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红蓝叙事模式!

心之辰

<p class="ql-block">每次参加红蓝融合“汉堡座谈会”分享活动,都受感动、受感染、受激励。昨天大伽云集,思想交流的火花让我有新感悟、新触动、新启发。<b>我一直觉得红蓝融合有个“三星”境界:星星点灯、星火燎原、星光灿烂!如此看来,现在已然是星光灿烂了。</b></p><p class="ql-block">今天我报告一个观点:打造红蓝叙事模式。就是把红蓝融合理念应用到认知塑造上,打造一个可应用、能复制的模式,而且大有可为!昨天很多大伽讲得非常精彩,周院士、王院长、潘副局长、战卫华老师都不约而同地讲到了叙事,潘副局长说,“讲故事很重要、讲故事的人也很重要”,我理解就是叙事模式。</p><p class="ql-block">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叙事博弈在塑造利己态势、开展认知操控等方面正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其由软实力属性向硬实力属性过渡的倾向日渐明显。<b>着力将传统优势与信息智能的结合,这是新型的叙事方式:红蓝叙事模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叙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回答:就是“叙述”和“故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叙事就是对故事的叙述,由“叙述”和“故事”两部分组成,前者回答“怎么讲”的问题,后者则与“讲什么”相关。</p><p class="ql-block">人类对叙事的关注始于文学领域,随后扩展到影视、美术、音乐等艺术领域和新闻传播等其他领域,又延伸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公民个人生活等范畴,由此衍生出国家宏观叙事、社会中观叙事、个体微观叙事等叙事概念。</p><p class="ql-block">红蓝叙事就是这样,红蓝融合倡导思维革新、表达革新、行为革新、颜值革新,既有“精要学理论12345”、也有实践动态,既有“天天学习”、也有“大美故乡”,既有“红蓝乐坊”、还有“妈妈的味道”等等,这些都是品牌;特别是红蓝融合创见者为我们专门打造的“金口虎言”等栏目,让红蓝叙事丰富多样、全领域、各方面的涵盖面,这就是红蓝叙事的精巧所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二个问题,叙事的关键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回答:很重要的就是提供情绪价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红蓝融合倡导,人文化表达、形象化表达、精准化表达、体系化表达、创新化表达,其中很重要的是提供情绪价值。</b></p><p class="ql-block">最近情绪价值特别火,也很受认同。为什么那么多情感博主、解说博主能火,因为他们能够为受众提供情绪价值。</p><p class="ql-block">有人将董宇辉的带货成功归结为知识的力量,殊不知其中的情绪价值也很重要。当他将仲夏夜桃林的美妙、儿时吃玉米的场景绘声绘色娓娓道来时,徜徉在美好回忆中的观众就不知不觉下了单。</p><p class="ql-block">叙事者讲述故事的同时,通过叙事人称、时间、视角、聚焦等策略的人为安排,使受众在理解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被故事背后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影响,这就是叙事产生的情绪价值。</p><p class="ql-block"><b>我们党是靠两杆子起家的,那些振臂一挥百万民众俱从之的革命家,就是把真理、哲理、道理完美结合,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也就是积极情绪价值。</b></p><p class="ql-block"><b>实际上,这些年红蓝融合一直在坚持做情绪价值输出。</b>比如,春节期间,红蓝融合的生肖文化系列作品;再比如,红蓝融合倡导大家写的文章、写的美篇,有哲理、有事例、有美图,感染力很强,这都是真正的认知弹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三个问题,叙事到底追求什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回答:追求“竞争性真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叙事之于认知,好比弹药之于枪炮。伊拉克战争前夕,美国为塑造“师出有名”的认知态势,借一小瓶“白色粉末”罗织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莫须有之罪,打造了美军入侵伊拉克的“叙事之钥”。此次俄乌冲突中,多国开展了高强度叙事对抗,为塑造利己舆论态势各尽其能。</p><p class="ql-block">前两天,看到一本书,谈的关于“竞争性真相”。英国学者麦克唐纳在《后真相时代》一书中提出一个概念,叫作“竞争性真相”,<b>意思是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描述一件事物,这些描述具有同等的真实性,但只包含片面的真相。</b></p><p class="ql-block">比如下面两句话:Ai拓宽了全球知识的传播范围;Ai加速了错误信息和仇恨的传播。如果只听第一句,人们会认为应该大力推广Ai;如果只听第二句,人们会认为应该对Ai严加管制。其实这两句话都是真相,而“竞争性真相”只告诉我们其中的一面。</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不告知全部的真相?因为对方想影响我们的认知。在“9·11”事件一周年的讲话中,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告诉美国民众四个事实:第一,伊拉克仍然在资助恐怖活动;第二,伊拉克跟基地组织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美国;第三,伊拉克跟基地组织的高层有长达10年的联系;第四,伊拉克曾经培训过基地组织的成员,教会他们制造炸弹等致命武器。</p><p class="ql-block">听完小布什说的四个事实,人们会觉得伊拉克很可能跟“9·11”事件有关,或者说伊拉克可能也在策划袭击美国。</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小布什说的四个事实都是真的,但是他没说“伊拉克袭击了美国”——那是受众自己脑中形成的推论结果。还有一些真相小布什没说,那就是:第一,跟基地组织存在联系的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多;第二,美国也曾对基地组织提供过培训和资助;第三,最重要的是,根本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伊拉克参与了“9·11”事件。</p><p class="ql-block">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某些情况下,截取的真相会像谎言一样误导人,甚至比谎言更容易误导人。所以,叙事方式非常的重要。</p><p class="ql-block">选择说什么、不说什么太有讲究了,这就是红蓝叙事模式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四个问题:红蓝叙事的底层逻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回答:“以事叙事”+“以智叙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一,“以事叙事”,必须讲好故事。</b></p><p class="ql-block">领袖讲过,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中国人最善于讲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故事浩如烟海。西方的叙事方式也是讲故事,而且进入现代,客观地说他们用得更好。</p><p class="ql-block">不知道现在大家发现没有,现在领袖去国外访问,基本上都在讲故事。去法国、去塞尔维亚,都是在讲故事。去法国,讲“60年前,戴高乐将军从时代的战略眼光出发,决定同新中国建交”的故事等等;讲“2016年我到访的河钢斯梅戴雷沃钢厂已是塞尔维亚三大出口企业之一。塞尔维亚的蜂蜜、红酒、牛羊肉等农食产品备受中国消费者喜爱”,感染力、影响力非常强大。</p><p class="ql-block">叙事实际上已经是博弈。比如军事上的博弈,必须以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为根本遵循,以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为终极使命,以价值攻防为中心任务,以认知争夺为核心目标,在平时当好“喉舌”为本国军事力量塑造形象、争取支持、传递威慑,在战时成为“刀锋”配合物理打击从政治和组织上分化对手、动摇敌人、瓦解敌军。</p><p class="ql-block">再比如,《红星照耀中国》作为一部报告文学的佳作,通过精心的结构,将斯诺在陕北根据地获得的“丰富的未经利用、为人不知的材料”合理地组织起来,用事实说话。</p><p class="ql-block">斯诺熟悉西方读者的阅读心理,他在写作中采用了一种故事化的写作风格。比如他突出了前往陕北的冒险色彩,幽默地写道:“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难道不值得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 </p><p class="ql-block">斯诺在写作中适当调用了西方读者熟悉的文化资源,比如他用堂吉柯德来形容中国红军对日作战的无所畏惧;<b>把毛泽东形容为“看上去很像林肯”,拉近了读者对报道对象的距离。</b></p><p class="ql-block">实际上,这就是红蓝融合一直倡导的“融合”:一是对传播中使用的符号含义有共同的理解,二是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为什么二郎山团队、安仁模式这么深入人心,原因就是他们与受众结合得最紧密!</p> <p class="ql-block"><b>第二:“以智叙事”,必须科技赋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国竞争背景下的叙事博弈,包括心理叙事、法律叙事、舆论叙事、信息叙事等,人工智能一旦与多域叙事博弈相融合,就可能使其武器化效能几何式递增。</p><p class="ql-block">随着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泛在、万物互联、人机共融、全域协同的智能化战争加速演进,叙事博弈已超越“唇枪舌战”的传统范畴,进入到无界泛化、深度融合、算法为王的新时代。</p><p class="ql-block">通过强大算法,大数据技术可精准绘制敌方认知图景,据此实现对敌认知操控的“按需定制”,在博弈中智能化、精准化、细致化地诱使敌方服从我方叙事脚本,确保博弈的叙事主导权牢牢为我所控。比如openAi在视频生成上已经到达了惊人的境界。再比如,ChatGPT进一步揭示了智能时代“叙事无处不在”的泛化性。</p><p class="ql-block"><b>经过7年辛勤耕耘,“红蓝融合”已经形成“一个理念、四个品牌”,收获5000万“粉丝”、400亿阅读播放量,荣获全军军事理论成果奖一等奖,又通过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开题评审、红蓝融合某GPT项目科研立项,这与其始终坚持的叙事模式密切分不开。</b></p><p class="ql-block"><b>红蓝叙事,大有可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金虎】</p>