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猎狂野非洲 肯尼亚见闻(7)

吴友习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军马赛马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8月4日早上,我们从内罗毕驱车前往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途经“地球伤痕”东非大裂谷,我们再此稍作停留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东非大裂谷是地球上一条最狭长的断裂带,两旁火山星罗棋布。由于天然地理优势,裂谷内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从而成为非洲人类生命的起源。</p><p class="ql-block"> 关于东非大裂谷,我在写约旦游记佩特拉古城时曾介绍过,从玫瑰色岩崖壁上凿出的可容纳10万人的佩特拉古都城就座落在东非大裂谷中;世界最低的湖泊(咸水湖)、海拔负420多米的死海就在东非大裂谷的末端。</p> <p class="ql-block">约旦佩特拉古城 林继锵摄影</p> <p class="ql-block">开凿在岩石上的宫殿(下半部)林继锵摄影</p> <p class="ql-block">  从卫星云图上看,东非大裂谷就像是刻在非洲大陆上的一道巨大的伤疤,在肯尼亚境内只有一段。但就是这一段轮廓奇特的裂谷带和其右侧的肯尼亚最高峰——肯尼亚山,构成了肯尼亚裂谷区的奇景。导游介绍,如果晴空万里,人们可以在裂谷带遥望到位于坦桑尼亚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同样值得一游的是裂谷带内星星点点美丽的湖泊。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安排下谷底游览众多湖泊。</p> <p class="ql-block">  东非大峡谷卫星照 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东非大峡谷卫星照 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东非大峡谷卫星照 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所处的位置在峡谷右上方的一段较为平缓的斜坡上,而深深的峡谷就在我们的脚下,看不出我们想像中的大裂谷震撼的场景,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从我们一路开了五六个小时都是在下坡的路上走,也可以体验到这段走势向下的狭长的裂谷。</p> <p class="ql-block">东非大裂谷一段平缓斜坡 李键摄影</p> <p class="ql-block">东非大裂谷途中观景台 李鍵摄影</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停留的这一段山坡上放眼狭谷,青山滴翠,树木葱茏,植被茂密,沿途两百多公里到处是金色的麦浪,还有玉米和高粱。有的麦子已经收割。据说这里的农民每年撒下麦种后,就不管不顾,全赖上天雨水浇灌。但这里的小麦植株矮壮,麦穗低垂,足见土壤肥沃。一路还见这里种有很多烟叶。导游说肯尼亚的烟叶是烟叶中的软黄金,我国生产的大中华烟都要配点肯尼亚的烟丝。导游介绍这个州(相当于我们的县)经济最强,是肯尼亚最重要的农业产业支柱,加上马赛马拉旅游景区,所以是肯尼亚最富裕的一个地区。只有总统的嫡系才能在这里当头。</p> <p class="ql-block">尚未收割的小麦 李 丹摄影</p> <p class="ql-block">绿油油的田园 李丹摄影</p> <p class="ql-block">大片玉米地 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  从峡谷的那段坡路开出二三十公里,只见公路右手边连绵一两百多公里,都以规范的水泥柱铁丝网围上。导游说,那是前任总统以他姐姐的名义圈买下的地。汽车开了一个多小时铁丝网还没完,且那土地抛荒着,只零星地看到些灌木。有些地段铁丝网还被打开,因为里面还有一些原住民。我说,“那后任总统不会取消这种特权吗?”“不会的,后任总统可以搞其他的,比如矿山、石油”“肯尼亚的政治传统不会像韩国那样后任整前任。”,他补充说,这让我很诧异。 再往前走又是荒凉的红土地和贫脊的小山村。荒芜的土地上星散地建有围档似的低矮房屋,不是黑土墙就是洋铁皮围墙。上面覆以茅草或雨毛毡。我奇怪地问导游,“这里的土壤是红的,怎么土墙是黑的?”,他说,“红土中含沙太多,为了增加粘性,当地人在土中拌以牛、马粪筑墙,所以是黑的。”这又让我再次惊讶。这样的房子旱季还可以,雨季还能住吗?</p><p class="ql-block"> 我不忍再问,估计问了也没答案。看来“投胎”很关键,我庆幸自己还投胎在中国。我们小时候已经够穷了,但也还没有穷到住在连牛栏都不如的“房子”里。这里小村庄的重要标志是附近有些小路和绿篱,马赛毯等都凉晒在上面。</p><p class="ql-block"> 沿途不时见到三、五黑人小孩,有的上身赤裸。他们见到车子,老远就会停下。当我们扬着尘土的汽车经过时,他们会呼着喊着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我们在车内也热情地向这些小孩招手致意。可是后来见多了,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至今想起这些场景仍如恶梦萦绕在脑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沿途从车上拍下的非洲儿童 杨振德摄影</p> <p class="ql-block">沿途从车上拍下的非洲儿童 杨振德摄影</p> <p class="ql-block">沿途从车上拍下的非洲儿童 杨振德摄影</p> <p class="ql-block">  他们是无辜的,出身在非洲这样的地方;可是,他们的童年也许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做苦难!他们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笑脸那样灿烂…我不忍多想…回头想想,无知就不愁。孩提时家里有上顿没下顿,父母愁死了。我们小兄弟俩照样嬉戏追逐,母亲常言:“没柴乐、没米乐!”(意指小孩太不懂事),不也一样吗?年少无知就是幸福啊!</p> <p class="ql-block">三团友超市前合影 杨振德摄影</p> <p class="ql-block">超市内景 李 丹摄影</p> <p class="ql-block">  我们途经奥克莱斯城时,还到当地的超市逛了半小时,超市商品丰富,和国内没啥区别,对比福州超市的物价,这里的东西挺贵的。超市还配有持枪的保安。途中还顺路安排去一家大型木雕工艺超市(旅游购物点)。这里的木雕多为非洲动物、人物,也有其他生活用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多数为黑木雕。</p> <p class="ql-block">非洲木雕工艺品 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非洲木雕工艺品 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非洲木雕工艺品 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非洲木雕工艺品 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非洲木雕工艺品 林圣婉摄影</p> <p class="ql-block">  这里买东西可以讨价还价,一件10厘米长,厚宽3、5厘的黑檀木雕一般5美元到10美元可以买下来。从木雕工艺品商店出来,几乎所有的团友或多或少都为当地经济做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未完待续</span></p> <p class="ql-block">非洲旅游一路都会遇见很多新奇的事,各位朋友有何感想,敬请评论区留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