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心的智慧》(3)

明空如月

<b>5、通过反复实践,[本心的智慧]就会净化因[无明]而受到污染的体困的心灵。接着,[无明]本身就消失了,这就如卡塔卡果粉净化了浑浊之水,然后卡塔卡果粉消失了。</b><div><b><br></b>之前已说到,一旦摧毁了无明,本心就会自动显露。那么如何才能摧毁无明呢?这里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反复的实践。只有反复的实践,本心的智慧才能够逐渐的净化因无明而受到污染的、被幻相束缚的心灵。那如何来反复的实践呢?对于念佛修行人而言,念佛观心,观心念佛就是非常好的实践训练方法。<br>今天在下班回来的路上,又听了一遍第一次跟大家分享的念佛观心法,然后发现,第一次分享的念佛观心法,对于念佛修行人来说,的确是非常好的可以用来反复实践的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念佛观心法就是通过一步一步的深入,一层一层的深入,不断的破除一层一层的无明,直到所有的无明都被穿透,都被观照的光明穿透,都被觉照的光明穿透,都被觉醒的光明穿透。这个时候,从内到外都是本心的光明,无明就消失了。这个过程既是实践训练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净化心灵的过程,也是不断清除无明的过程,同时也是本心的智慧不断开显的过程。<br>在念佛观心法中,第一步,我们穿透的幻相是声音的幻相,声音是我们身心内外一切现象中、特别是客观世界的现象中——色声香味触这五种现象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现象。而通过对声音的观照,通过对我们念诵的佛号的观照,很容易就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声音当下生起当下消失的这个特性。声音当下生起,当下消失,比如,您听到的周围的声音就是如此,我们念诵的佛号声同样也是如此,我们出声的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在念诵佛号的时候,一边念诵一边观照自己的声音,然后你就会发现我们所念诵的佛号声,就在当下生起当下消失。生起之前,这个佛号并不存在,消失了之后也并不存在,佛号当下生起当下消失的时候,它看似存在,但其实在这个佛号声之中,也并没有一个可以把握的不变的实质。通过这样的观照,我们就能够清楚地体验到声音的无常性、无我性,这种无常无我性,换个说法,就是空性。<br>当我们体悟到了声音的空性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原本我们生命中充满了无明,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笼罩在无明的阴云之下,但是当我们见到了声音的无常、无我、其真性为空性的这一刻,空性的光明就已经在我们的生命里开始显现了。对于声音无常、无我、空性本质的了悟,这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智慧,我们通过观照将巨大的无明撕开了一角,虽然是很小的一角,但毕竟原来密布的乌云——让我们看不到智慧光明的乌云,我们将它驱散了一部分。<br>念佛观心第二步的实践,则是观照我们所念诵的佛号在心中是如何生起的,这时如果出声念诵,念诵的声音可能会干扰我们观察内心念头的生起,这时就可以改为默念。你可以一边在心中默念“南无阿弥陀佛”,一边观照自己内心佛号的生起,这时你就会发现,就像声音的当下生起当下寂灭一样,内心的念头、内心的佛号,同样是当下生起当下寂灭的。当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念头当下生起当下寂灭的本性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我们不再把念头当成真实的自己,自性本心并不是念头,而是能生起念头的那个本源。<br>这两步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它是非常基础的观照自心的方法,同时也是非常简单的——你很容易就可以去观照和体证到声音空性的真相和念头空性的真相,但是声音可以作为是整个外界现象的的代表,而念头则可以作为我们所有内心现象的代表。当我们见到了声音的空性,见到了念头的空性,其实我们就已经对身心内外一切现象的空性有了初步的了悟。然后我们就可以去观照我们感知到的各种外界的现象,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现象在我们观照的时候,它就像声音一样,是无常的,是无我的,这样我们就可照见所有一切现象其本性为空性的真相。<br>我们心中的各种现象也同样如此,当我们仔细去观照我们内心各种现象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内心现象的基本构成单位就是念头,只不过不同的内心现象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已,但同样都是念头的变化,同样都是在念念生灭、念念迁变之中,无常、无我,其性本空。<br>念佛观心的第三步,则是观照佛号与佛号之间、念头与念头之间的空白。在念佛观心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拉长字与字之间的间隙,以及佛号与佛号之间的间隙,然后仔细去观照这中间的空白处。比如南——无——阿——弥——陀——佛,在中间这些空白的地方,专注地去观照,当前面一个字消失了、后面一个字还没有生起的时候,仔细地去体会那个状态。因为在那个状态中是没有念头生起的,只有宁静的空白和清明的观照。当我们清楚地体会到了念与念之间、字与字之间那个空白,就像从云层之间透过来的、没有云彩的天空一样,它是一个空白,但同时它又是宁静的,深深地宁静,这需要反复地实践和训练,一直到你能把字与字之间、念与念之间的这个空白的宁静,把它体会得非常清楚、非常清晰为止。然后,当你能够清晰地体会到佛号与佛号之间、字与字之间、念与念之间的这个非常宁静的空白的时候,就将自己的心融入进去,安住在那里,只要没有其他的念头生起,没有其他的乌云干扰,你就让自己的心融入这空寂而宁静的天空,同时保持这清明的观照,深深地体会这种寂静而清明,清明而寂静的状态。注意,这个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在这个空白之中,深深地宁静同时觉照清明的状态,这本身就是一种光明,而不是无明。一定要注意体悟这一点。<br>当我们把这一步体悟的非常清楚了之后,接下来的一步就是我们去观照佛号生起的当下——比如你在听我说话的当下,听着我的声音的当下,去反观自己的心,反观自己的心中那种不变的宁静——佛号在生起,但在佛号的背后,那种深沉的宁静依然存在。因为我们观照的时候是以心中默念的方式,所以说没有声音的干扰,而默念之念的干扰也是非常小的。当我们在心中默念的时候,而且我们在前一步已经把念头与念头之间的那个空白的宁静已经很深刻地体会清楚了,这时再去观照念头生起的当下、念头背后那个不变的宁静,就会比较容易了。<br>当你能够见到念头背后的那个宁静的时候,你就可以在整个念佛的过程中,不管这个佛号是生起了还是消失了,也不管是念佛的念头还是念头之间的空白,你都可以深刻地体会到那宁静一直存在。<br>当我们能够体会到不管佛号是否生起,不管声音是否生起,不管念头是否生起,不管一切现象是否生起,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这所有一切有生有灭的现象背后,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宁静依然如如不动的时候,这个时候,觉照的光明就已经穿透了重重的幻象,穿透了声音的幻相,穿透了念头的幻相,穿透了色声香味触法的幻相,进入到了一个非常深沉的无边无际的宁静之中,这种宁静就像万里无云的晴空一样,一片云彩也没有,那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宁静的、寂静的、不变的天空。<br>而接下来的观照呢,将会使天空里本自光明的太阳显现出来——也就是对观照的观照。我们一直在说观照,一直在用着观照,而且我们已经以观照的光明穿透了一层又一层的幻相,最后见到了那个如如不动、无来无去的宁静的天空。可是,如果只是宁静的天空的话,这还不够,这个还不是我们生命真相的全部。<br>天空里本自具足的光明灿烂的太阳,其实一直就在我们的生命里照耀着,但是因为它不是像太阳光一样能被我们的眼睛看到,它也不是一种声音能被我们的耳朵听到,它也不是任何一种可以被感知的现象,所以我们很难直接感知它。但即使如此,它也一直在我们的生命中放射着无量的光明,我们的见闻觉知无不是它的作用,无不是它的光明显现,包括我们一直在采用【观照】这种方法,就是不断地在强化这种光明。<br>所以建议大家有时间再听一听第一次分享给大家的念佛观心法,在这里如果再讲下去的话,相当于把它又重新讲了一遍。刚才已经讲到了对观照本身的观照,对观照本身的观照,将会使我们体证到觉性本身。将觉性和宁静的天空融为一体,就会见到我们生命的本来。<br>【通过反复实践,本心的智慧就会净化因无明而受到污染的体困的心灵】,这里的【本心的智慧】,其实就是观照,观照本身就来自于觉性,它是觉性的光明。当我们通过观照穿透所有一切的乌云,最终融入到自性本心之中的时候,我们就见到了自心的真面目,没有任何遮蔽的自心的真相就赤裸地、全然地显露了出来。可以这样来比喻,我们所使用的观照,仅仅是自心的觉性智慧中的一部分,但是对于整个幻相世界而言,对于充满了无明的世界而言,【观照】却是能够驱散乌云,让自心本自清净的天空、让自心本自光明的太阳显现出来的一种方法。当我们通过这样反复不断地实践,反复不断地训练,一层一层深入地观照,一层一层破除各种幻相——当我们见到某种现象空性本质的时候,它就不会再成为遮挡我们的乌云了——然后我们就可以继续深入,一直深入到我们生命的最深处,穿透所有的无明,无明就消失了。<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