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书信

S.L.XY

<p class="ql-block">怀念书信</p><p class="ql-block">文/张文智</p><p class="ql-block">2019.07.2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日阅读沈从文的《湘行书简》,看到沈从文在回家探母途中与新婚妻子张兆和书信往来。有时一天竟然好几封信,那种相思之苦,那种永远有说不完的话的情景,使我不由得又回想起我大学期间和友人的书信往来。</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们几乎每天都用书信相互叙述各自的生活,所见所想皆在其中。那种写信时的热切、寄信时的迫切、等待回信时的焦急、阅读回信时的愉悦……依然历历在目。这样的书信往来大约持续近三年的时间,到毕业前结束。</p><p class="ql-block"> 书信最能真切地表达自已的情感,平时不好开口的为难在字里行间都能找到落脚的地点。</p><p class="ql-block"> 掐指算算,我已二十四年没有写过书信,也没有收到过别人的书信了。书信,在我们的生活里存在了千百年,曾经令我们朝夕期待,让我们日夜品读,让我们遥望对方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每每翻读当年那些信件,依然可以触摸到写信人那颗跳动着的心和凝眸的眼角。我从前曾一直以为书信传达的是窃窃私语的儿女情态,是家长里短的琐碎。当看过《湘行书简》《傅雷家书》等才知,其实书信可以包含更为宽广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虽然现在通信比三十年前进步了很多很多,短信、微信、E-mail 等等,方便快捷,但是,我始终觉得,现在的通讯无论如何方便快捷,却永远没有了书信的那种味道,永远找不回写信、寄信、收信、读信的那种特有的体味。</p><p class="ql-block"> 如今,清丽可诵的文字已一去不返,被简短的问候和快餐式的复制所取代。那些长久萦绕心头久久不去的纯真情愫也随风远去。古老的书信只能封存在箱底,任由岁月摩挲而慢慢变黄、憔悴。</p><p class="ql-block"> 我怀念书信,怀念书信往来的日子,也怀念曾与我书信往来的人!书信已经成为我的一种文化情结,一种精神归依,一种怀旧情愫。那些曾经寄托了我们亲情、友情、爱情的书信,那些承载了我们的青春和梦想的书信,却像一座座纪念碑似的镌满了碑文,屹立在我们走过的人生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