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5日清明节,前一晚赶住山东邹县,早上游览了孟子故里,行20多公里,上午10点到达曲阜,这一天游览三孔的人很多,人山人海,我们担心节假日限票买不上门票,幸运的在微信上给内侄定上了票,我和内弟拿身份证,免票进入孔庙。</p><p class="ql-block"> 孔庙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占地14万平方米。孔庙沿南北中轴线展开布局,共有九进院落。前有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星阁,十三碑亭。从大圣门开始,建筑分为三路,中路大成门,杏坛,大成殿等。东路崇圣门,诗礼堂,故井,鲁壁等。西路启圣门,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棂星门是孔庙大门。传说是天上的“文星”,因此古代帝王大祭时,首先祭拜棂星,孔庙祭拜孔子规格也如同祭天。</p><p class="ql-block"> 棂星门建于清乾隆(1754年),六楹四柱,铁梁石柱,柱的顶端屹立着四尊天像石像,威风凛凛,不可一世,柱下石鼓抱夾,使建筑物稳重端庄。</p> <p class="ql-block"> 孔庙又称阙里至圣庙,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曲阜孔庙是以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中华民族历史自西汉以来,受历代帝王推崇加封,孔庙规模越来越大,现在建筑群绝大部分是明.清两朝完成,建筑群仿北京故宫样式修建,和相邻的孔府和城北的孔林,合称“三孔”。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第二道圣时门,形同城门,建于明代,飞檐斗拱,拱顶绿琉璃瓦,端庄大气,</p> <p class="ql-block"> 孔庙内古柏很多,数百年,上千年的都有,见证历史的久运。</p> <p class="ql-block"> 参天的古柏,与碑亭交相咉辉。</p> <p class="ql-block"> 历代皇帝立的御碑</p> <p class="ql-block"> 十三碑亭,在奎文阁与大成门之间。两座金代碑亭,两座元代碑亭,九座清代碑亭,多是对孔子追谥加封昭告,拜庙祭祀和修建孔庙的记录。碑文用汉文,满文,八思八文等文字书写。是中国历史上文庙祭祀入主中原的各民族政权,确立文化正统性的必然选择。体现少数民族对孔子儒学为代表的高度认可,对增强,民族共识,共荣,延伸文化交融,巩固加深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更加统一强大!</p> <p class="ql-block"> 孔庙杏坛,是孔子讲说之地,在大成殿前的院落正中,杏坛是一方亭,黄瓦巨檐,双重斗拱,亭的四周杏树,繁茂昌盛。</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前,龙雕石台阶。</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是孔庙主题古建筑,与故宫太和殿,泰山天贶殿共称中华古代三大殿!</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前檐有十柱,深浮雕云龙纹,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匾额由清雍正皇帝亲笔手书</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内高悬“万人师表”等十方巨匾,三副楹联,都出自清乾隆皇帝手书。历代皇帝的重大祭祀话动,都在大殿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 孔府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在孔庙东侧,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后代居往的地方。洪武拾年,(1337年)始建,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建,面积240余亩。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朝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九进院落。仅次于北京故宫的贵族府第,也称“天下第一 家”。现80多代后裔子孙。300多万人,遍布全世界。但他们的根,他们的家还都在曲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孔府大门正中高悬明代宰相严嵩手书“孔府”。大门两侧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出自乾隆时期“天下第一才子”,著名学者纪哓岚之手,纪的这副对联,上联富字缺一点,下联章子坚笔通了上去,即所谓富字无头,寓意孔府富贵世代相传,永无止境,章字通上去,意指孔府文章可以通达天下。下联与国咸休。显示孔府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同天并老,即极力表明儒家思想光辉永存,万古永春。</p> <p class="ql-block"> 二门就是御赐的重光门,这只有皇帝和衍圣公才能走的大门,其余人都得绕行,然后就是三堂六厅的官衙。</p> <p class="ql-block"> 孔府大堂,是孔府主人衍圣公,迎接圣旨,接待官员,处理重大事物场所,为孔府前部办公的主要地方。</p> <p class="ql-block"> 孔府大堂内的行牌</p> <p class="ql-block"> 二堂后,就是开门见山太湖石。希望来府办事的人,都能开门见山,不要呑吞吐吐,光明磊落。</p> <p class="ql-block"> 前堂楼是孔子76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及夫人,小姐们的住处,后堂是77代孙孔德成和夫人孙琪当年的住室。孔令贻是最后一代皇封的“衍圣公”。民国期间孔德成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并给于特殊待遇,于1949年同蒋介石一同去台湾。孔德成子孔维益早亡,现长孙孔垂长,继位79代嫡传长门长孙。</p> <p class="ql-block"> “六代含饴”是清乾隆皇帝亲笔题写,当时乾隆来到曲阜,得知孔家六世同堂,人丁兴旺,家庭合睦,生活像吃了饴糖一样美满甜蜜。遂亲赐孔家“六代含饴”匾。</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十分尊孔崇儒,为了与孔家联姻,特将大学士于敏中女儿认为义女,以公主身份嫁于孔府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孔宪培原名孔宪允,乾隆认为是个培养的好苗子,将允改为培叫孔宪培。孔府东院“慕恩堂”与孔林的“于氏坊”,都是为纪念这位公主所建。</p> <p class="ql-block"> 孔林前神道</p> <p class="ql-block"> 万古长春坊,在孔林的神道上,两边全部是数百年和上千年古柏树,使人犹然起敬。石坊建筑,长22.71米,宽7.96米,六柱五间五楼,坊顶雕瓦垅及脊兽,檐下斗拱。额坊立柱花板浅浮雕,坊额刻于明间花板上,正书“万古长青”,笔势沉厚,字体端庄。石柱前后用石抱鼓,鼓上雕刻石狮子。使人庄严肃目。</p> <p class="ql-block"> 孔林也称至圣林,建于东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是孔子后裔的家族墓地,与孔庙.孔府通称“三孔”。</p><p class="ql-block"> 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有坟冢10万多。埋葬嫡孙至76代,旁系子孙78代,从周至今全无间断,延续时间之长,是世界上唯一的家族墓地,他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产物,对于研究中国墓葬制度沿革和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书法.艺术等,具有很高价值。</p> <p class="ql-block"> 孔林分两个进入口,一边是游客入口,一边是清明孔家祭祖入口,我是孔家后人,就从祭祖入口进入,无人盘问。</p> <p class="ql-block"> 珠水桥位于孔子墓轴线南端,桥宽6.6米,长25.4米,建于(1494年)</p> <p class="ql-block"> 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画像</p> <p class="ql-block"> 孔子儿子孔鲤墓</p> <p class="ql-block"> 孔子孙子孔伋</p> <p class="ql-block"> 乾隆御碑</p> <p class="ql-block"> 孔子弟兄子贡守墓,亲手种植的楷树(黄连木树),因历史久远,在种植楷树的地方立碑记念!</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是十四派53代祖孔浩次子,思纳之后。思纳任山西太平路儒学教谕,思纳致仕归里,卒与阳城,子克诚寄居于山西阳城县,克诚之三子希贤迁河南济源县三河村,现属十四派山西阳城济源支。</p> <p class="ql-block"> 祭拜55代十四派四十三广文户碑,因历史上家族都寄居四十三广文户上。</p> <p class="ql-block"> 因时间久远,碑文都不清楚了,上世纪80年代,还挺清楚的。是同治二年立的(1863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