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父母种过的地

大漠胡杨

<p class="ql-block">编辑:王承光</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5月25日</p> <p class="ql-block"> 桐子坪老屋</p> <p class="ql-block"> 第一代《土地使用证》</p> <p class="ql-block">我家世代生活在宜宾屏山新安镇的山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1981年,我父亲王后林为户主的一家5口人分得零零碎碎不同地块共 6.3 亩地及0.1亩水田。婆婆和叔父2人是另1户在生产队的2小组分地、我们家这户5人在生产队1小组分,我们家分得土地分别在联合村1队的小地名有:岩底下、罗家土岩、迁堂湾、大土头、三管寺、大坡上、冷沙坡、岩口上、楠杆沟、底下湾、大湾头、水平上、肖家坡、豆腐石、团沙包、岩腔背、大地头、邹家田共18处,其中这18处中还有再碎化其它地块补差,如后槽头补大湾头、梭草岩补岩边上等。几十年过去了,母亲生前每次提及都能熟悉的背下,每块地当时生产队划分给我们家的多少亩积。睹物思人!看到这本《土地使用》又勾起我许许多多往事,特别是想起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干活的场景,对他们二老的思念永远难以释怀!</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土地承包证</p> <p class="ql-block">根据中央(1984)1号文件和县委(1984)66文件精神,决定我县土地承包期延长至公元2000年。</p> <p class="ql-block">母亲几十年来记忆犹新的地块面积</p> <p class="ql-block"> 多么熟悉的小地名</p> <p class="ql-block"> 一家仅分得邹家田0.1亩水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