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东野锦州前线指挥所

淡定人生

<p class="ql-block">在锦州西北约18公里处翠岩山西南脚下,有一座不足百户人家的小村庄,叫牤牛屯。村西有一座大院落,院中是端端正正的五间平房,它就是赫赫有名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1948年10月5日,时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的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率指挥机关,从黑龙江省双城堡秘密到达牤牛屯,并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指挥了锦州攻坚战以及黑山阻击战、塔山阻击战、辽西围歼战,为夺取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指挥所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红色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5月24日,我们几名老同学再次来到指挥所旧址参观。经过重新整修,指挥所焕然一新,宽敞整洁的大院,前来参观的人纷至沓来,新开放了防空洞,当时打水的井等景点。我们还有幸碰到了一个由单位组织的参观团体,跟着这个参观团,我们蹭听了讲解员对整个指挥所和锦州攻坚战的详细讲解,进一步增强了对指挥所内所展示的物品了解。还看了专门为参观团表演的情景剧:攻克锦州。这部短剧通过逼真音响效果激烈的枪炮声,冲锋号声,喊杀声使我们如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解放军战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惨烈场面。演员精湛的表演,再现了当年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三位东野指挥员在指挥攻克锦州战役的情景,把我们带入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也使我们深受教育,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东野指挥室</p> <p class="ql-block">林彪住过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林彪休息室</p> <p class="ql-block">林彪因睡不惯东北的大炕,因此在炕上摆上行军床,林彪就睡在行军床上。</p> <p class="ql-block">指挥所西厢房</p> <p class="ql-block">指挥所东厢房</p> <p class="ql-block">刘亚楼住的房子旧址</p> <p class="ql-block">指挥所饮用的井水</p> <p class="ql-block">指挥所房后面的防空洞</p> <p class="ql-block">指挥所多功能厅</p> <p class="ql-block">络绎不绝参观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红色影视拍摄基地</p> <p class="ql-block">情景剧:锦州攻坚战中的林彪,罗荣桓,刘亚楼。</p> <p class="ql-block">牤牛屯红色广场</p> <p class="ql-block">党群活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初住的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现在住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牤牛屯现在宽敞干净整洁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愉快的午餐</p> <p class="ql-block">牤牛屯不仅仅是当年锦州战役的指挥所,对我来说还是步入社会的第一站,人生重要的转折点。</p><p class="ql-block"> 1970年9月4日,中学毕业,学校雇用的大卡车把我们这些学生拉到了当时的翠岩公社牤牛屯大队集中。然后各大队来接我们。记得当时我们班12名同学坐着大马车拉着行李到了赵屯大队,从此我们有了新的身份,知识青年,开始了艰苦的知青生活。当年的11月4日,我们又坐着赵屯大队的马车,拉着行李来到牤牛屯集中,然后还是坐着大卡车,迎着凌冽的寒风走了好几个小时,到了大友垦区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因此牤牛屯对我人生所走过的道路还有着特殊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70年代我下乡时,牤牛屯低矮的房屋,泥泞的小路,脏,乱,差的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的牤牛屯已今非昔比,宽敞干净的马路两旁绿树成荫,每家都是整洁宽敞的大院,明亮的砖瓦房。村里红色广场,党群活动中心,老年食堂,健身广场等公共场所及设施一应俱全。慕名前来参观东野指挥所接受红色教育的人们络绎不绝,相信不久,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以更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p><p class="ql-block"> 2024.5.25.于锦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