施,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此外,山脚下的海尾村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民居和庙宇,如天后宫、鲁班殿等,这些建筑充满了浓厚的历史韵味。 海尾角的自然景观堪称一流,山峰峭壁耸立,与浩瀚的大海相映成趣。登上海尾角,可以俯瞰整个海湾的美景,碧蓝的海水、绵延的海岸以及壮美的山海风光让人叹为观止。此外,这里的日出和日落景色也极为壮观,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游客来到海尾角,可以沿着山脚下的步道漫步,欣赏沿途的风景;或者在沙滩上漫步、游泳、冲浪等。 【海尾村】“陆止于此,海始于斯”是葡萄牙罗卡角最为出名的诗句。许多人不远万里匆匆赶到,只为一睹这样的壮景。殊不知,在霞浦一个静谧的小渔村里也隐藏着令人向往的“天涯海角”。而它的名字就是——海尾村。 海尾角,位于高罗沙滩与大京沙滩的中间突出部。由于海尾角是东冲半岛东岸异突部,受海上风浪冲刷侵蚀特别厉害,所以这里的海岸有很多悬崖峭壁,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海上风光带。 海尾角的鹅卵石沙滩,人躺在上面舍不得起来,但海尾角的标志性景物并不是那片石滩,而是在石滩东南面的“海上岩塔”,这块礁石是经过亿万年海浪侵蚀而成的塔形岩柱,它紧靠在岸边,潮满时四周皆水,塔立水中,雄浑苍劲,不同角度不同姿态。潮水落的时候,它的底部则会露出水面,人也能近距离地去拍摄,感受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在海尾角打卡后,队友们上车前往摄影爱好者观看北岐日出的北岐村。 到达北极村停车场。北岐村距离霞浦县城东五公里,200多户人家,面临海洋,是有名的紫菜养殖场,村民以从事海产品养殖和远海捕捞为业,收入颇丰。北岐是福建霞浦沿海的一个小小渔村,有渔港,有肥沃的滩涂,也有壮阔的海面。 在福建有着数不清的道观、寺庙、教堂,在停车场旁边就有一座侯王宫,大门上锁,里面不知供奉的什么神仙。 穿过村庄,前往海边。 北岐村村委会。 北岐村还有着一座规模不小的教堂。过去,山东人被东北的黑土地所吸引,很多人举家闯关东,所以东北的山东人很多。那时,山西人走西口,在丝绸之路上闯出了致富之路,成就了钱庄行业的发展。那时,福建人兴起了下南洋,因此华侨很多,信仰西方宗教的人也很多,因此在福建随处可见教堂。 路过松山寺。 三官堂。一个村子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信仰,各信各的。 村里有很多新建的楼房,外装饰很气派。 也有很多老房子,里面大都是老人在居住。 回望北岐村。 穿过村庄,海边有个很大的停车场,这是为摄影爱好者拍日出准备的,我们来时停车场上空空如也。 北岐滩涂堪称霞浦最美的滩涂,是距离霞浦县城最近的一个滩涂拍摄地,从县城驱车出发到达北岐码头,日出和日落是出好片的最佳时刻,为了拍风景一定要去滩涂后方的山崖上,视野是最开阔的,远处的山、小岛以及下面的滩涂、竹竿竹架让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停车场边上就是那片滩涂,现在退潮,船只都被搁浅在了滩涂上,我们看到的滩涂确实这样的。 每当北岐紫菜生产的繁忙季节,滩涂上万根竹竿插成一块块方形的网框,由远及近,绵延数十里,蔚为大观。清晨六点左右,一轮火球从海面上喷薄而出,瞬间,大海像镀上了一层金色霞衣,上百米的山道上,摄影师们屏住了呼吸,“咔嚓、咔嚓”声响成一片,紫菜在丝网上挂着一条条色带,红的,黑的,紫的,宛如一幅没有经过修饰的水墨画,被收入一个个镜头,被曝光在一张张彩色胶片上。 停车场的山崖边上有条上山的石板路,星空忍不住上去看了一眼,只是感觉视野很开阔。 路口有块“北岐村北坡摄影点”的牌子。 天气晴朗季节,清晨清晨日出之前,将会聚集一大批身影爱好者。 慢慢等待将会看到,一轮火球从海面上喷薄而出,瞬间,大海像镀上了一层金色霞衣,上百米的山道上,摄影师们屏住了呼吸,“咔嚓、咔嚓”声响成一片,紫菜在丝网上挂着一条条色带,红的,黑的,紫的,宛如一幅没有经过修饰的水墨画,被收入一个个镜头,被曝光在一张张彩色胶片上。 等待日出的辰光也不无聊,可以拍摄黎明前的山峰、左侧山下道路的车流光影、微微泛光的海面。海上可以看见早起劳作的小渔船。在朦胧的晨曦中,可见小渔船闯进你的镜镜头和视线。在慢慢的等待中,霞光在海面上的映照、山峦的倒影、渔民同框,形成一道典型的霞浦风光。 霞浦的海边有许多竹竿架起的架子,主要是用来晒海带和紫菜,一片片的非常壮观。 越来越多的人不断赶来,不一会岸边的位置就被人占满了,天色渐渐亮了起来,摄影点站满了人群,长枪短炮早已准备妥当。 初升的太阳,把一切都要染成金黄色。日出的方向,紫菜排之间有明显的环形湾道,当有适时的光线和渔船出现时,将十分完美。太阳出来了,朝霞抹红了海面,光线打在水面上,映衬着一排排用于种植紫菜的木竿,现场画面感还是极好的。 太阳出来后天边的云变成金黄的一片,投射到水面上,不时远远地海面上有小渔船驶过。靠近岸边的海中有一排排的竹竿架子,用来晒海带和紫菜,非常漂亮。北岐的滩涂是著名的虎皮沙滩,只要有光线,很容易反射出金色的纹理和蜿蜒的小溪。 日出时分,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拍摄,绚烂的的霞光直泻海面,远处的海岛,近处的滩涂也开始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颜色,有蓝有橙有红有紫,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拍摄日出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太阳升起后阳光随即变强,不再适合拍照。 在北岐村滩涂打卡后,原路返回,在路边看到一座农舍改造的佛堂。 队友们陆续返回停车场,今晚将赶往平潭岛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